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评电影《明月几时有》

2018-01-12 14:40:26
文艺

“明月几时有?”在九百年前苏轼的时代,是一个无法回答的谜,问之痴迷、想之逸尘。初唐诗人陈子昂也言,“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此中境界,于沉静之中更见别意的深沉。在《明月几时有》这部电影中,情感也是如此深沉。离别与团圆,却殊不知何年何时才会迎来抗战的胜利。亲爱、爱情、友情,都变成了拳拳爱国之情,辛酸之余更显伟大。

明月作为常见的中国古诗词意象,从古至今被引用千千万万次。许鞍华导演的这部《明月几时有》,也借用了月亮的气质。“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出自我国北宋著名文学家苏东坡的《水调歌头》。这部历史题材电影借东坡之语,抒家国情怀,可谓是一次跨越古今的精神交流。短短五字为题,更是一语道出片中方姑、锦荣、刘黑仔等主人公对抗争胜利,家国团聚的期盼、憧憬、理想……细细回味,颇有意蕴。电影中,由霍建华饰演的“卧底”李锦荣,不断地吟诵起这首《水调歌头》,将中国人团圆的情节展现着日本鬼子面前。不仅同电影的片名相呼应,也呼喊出了整部电影所有人物的希冀。

提起香港电影,许鞍华的名字总是如雷贯耳,尽管有人说她的电影叫好却不卖座。她的电影多以女性为描写对象,本片中,周迅饰演的方姑就是一个典型的女性形象。许鞍华作为一位女性导演,其独特的女性视角使其在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上表现出较为独特的一面,细腻,多面且生动。

许鞍华电影中的角色经常处于一种离散、漂泊、迁移或放逐的状态。她的作品也总是涌动着一份香港情怀。香港电影近年来与内地文化世界文化流变、融合,但许鞍华从影三十年来,却坚持再现、描绘一切有关香港人的生活方式、感受、喜悦和痛苦。她的电影,承载了香港文化近三十年的表达,蕴含着浓厚的本土气质,以影像见证香港文化身份的发展。

电影在2017年7月上映,恰逢香港回归20年这一历史时刻,可谓是献礼祖国的一大力作,20年的光影记忆,却历久弥新。这部电影在主题上,不仅涵盖了文人的跨界往返,方姑与锦荣、与母亲的离散叙述,还涉及了身份追寻。这也是许鞍华模式下常见的探索与表达。主人公经常在不同的国家、城市、地域跨界往返与流转。与此对应的是香港作为“中转站”与“流徙地” 的文化割裂与身份游离。影片开场茅盾、邹韬奋等中国近代文人们历险返回内地就是香港作为“中转站”的身份诠释。

《明月几时有》将香港在20世纪四十年代的热血抗战史搬上荧幕。将香港各个阶级群众团结一致,营救茅盾等近代文人志士的故事、东江纵队在大时代背景下勇于与日本侵略者抗争的故事、方兰与母亲之间爱国与分离之间的抉择与深情的故事交融在一起。影片并没有花很大的篇幅来展现反抗的热血和悲壮,而是更侧重以小人物视角展现粗茶淡饭。在家国情怀的主旋律背景下,展现香港小人物的情感诉说。以真实的故事为蓝本,展现平凡伟人身上不渝的信念。为受众传达出“我们的时代终会到来”的坚定信念。在人物的塑造和故事的叙述上,着重展现人物关系和人物情感的描绘,细腻之余也尽显其与一般主旋律历史抗战作品的不同。没有流水账段落的拼凑,剧情连贯,有着明确的主题及主人公。这个故事的背后,本就是一份中国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

这是一部香港民众的抗战片,这是一部动作片、一部谍战片,但我更愿意理解为,这又是许鞍华聚焦香港本土的一部小人物生活情感片,一切都是真情的流露,一切都是凝聚香港人独特历史、记忆等鲜活生命力的表达。

通往胜利的道路并不遥远,这一分手,却仍不知何时再见。

作者/通讯员:王萌 | 来源:15广播电视编导 | 编辑:伍一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