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白领走向西藏:五名广财毕业生在林芝

2018-03-27 16:08:05

2017年4月底,一个来自西藏林芝市委组织部的基层工作招聘政策改变了陈俊波的毕业去向。他放弃了“春招”所得的立白集团人力资源岗位,递交了去林芝进行基层工作的申请表,通过一系列的考核,最终搭上驶向林芝的列车。同行的,还有广东财经大学2017届毕业生华玉红、黄小芳、黄海芬、王永健。

距离收到那个改变命运的通知已经快一年了,距离踏上西藏这片土地,也过去了半年多,五位广财学子如今在西藏的工作生活也步入了正轨。

初心——“林芝改变了我的发展轨迹”

2017年4月28日,在学院会议室内,担任班委的陈俊波第一次听闻林芝专招大学生政策。原本他只是来开班委会议,负责上传下达让班上同学了解专招政策和毕业季的其他通知,最后却阴差阳错地搭上了驶向林芝的列车。

在此之前,他对林芝这个地方鲜有耳闻,“按照原先规划,毕业后的我应该是一个穿着正装挤着地铁在广州坚守的职场小白;而林芝专招政策的出现改变了我的发展轨迹。”问及他为什么愿意舍弃春招得到的工作岗位,他说道,“趁年轻想多种经历,并且爸妈也支持我的选择”。

这个听起来充满偶然的“入藏记”并非唯一。黄小芳实习了一段时间之后,她“感觉这份工作做着也不怎么开心,找不到价值所在”。林芝专招生招聘政策的出现,让她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

“我在高中学文科时就深深喜欢上了西藏,那个地方神秘、纯净、圣洁。人的一生,总要经历一些特别的事。”思考再三,小芳决定辞去中国人寿的工作。

五人都是土生土长的岭南人,离开广东,去到离家乡三千多公里的雪域高原,父母担忧那是必然的。潮汕女孩黄海芬跟母亲通了几十个电话,才换来她同意自己身赴西藏。“毕竟,家里就我一个女儿,都希望(自己)能找份稳定的工作,一下子去那么远,担心肯定是有的。”

经过了一系列的考核、手续,2017年8月20日,五个人抵达西藏林芝。

入藏——“我们能为林芝做什么”

林芝,在藏语中寓意“太阳的宝座”,享有“西藏江南”、“雪域明珠”等美誉。年平均气温8.5℃,最冷一月,平均气温为-2℃。按他们的话,就是“只有秋冬,没有春夏”。

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广东对口支援林芝。从那时起,这片喜马拉雅山脉下的“西藏江南”成了广东的“编外地市”。一批批援藏工作者用自己的努力,在南粤大地和雪域高原之间架起互通的桥梁。

初到林芝,他们要先在市委党校接受为期一个月的培训。一百多名广东来的专招生坐在课室里,听着党校老师授课,他们在日记中写道:“语言沟通上的困难、民俗生活上的差异、基层工作的琐碎枯燥、心态上的变化……这些问题都是我们以后可能会面对的。人生路漫漫,年轻的我们上下求索、左右溯回,希望能不忘初心,不断调整状态去适应环境,追寻生命的意义。”

日子在听课、记笔记中悄悄过去,让他们觉得和在大学上课不同的是,“每一个知识点都是未来工作需要的,都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西藏、融入群众”。

党校培训结业,专招生们上台大合唱歌曲《国家》:

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在世界的国,在天地的家。

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

嘹亮的歌声响彻礼堂。华玉红说,那一刻,感觉自己彷如回到小学“六一”表演,一样的舞台、灯光。不一样的是,“那一刻,我展望未来在林芝的工作”。

接受培训的同时,专招生们课余时间就到处逛逛,了解林芝的自然景观与风土人情。华玉红去爬山时,遇见一位藏族小女孩,当她笑着看向小女孩时,想不到女孩竟走过来递给她几块薯片,并报以灿烂的笑容。

某天下班后,华玉红走在察隅县城没有红绿灯的路上,望着一望无际的蓝天,巍峨的雪山,大黄狗耷拉着耳朵在街角酣睡,摩托引擎声从远处的街头传来,她感叹林芝民风淳朴,节奏很慢, 很多人时间多得不知道怎么打发,“人仿佛就是时间的奴隶。”

华玉红介绍,近年来,林芝市的生活服务设施越来越便捷,在市区可以享受到滴滴打车、美团外卖、小黄车等公共服务资源。但察隅县城的生活和林芝市区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从察隅县城到林芝市区要将近一天车程的颠簸,快递半个月才能送到手,运输成本高物价高。有时他们在超市买日用品,拿起来看到价格标签后,把东西又放回货架上。“因为价格超出了预算。”

据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7年上半年,西藏生产总值达555.41亿元,增速位居全国第一。可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依然悬殊。察隅县当地的产业以农牧业为主,生产方式仍较为落后。为了节约成本,王永健和其他干部入住周转房时,拿起铲子自己砌墙、挖土、抹水泥。他说,改变当地现状,帮助群众脱贫,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考验——除了思亲,还有生与死的挑战

结束培训后,专招生们被分配到不同的县区。2017年中秋节是他们第一个不在广东过的中秋节。中秋当天,陈俊波就收到了部门前辈卓玛姐的节日问候和一份特别的礼物——半麻袋自家种的新鲜核桃,这于他而言,就是“在陌生的环境里遇见温暖的人”。黄小芳则和林芝墨脱县的同事们齐聚一堂,编排了节目,“虽然远在他乡,却过了一个特别温暖的中秋”。

异乡所获的温暖仍然无法取代对家人的思念。黄小芳还记得那天家里传来奶奶住院的消息。自小父母就外出打工,黄小芳留在农村由爷爷奶奶带大,按她的说法就是,“(爷爷奶奶)用弱小的身躯撑起了整个家”。

奶奶住院,她只能透过手机屏幕询问健康状况,打开视频看看奶奶的近况。她说,奶奶充满血丝的眼睛泛着泪,鼓励她:“阿婆没事了,已经好了,你只要踏踏实实地在西藏工作就好了,不要老是记挂着我。”

“小时候总盼望快点长大,有能力赚钱,爷爷奶奶就可以不用那么辛苦。如今,虽有这个能力,却离他们很遥远,有时候有些事情很难做到两全。”黄小芳说。

除了思亲,在林芝,专招生们第一次面临生与死的考验。11月18日凌晨6点,绝大多数人还沉浸在睡梦中。(林芝与广东不同,早上8点多天才亮。)“突突突”传来一阵声响,床微微震动,此时陈俊波以为跟往常一样,是放养的三五头牦牛经过生活区时发出的动静,便不以为意。可紧接着,整栋楼都在摇晃、颤抖,他才意识到是地震了,连忙披了件羽绒服冲到楼下的空地。

据新华社报道,这次地震6.9级,震源深度10千米,共引发余震300多次,波及到米林、巴宜、墨脱、察隅、波密、工布江达等6县(区),造成1.2万多人受灾。

待陈俊波缓过神来,简单收拾后便跟着单位的前辈到三个较远的村子下村,查看震后房屋的受损情况,统计数据及时向上级汇报。一路上有散落的石块,倾斜的墙体和裂开的房屋,“好好活着,才有机会去看明天的夕阳,去感受傍晚的风,去见新老朋友”。他在朋友圈这样说。

质疑——“大学生援藏是为了获得更好的待遇”

2017年上半年,广东省教育厅创新援藏思路,创新开展广东高校“组团”帮扶西藏教育,省内有十余所高校响应帮扶。然而,大学生赴西藏担任基层公务员也引来了一些不解的声音,不理解他们为何放弃沿海城市舒适的工作生活而选择去相对落后的边疆西藏。

对此,黄海芬说:“我觉得初心最为宝贵!只要在基层好好工作并不忘学习,对得起初心并且有所收获,不虚此行,这样就足够了。”

黄小芳也说:“不管是出于什么理由,都应该为他们的勇气和付出点赞。毕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做出这样的决定,可以为这片雪域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哪怕微不足道,也有他的赤诚之心。”

后记

采访结束后,几位专招生说,毕业后到西藏工作只是他们的一种选择,不必吹捧或者说教,每种选择都值得尊重和赞赏,只要走在前进的路上,心之所向,无问西东。

“世界这么大,生活方式这么多元,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考量。我希望自己有勇气去追求和改变,亦有能力去承担责任和代价。”陈俊波这样说道。

摄影:
作者/通讯员:袁瀚 | 来源:宣传部 | 编辑:伍一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