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培养与新时代同向同行的青年一代 ——新时代校园德育工程的广东探索(上)

2018-05-25 16:30:33
思政

编者按

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迈进新时代,广东不断加强学校德育工作,以“大德育”的宽广视野,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努力培育与新时代同心同向同行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5月29日至6月2日,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团省委、省妇联等单位联合在华南理工大学举办广东大中小学德育工作成果展示活动。南方日报今起推出“新时代校园德育工程的广东探索”(上下篇)报道,敬请垂注。

“你们最小的可能一个8,8岁;最大的可能两个8,16岁;我呢,足足10个8,今年80岁。”日前,在“院士大手牵小手——不忘初心永远跟党走”结对共建活动上,年逾八旬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何镜堂的一段风趣开场白,引来学生们会心发笑。

6名知名院士与东风东路小学等6所中小学结对共建,在学生心中播下红色种子,这是广东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新做法,也是激励学生读书报国、不忘初心永远跟党走的新探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进新时代,校园德育工程面临新挑战:受当前社会新思潮、新技术、新媒体的影响,德育工程如何克服教育内容“枯燥”、教学手段“传统”的短板,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春风化雨、育人无声、入心入脑?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校园德育工程,不断促进创新发展。”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景李虎表示,广东教育系统坚定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抓党建▶▷

高校书记校长上讲台

讲授思政“第一课”

“诸君立志,是要做大事,不可要做大官。”今年1月,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一课”上,引用孙中山先生训诫,勉励学生培育家国情怀,把自己的理想信念植根于国家民族的命运。

早在2015年春季学期,广东率先在全国建立高校党委书记、校长每学期上思政“第一课”的制度,授课者亲自确定主题、把关讲稿、保障质量,向大学生传递正确政治导向和价值取向。至今,全省已累计有2100多人次的高校党委书记和校长走上讲台,为大学生开讲思政“第一课”,受众学生超200万人次。

“去年开始,全省高校思政‘第一课’开始向二级学院下沉,学院书记、院长也要讲授思政‘第一课’。”广东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袁新满表示,如今该校思政“第一课”已经成为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带头、二级学院党委书记和院长齐参加的品牌活动,有思想又有感染力的授课内容,为学生的青春期注入强大正能量。

思政“第一课”的新探索,是广东德育工程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生动体现。

不仅是公办学校,民办高校也充分认识到,党的领导是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魂”。

其中,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在民办高校中率先推行学校董事长和党委书记一肩挑,校长兼任党委副书记、董事会董事,党员校领导班子成员兼任党委委员。“经过多年探索,该校形成校党委会、董事会和校务会的一体化治理格局,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充分协调运行。”该校有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4月,省政府出台《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推动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

“广东连续多年民办学校在校生规模居全国第一,100%的民办高校都成立党组织、配备党组织书记。”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巡视员赵康表示,接下来将切实加强民办学校的党建工作机构、队伍和经费保障,推进民办高校党委书记进董事会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工作,将党的领导贯穿到学校治理的全过程。

建阵地▶▷

全国首创高校新媒体联盟

弘扬互联网正能量

自2008年以来,广东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推动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目前全省已成立47家,在全国高校占有重要分量。2016年4月,我省多所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自发成立广东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协同创新联盟,创新马克思主义研究和传播的新模式,属全国首创。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广东省马克思主义学院协同创新联盟的第一届理事长单位,2017年入选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联盟要为推动马克思主义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发挥应有作用。”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辉说。

为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形势,广东提出“众智育人”理念,着力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德育:从2016年开始,在全国率先建设广东高校新媒体联盟,聚合全省高校官网官微力量,形成高校官方新媒体矩阵;每年开展高校网络媒体展示节,涌现出一大批高质量、富有教育意义的动漫、微视频、公益广告、网文、网络设计作品;遴选出首批15家重点智库项目予以支持,高校或依托高校成立的智库达到11家……

“通过网络说课和视频点播,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收看网络思政,很多在国外的校友看了也都纷纷点赞。”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部副部长曾婉玲介绍,该校创新打造网络思政教育新平台,形成“微建设”“微引领”“微服务”“微学习”“微电影”“微矩阵”等“微思政”工作模式,针对90后学生的特点,提升学生对思政课接受度和认知度。

强队伍▶▷

建设思政课名师工作室

集体攻关重点难点问题

“同学们,为什么有妇女权益保障法,但却没有男性权益保护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上,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思政教师林冬妹向学生抛出问题,学生随即展开讨论,纷纷举手抢答。

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校园德育工程的基础性工作。近年来,我省开展德育人才队伍建设工程,严格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要求。

在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5所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立了6个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面向全省高校遴选工作室成员,汇众智,聚众力,集体攻关教育教学重点难点问题,做精做透思想政治理论课。

一大批名师名教授、专家学者走上思政讲台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学校德育队伍标杆性人物不断涌现: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金龙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辅导员陈小花当选全国唯一的党的十九大辅导员代表,林冬妹被评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何小梅被评为第九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

去年10月,陈小花在北京参加党的十九大回到广州后,马不停蹄奔赴广东教育第一线,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2014年7月以她名字命名成立的广东高校名辅导员“陈小花工作室”,已经累计吸引省内10余所高校辅导员加入,形成了一支30人的辅导员“传帮带”小分队。

“辅导员的首要责任就是在思想政治工作上守好渠、种好田。”陈小花说,她的职业追求和目标就是坚定学生信仰,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他们成为扎根人民、奉献国家的新时代青年人。

(南方日报2018年5月25日A03版报道,链接: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18-05/25/content_7725742.htm)

 

作者/通讯员:杜玮淦 吴少敏 | 来源:南方日报 | 编辑:蒋晓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