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才供求态势发生逆转 呼唤高教结构调整

2007-09-03 14:45:31

新华网上海电 如何改变目前有些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状况,使高等学校培养的毕业生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这是目前社会各界、特别是学生和家长关注的热门话题。事实上,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高校连续八年的扩招,市场上人才供应态势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部分专业人才供大于求,导致了人才的结构性过剩。要扭转这种态势,高等教育有必要根据市场需求相应调整结构。

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导致人才供求态势发生逆转

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7.5亿就业人员中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4.7%,远远低于世界各国的平均水平。为适应科教兴国战略和提升我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竞争能力的需要,党中央、国务院在1999年6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做出了高等教育扩招的决策,使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加速发展的新阶段。

经过连续八年的扩招,我国普通高校的全日制在校生人数由1998年的340万人增长为2007年的1800万人,加上成人和网络高等学历的在校生人数,全国高等教育总规模已突破25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3%以上,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

随着招生规模的持续增长,全国普通高校的应届毕业生人数已由1998年100万人增长为2006年的400万人以上,预计到2008年将突破500万人,2010年将突破600万人。

人才供应的井喷式增长,一方面有利于我国人力资本积聚、就业者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以及综合国力的增强;但另一方面囿于我国劳动力总体供大于求,传统适合大学生的城镇单位就业岗位年增长量远远滞后于毕业生增长的人数,导致全国人才供求形势发生了逆转。原先的高等教育卖方市场已转变为完全意义上的买方市场,开始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

据《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6》提供的数据,2006年全国高校共有毕业生403万人,当年新录用的毕业生为250万人左右,除去部分出国留学和录取为研究生的人外,当年未就业的大学生人数接近100万人,这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就业问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大学毕业生“白领”岗位比例下降,“蓝领”岗位比例上升

国家公布的数据显示,"十五"期间全国每年城镇单位提供的正规新增就业岗位均为1000万人左右,"十一五"期间也大致保持在1000万-1200万区间。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到,2000年大学毕业生100万人,占当年城镇新增单位就业岗位的比例为10%,找到满意的就业岗位比较容易;而到了2006年大学毕业生增长为400万人,如全部就业,将要占去全部新增就业岗位的40%,要找到基本满意的工作岗位就难得多了。预计到2008年大学毕业生数将占到城镇单位全部新增就业岗位的50%。

可是在新增岗位中只有25%-30%是大学毕业生传统去向的专业技术和管理岗位,70%以上是第一线的技术工人和服务人员岗位,意味着"白领"岗位比例会逐步下降,而以技能应用型为主的"蓝领"岗位比例将逐步上升。这就要求高等学校对传统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师知识结构和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做出重大调整。

从城镇就业人员的行业结构看,工业、建筑业、交通业和商业服务业合计占城镇二、三产业就业人员的70%以上,其中大专以上人才的比例还不到10%;而科技、教育、卫生、政府机关与社会团体等现代服务业占从业人员的比例合计不到30%,这些行业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分别为60%、70%、47%和58%,也就是说主要生产和流通行业的人才密度仅为科技、教育、卫生和政府机关与社会团体的五分之一,这些经济部门的生产第一线还需要补充大批技能应用型的人才。

此外,在城镇私营和工商个体户从业的人员有6000多万,乡镇企业从业人员1.4亿人,其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还不足4%,都可以吸纳许多大学生从事专业技术和管理工作,大学毕业生就业空间巨大。

开拓新的就业空间,呼唤高等教育结构调整

一方面,全国人才供求形势和岗位需求都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专业结构调整滞后于市场变化,导致了人才市场上的结构性过剩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胡瑞文研究员认为,在新的形势下,有必要对各级各类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做出重大调整。未来几年全国硕士生、博士生年毕业人数将突破40万人,比上世纪80年代初每年本专科毕业生的总和还要多出一半以上,他们将成为我国高级人才的主要后备力量(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而本科毕业生的培养目标应该调整为中级人才(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相应地大专、高职毕业生的培养目标应调整为初级人才(以培养生产第一线的技术操作工人为主)。

应该看到,前几年在人才市场热门专业和低办学成本的双重驱动下,许多高校不顾自身条件,盲目争上社会热门专业,造成部分学科专业规模严重失控的状况,其中六大专业的表现尤为明显:

第一是管理学科专业(包括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三个种类),本科在校生规模接近130万人,专科在校生规模超过了150万人,合计达到280万人。

第二是经济类专业(包括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三个种类),本科在校生规模达到57万人,专科在校生规模达到34万人,合计超过了90万人。

第三是计算机与电气信息类专业,本科在校生规模达到140万人,专科在校生规模到163万人,合计超过了300万人。

第四是外语类专业,本科在校生规模达到60万人,专科在校生规模达到47万人,合计超过了100万人。

第五是艺术类专业,本科在校生规模达到62万人,专科在校生规模达到35万人,合计接近100万人。

第六是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本科在校生规模达到15.5万人,专科在校生规模达到1.2万人,合计接近17万人。

上述这些学科规模发展过快,远远超出了人才市场的吸纳能力,是造成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主要原因,需要在今后几年适度调减招生规模。

与此同时,国家工业发展急需的地矿类、能源动力类、机械类、轻纺食品类、化工与制药类等这几年招生规模增长速度相对较慢,在高等教育总规模中的比例有所下降。而这些学科的毕业生需求却比较大,近几年就业率也相对较高,许多小企业和县镇两级的工业企业都招不到大学毕业生,市场空间很大,应该适度扩大招生规模。

胡瑞文研究员强调,今后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绝大部分应培养成为应用型人才,走向各种职业岗位,因此专业目录应具有学科和职业双重特性。目前,多数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过于强调通用人才的培养,缺少特色,到实际工作岗位上手较慢,缺少职业知识。因此,本专科生应适当调整课堂教学与实习、实训时间的比例,加强实践教学、现场教学。特别应加强工科类、商科类、农科类大学生的技能训练,以满足用人单位的岗位需要。

作者/通讯员:新华网 | 来源:暂无 | 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