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建结合 致力创优 开创具有天财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007-08-31 14:45:31

天津财经大学之所以在2003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取得“优秀”的好成绩,是我校长期以来在先进的办学思想指导下,以教学工作为中心,狠抓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的结果;是坚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以人为本,制度创新的结果;是我校对评估工作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精心组织的结果。长期以来,我校始终牢牢把握教学质量这条生命线,持之以恒,励精图治,倾力打铸天财育人品牌,初步实现了“量质双赢”的目标,为我校评估成绩的取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结合教育部的“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评估工作方针,我校确立了“评建结合、重在建设、致力创优、推动发展”的评估工作指导思想,凝心聚智、群策群力,科学、有序、高效地开展了各项迎评工作,把迎评过程作为实实在在促进学校教学质量上水平的过程。

一、以办学理念促发展,以制度创新促双赢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高等教育在我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如何在日趋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办出我们的特色、确定我们的优势,是关系到学校兴衰的重大课题。确定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软硬件建设缺一不可,但最终的优势确立取决于我们的“理念”,取决于科学性、前瞻性的理念如何转变为现实。我校以理性的思维、科学的态度、创新的精神,通过思路创新、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用我们的智慧和心血开创了一条具有天财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科学定位,思路创新

上个世纪90年代,我校在认真总结建校四十多年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基于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的前瞻性分析,确立了我校的发展思路和我校新世纪初的发展定位。我校的发展思路是“找准位置、发挥优势、办出特色”。找准位置就是在高等财经教育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展的形势下,清醒认识、客观分析我校与综合大学、同类型院校、新兴院校相比,自己所处的位置和今后发展所要占据的位置。增强我们的责任感、使命感、危机感和紧迫感。发挥优势就是准确把握我校建校以来、积累和确立起来的优势,并努力确保、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再创新的优势。办出特色就是充分看到我校与同类型院校和综合大学财经教育相比所独具的个性,并努力使其形成我们自己的特色。我校新世纪初的发展定位为: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和继续教育;立足天津,面向全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在教学、科研和管理方面具有鲜明特色,充满生机与活力,具有良好的可持续发展基础的,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

与此同时,进一步确定了我校的“四个坚持”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我校确定的“四个坚持”的办学指导思想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深化教育改革,走内涵与外延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以建设高水平财经大学为目标;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自觉服务和服从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充分发挥智力和人才的优势,主动有效地为国家和天津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我校的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顺应时代要求、具有可持续发展潜质的人才”。

学校遵循上述发展思路和指导思想,并用前瞻的眼光正确处理规模与质量、教学与科研、软件与硬件、立足当前与可持续发展、改革发展与稳定等多方面的相互关系,力争使学校走上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二)更新思想,观念创新

教育思想的更新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先导。近年来,为了全面提升本科教学质量,我们以更新教育思想和转变教育观念为先导,在实践中逐步实现教育思想和观念上的更新与转变,确立了“四个转变”即:由注重专业对口教育向宽口径综合素质教育转变;由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转变;由注重共性教育向注重个性发展、因材施教转变;由注重学科系统性向多学科交叉、融合转变。在教学改革中,着力探索和构建具有前瞻性、科学性,顺应时代要求,体现天财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教育观念的更新和转变,不断强化了“以教学为中心”和“教学质量是永恒生命线”的意识,充分调动了“教与学”的双重积极性。

早在1996年天津市教委对我校进行评估时,我们即着手筹划新一轮高起点、具有超前性和体现天财特色的教改方案。1997年我校实施了一整套的教学改革,坚持“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并结合实际丰富其内涵,打破系、学科、专业的界限,特别是在经济学、管理学各专业精心筛选出涵盖学科主要领域的部分课程作为各专业学生的必修核心课程,优化“宽口径”;与此同时,调整充实数学、外语、计算机应用技能和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并将其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强化“厚基础”。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终身学习不断汲取新知识的能力和持久的竞争力。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材施教,实施了学分制,创造条件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和适应个性发展的空间,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面对高校扩招,我们认为,在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必须始终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学校的生命线,这是学校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必要条件。为此,2000年学校确定了“量质双赢”的应对策略,实施了优质教学工程。优质教学工程由 “六个优化”组成,即优化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优化师资队伍;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和教材;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考核方法;优化教学管理。从2000年起连续3年定为教学质量年,每年都有新的目标、新的标准、新的任务,使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由于前期大量工作积淀,整个学校呈现强劲的上升态势,为从容面对扩招和学校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以人为本,制度创新

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高低,除了办学所需硬件条件外,关键在于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起,经过多年摸索,逐渐形成了“以人为本,通过制度创新,持之以恒地提高教师和学生综合素质,为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广阔的空间,最大限度地激发、千方百计地保护、行之有效地引导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这样一套系统完整的方略。

1.建立教师激励制度体系,吸引人才

为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建立了以栓心留人、奖励骨干人才和解除后顾之忧为宗旨的长效激励机制的“天才基金”;实施了天财凝聚力工程,大力度提高教师待遇,优先改善教师办公环境和住房条件;设立专项资金,鼓励青年教师攻读高学位;对引进人才实施“扶植期”优惠政策;实施了“学科首席教授”制度和旨在扶植培养年轻拔尖人才的“朝阳工程”;实施了科研奖励基金制度。

2.建立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约束制度体系,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

为保证教学质量、把好教学第一关,我们实施了教师上岗、资格认定制度;为督促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实施了学生选教师制度;为规范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建立了课堂教学规范;为发挥教师为人师表作用,实施了教职工行为规范;为促进师德和教风建设,建立了教职工年度考核制度;为客观检验教学效果,建立了教考分离制度;积极开展学生评教、学生评教材、课堂教学优秀教师评选等工作,实行教学质量考核一票否决制。

3.建立教师继续教育制度体系,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大学是探究真理的殿堂,是知识萌生与发展的源泉,为加快教师本身的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学校实施了知识储备工程;为使广大教师及时了解、掌握学科前沿理论与实践发展动态,建立了信息发布会制度;为帮助中青年教师提高业务水平、改善知识结构,实施了中青年教师学习培训制度;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实施了青年学者辅导计划制度。

4.初步建立了高灵敏度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实现教学管理创新

近年来,我校建立了“纵向管理与横向管理相结合”、“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网状“系统管理”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有力保障了我校的教学质量。我们利用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建立了高灵敏度的信息搜集、反馈系统。信息来源于全校教职员工和学生,信息的采集有13种形式。其中很多形式是我校首创和特有的,如绿色通道,学生教学监督员制度,系主任例会制度,校外教学督导专家制度等。

5.建立学生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制度体系,实现学生教育与管理创新

2001年,我校整合学生工作人力资源,学生工作专职书记集中由学工部统一领导,建立了学生工作专职化制度;建立了优秀学生奖励制度和优秀毕业论文评选制度;成立了大学生自律委员会,强化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成立了大学生救助中心,指导和帮助学生克服学习、生活或心理障碍;建立了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离退休老同志、教工党支部书记联系困难学生和学生干部制度;选拔优秀新生组建教改实验班。

二、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迎评工作

各级领导的重视,是我们取得比较好的成绩的重要保障。一直以来,天津市教委对我校的发展给予了诸多关怀和大力支持,为我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中,市教委更是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科学有力的指导,在诸多方面,都体现出作为主管部门,对这次评估工作的重视和力争做好各项工作的决心和信心。我校党政领导班子针对我校的实际,经过全面部署、周密安排,科学、高效地开展了本次评估工作。

(一)设立专门的评估工作机构

为了使评估工作有组织地开展,学校专门成立了评估工作办公室、评估工作领导小组。我们按评估指标体系划分了8个项目组,同时设立了4个工作组,分别是文秘工作组、宣传组、后勤保障组、接待服务组,为评估工作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成立专家自评工作组,由我校聘请的校外五位督导专家和校内离退休的校长、教授组成,这些专家对评估工作起到了监督和促进的作用。还成立了各部门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专职联络员。

(二)严格设计工作进程和工作质量标准

评估工作既庞大又具体,如果没有严格的工作进程和工作质量标准,很难将评估工作做实、做好。为此,我们在工作展开的时间和空间上作了精心的安排。第一,一年倒排工期的时间表。根据评估的时间安排,我们将时间进行了具体的时间段和时间点的划分,使大家增强了时间观念。第二,在工作进程表上列出工作组的具体工作。为了使评估工作能够步步推进,工作进程表上详细列出了评估工作中8个项目组、4个工作组的具体工作,这样既确立了各个工作组具体的工作目标,又为检验工作组的具体工作提供了工作质量标准。

(三)宣传发动,全员参与

为了充分发挥全校师生员工的能动性、创造性,学校分层次、分类型组织发动会、培训会160余次。全校教职员工会2次,全校学生会13场,评估办、项目组长会70余次。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全校师生员工将“评估是促进学校发展的极好机会”的认识付诸于实际行动,使迎评工作层层深入,步步推进。

我们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大力宣传评估工作。为统一部署工作,评估办定期、不定期发布了38个文件。为了让全校师生明确我校评估工作的进展情况,评估办发布信息简报。在教育部专家正式评估期间,为了让全校师生了解我校评估工作的最新动态,评估办发布评估工作每日报告。我们还充分利用校园网、校刊等宣传媒介,发布迎评工作中的各项信息,为迎评工作提供了宣传上的动力支持。

(四)组织迎评准备工作经验交流会和试评估

我校的迎评工作是分步进行、逐渐推进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为了在不同阶段展示工作成果,总结工作经验,并起到对比、激励的作用,我们召开了两次迎评准备工作经验交流会。在经验交流会上,校领导对我们评估工作的阶段性成果进行检查,各单位之间相互交流工作经验,取长补短,激发了工作积极性和比拼精神,使大家更加团结一心,实干创新。

为了在正式评估期间适应特定的氛围,我校组织了校级和市级两次试评估。在试评估时,我们尽可能模拟正式评估的情境,做好专家入校前的各项准备工作。通过试评估,一方面可以使我们发现评估工作中的不足,及时加以改进,达到以评促建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为迎接正式评估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五)多方策划,布展资料

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指标体系》汇集了大量的佐证性材料。如何以最简洁、明了的形式让评估专家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面了解我校的教育教学状况,是我们布展资料的出发点。为此,我们多方策划,设计了多个布展方案。经过对材料删繁就简的多次筛选,我校展牌和背景资料展盒从内容到形式都得到了评估专家的好评。

(六)坚持评估工作与常规教学工作相结合

评估工作既是对近年来教学工作的总结梳理又是对今后教学工作的推进,要求与常规教学工作相结合。根据评估工作要求,我们在迎评过程中主要进行的常规教学工作有:修订了2003级教学计划;对几年来的试卷、毕业论文(设计)进行了全面梳理;修订教学大纲400余门;坚持开展专家督导组对教学的检查工作。常规教学工作的全面开展,有效地推动了评估工作的深入进行。

三、巩固评估成果,深化教学改革

在“评建结合、重在建设、致力创优、推动发展”的评估思想的指导下,经过全校师生员工的奋力拼搏,我校取得了“优秀”的好成绩,评建成果也初显成效。形成了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教育学、工学七大学科相互渗透、彼此融合、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和空间。拥有了一批处于领先地位的市级精品课程,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产生了极大的促进、推动作用。在校大学生在全国及天津市市级各类大赛中捷报频传,品学兼优的拔尖学生大批涌现,学校招生一直保持较高的录取分数线。本科生一次就业率在天津市高校中名列前茅,初步实现了量质双赢。

评估是手段,其目的是“以评促建,以评促改”,通过评估促进学校建立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内部质量保障机制,通过教学评估工作,把学校的教学基本建设、教学改革以及教学管理提升到一个新水平。为此,我校于2005年5月6日至14日召开了教学工作会议,意在总结教学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教学质量这个中心,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理清新形势下教学工作的整体思路,贯彻落实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精神,巩固教学评估成果,把本科教学评估成果转化为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规范,与时俱进,创造性地进行提升,在更高的起点上提升教学质量。

(一)坚持评估期间开展的工作,使之常态化

长期以来,对教学工作进行自查,已成为我校的常规制度。在评估期间,我校又进一步规范了有关试卷、毕业论文(设计)检查制度等方面的工作,现在,我们已将试卷、毕业论文(设计)检查工作作为长期执行的制度确定下来,每学期都进行全面、详细的检查,有效地保证了试卷和毕业论文(设计)的评阅质量。教案检查制度、随机听课制度、教学督导组工作制度的不断完善与执行,对我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我校对其他工作的自查也在按时间、有次序地开展,自查工作已成为一种常态性工作,对我校的教学工作起到了监督和督促的作用。继续深入推进优质教学工程,力促“六个优化”的具体要求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管理中落实到位。

(二)修订教学计划,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2004年12月召开的全国本科教学工作会上教育部长周济提出高校要培养“顶天立地,有本事”的人,张立昌书记来我校调研时指出要培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打铸核心竞争力的人才”,戴相龙市长来我校时指出要培养“刻苦学习,勇于创新,善于沟通,经济建设中有用的人才”。这些讲话对于我们下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将继续修订具有前瞻性、科学性,与时俱进,顺应时代要求,体现天财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将“宽口径”、“厚基础”与具有可持续发展潜质的育人目标紧密结合起来,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按学科更加科学合理地构建课程体系,注重学科资源的整合和交叉配合,突出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减少课程的交叠重复,突出学科特色,加大实践教学,增加选修课比重。

(三)从严治教,从严管理,确保良好的教学秩序

强化教学管理是全国第二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提出的三大任务之一,具有普遍的针对性,强化教学管理主要包括建立建设一套完备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和严格严肃地执行制度,按制度办事两个方面。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在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加大管理的力度,把从严治教的口号扎扎实实落在实处。充分发挥校外专家教学督导组对教学工作的管理和指导作用。从管理就是服务出发,努力提高服务质量与服务效率,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四)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周济部长在第二次全国本科教学工作会上把大力加强实践教学作为本科院校教学工作重点抓好的八项工作之一,而且教育部已把实践教学作为本科教学评估的关键性指标。学校将在教学计划中进一步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合理制定实验教学方案,整合实验教学资源,切实保证实践教学的时间和质量;充分利用学校的优势,巩固和扩大校外实习基地;在课堂教学中倡导、鼓励案例教学,促使学生在理论联系实际中理解和掌握知识;出台扶持政策,鼓励优秀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进一步加强本科毕业论文的规范与管理,把好本科教学的最后一关。

(五)加强学风教风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学风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学风建设与教风建设、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都有密切联系。学校将从新生抓起,按照学生成长规律分学年制定学风建设工作计划,把每年的第一学期第一个月确定为学风建设月。教风与学风关系尤为密切,没有好的教风就不可能有好的学风。学校将采取措施切实加强教风建设,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教育,以良好的教风促进学风。

通过本次教学水平评估,我校进一步明确了自身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看到了自身的潜力和实力,找到了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增强了今后发展的信心和动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以本次评估为契机,奋力开拓,努力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重锤打铸天财育人品牌,不断践行我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致力创优、推动发展”的评估工作指导思想,在更好地彰显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我校发展带来的实际效应的同时,扎扎实实推进我校的教学工作。

作者/通讯员: | 来源: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 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