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后喻”杀来 老师您hold得住吗?一场“沙龙”上师生尖锐对话,老师认为熟悉不等于hold住,且要提防反被网络操纵

2011-09-29 14:44:30

在大学的论坛或讲台上,经常看到老师忧心忡忡地感慨,互联网对当今年轻人拥有过度影响力。在日前广东商学院举行的一次“沙龙”上,却是学生大胆起而反问:“老师,你hold得住网络吗?”而老师们也并没有“打哈哈”,反倒奋起“反诘”:“你熟悉不代表你hold得住”,“其实你们在网上写文章,也只不过像我们在青春期时写日记。”

这场有趣的讨论吸引了羊城晚报记者的注意。网络时代的师生交流,让人看到了超越一般性流行文化或代沟冲突的新锐内涵。

9月20日,在广东商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举行了一场以“网络与代沟”为主题的师生沙龙,来自中文系、新闻系的老师和学生进行了颇为开放的“尖锐”对话。

论坛一开始,主持人、该校人文学院副院长江冰教授就指出,传统社会是“前喻”社会,孩子向父母学习;“并喻”社会是指伙伴之间、前辈或同辈之间相互学习;“后喻”社会则是长辈向晚辈学习。如今,网民的年龄越来越低,“代沟”的存在也进入了“后喻”时代,在网络上尤其是如此。因此,本次论坛是要让学生先反问老师:“网络时代,您hold得住吗?”

老师“触网”,多在隔靴搔痒

首先发言的曾妮,借一个事例表达了对老师们的“怀疑”。她说自己曾参加过一次网络文学研讨会,发现几位研究网络文学的“60后”老师辈人物居然完全不知“耽美”为何物!而且在会上反复拿郭敬明作为网络文学举例,殊不知“小四”的主战场根本就是传统媒体。

“所谓的专家、老师,是真的跟得上潮流,还是只在隔靴搔痒呢?就好比吧,电视剧里皇后娘娘都从乾隆的老婆穿越到雍正他妈去了,你们居然还在这里讨论‘容嬷嬷’漂不漂亮,有没有意思啊?”这番生动幽默的网络语言,引来了在场师生的一阵笑声。

中文系田忠辉教授首先接招,他开言即笑称自己不知道“hold”是什么意思,引得学生高叫:“田老师,您out了!”田老师不以为意,倒是继续阐述自己的观点:“为什么就要hold网络呢?我们跟你们的区别只是在于,你们对网络现象比我们更熟悉。但是,不熟悉不代表hold不住,熟悉也不代表hold得住。”

田忠辉认为,就算你已经完全进入现场成为演员,现场真正hold得住的其实是导演。“现在的社会应该是前喻、并喻、后喻并存的,对于你们这一代,要承担的‘后喻’的社会任务其实很重。我认为,只有能对事物的发展总结出规律并预测它的发展,这才叫hold得住。后工业社会真正的游戏规则制定者是资本,那才是‘幕后黑手’,你们只是被黑手提着的线偶。”

网上狂欢,青年有质疑勇气

新闻系的熊晓萍老师对曾妮的“质疑”表示肯定。她说:“正是青年学生们在网上‘狂欢’,口无遮拦,自由表达,让社会看到了一种勇气,这是值得我们去追求的!反观我们50后、60后的人,哪怕是给了你网络,也不敢去畅快地表达。所以网络能培养国民的质疑精神。”

熊晓萍还认为,是网络让普通人也有机会表达自己。“我觉得hold得住就是指要有进入并了解网络的能力。

大三的李凤说:“我倒不想反问老师,因为其实我自己也hold不住网络。上网发言只能在这个急躁的社会中释放压力、宣泄情绪,但并不能从中获取能量。我觉得要进行自我灵魂的反思,还是要靠读书和写作。”

都年轻过,发帖好比写日记

教授“电视编导”这门课的“美女老师”贺钦宁自己就是“80后”,她的发言具有老师和年轻人的双重特性。“年轻一代的确知道很多信息,但‘60后们’只要上网一搜也可以知道,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就算你们知道,也并不意味着你们能深刻地反思和理解。很多时候人是被网络操纵、被科技异化的,网络反而掌控了我们的独立思维。”

贺老师不客气地指出,现在大学生的青春期刚好碰上网络,便被放大和夸张了,其实老师们,比如“60后”田老师,他也有他“青春期”的时候,但那时没有被网络放大。“你们这一代人较早地接触网络,会误以为自己就有了最大话语权,但其实谁都年轻过,你们在网上发帖子,也只不过像老师青春期时写日记一样。”

“后喻”成真,网络使社会年轻

贺钦宁同时指出,网络毕竟为现在的年轻人聚集了一种力量,而且反作用到青年们身上时易让人失去理性,“就像‘快乐女声’刘昕的粉丝绕着广电总局举着牌子抗议,这些行为也是通过网络集结的。有的孩子会为了批判而批判,‘90后’藐视‘80后’,‘00后’藐视‘90后’,这点很可怕,网络的传播性尤其会夸大这种现象。”

对此,中文系大三学生孔令薇表现出一个“90后”的清醒。她认为,“后喻”社会现已初露端倪,网络对整个社会的青年化以及青年的社会化正在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文化的反哺,实际上有利于打破社会论资排辈的社会局面。我们‘80、90后’为了谋求自身发展,更会努力打破这种社会局面,在客观上提高社会工作效率。”为此,老师也不应该只站在讲台上颐指气使,应该走下讲台来和学生交流,让教育在“后喻”时代找到一个新的平衡点。

(《羊城晚报》2011年9月26日报道)

作者/通讯员:羊城晚报 | 来源:暂无 | 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