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湾区影视人才培养怎么做?校企共建、打造中国影视“南中心”

2023-03-21 10:43:24

3月18日,广东财经大学40周年校庆学术年·2023中国(佛山)大湾区影视产业论坛举行。论坛以“创新发展与人才建设”为主题,来自北京、上海和粤港澳等多地的知名学者、影视界领军人物齐聚一堂,为大湾区影视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发展建议。

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澳门科技大学电影学院院长尹鸿提出,青年人才决定着中国电影的未来。在2022年票房过亿的29部影片中,80后导演占16位,超过半数。年度票房榜前五名的影片有4部的导演为80后,累计票房趋近于全年总票房的三分之一。年轻电影人才的优势是掌握现代电影的语言和技术,敏锐理解观众的痛点、难点和市场爆点,善于寻找具有稀缺性的电影故事并填补市场空白。他鼓励,年轻制作者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外,还要“识万种人”。要用影像在生活中写生。专注、学习、观察和创新,这是人才的共同特点。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学校、企业、行业、生态的合力。 

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副会长、秘书长张国涛研究员梳理了中国影视产业自2002年以来二十年的斐然成就,并提出五个经验与道路:以人民为中心,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政策引导先行,推动产业提升造血能力;体制优化改革,提升民营经济主体地位;形成多元化动力模式,动态调节供需关系;主动实现主流价值创新传播,探索中国特色创作模式。他进一步建议,粤港澳大湾区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应该走精品化、特色化(区域化)、工业化、集约化、国际化路径,打造中国影视“南中心”。 

著名影视制片人、原八一电影制片厂总经济师、电影《战狼》总策划张谦提出,影视剧的本质是从生活到艺术到市场,影视人应在市场经济规律中努力寻找平衡,并强调做选题策划时慎重考量四个维度,包括政治政策、艺术创新、市场卖点和观众审美。在创作生产中追求“好剧本”与“好班子”双轨并行,这样才可能产出“好作品”。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特聘教授李道新以《和合共生,动美天下》为题,探讨粤港澳大湾区影视产业的创新之路。他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影视产业创新之路以“和合共生”作为一种创新理念,以“动美天下”作为一种具体策略。“动”一方面是动作片和动漫片长足发展并形成优势,另一方面也是指粤港澳大湾区需要形成影视产业发展的积极动态和强大动力。相信依靠制度创新、观点创新和结构创新,包括佛山在内的粤港澳大湾区将成为中国创意经济的增长极。 

倍视传媒副总裁、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数字制作工作委员会副会长谢宁,围绕“影视数字制作工业的产业大军在哪里”的问题,提出中国影视数字制作工业化的最大瓶颈是产业化人才的结构性断层,其中一大原因是商业机构和院校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行业发展需求。目前,视觉特效工业正在迎来巨大的行业变革,全产业链上云、虚拟实时制作(LED影棚、实时渲染)、电影科技降维应用在元宇宙消费场景等。这些影视数字制作科技新趋势,都需要高强度复合型的人才正规军,他期待以广东财经大学湾区影视产业学院为代表的院校能加速培养相关领域的“正规军”。 

广东财经大学湾区影视产业学院院长贾毅教授,介绍了学院围绕“影视类产业学院建设与高质量人才培养”这一核心问题的积极探索,提出“产教融合、产创融合、产研融合”的办学理念。以推动区域影视产业为己任,积极探索产业学院办学模式和校政行企协同育人,真抓实干,努力为大湾区培养紧跟产业前沿的应用型多层次影视人才并做好智力支撑。 

据了解,本次论坛由广东省电影局指导,中共佛山市委宣传部、广东财经大学、澳门科技大学、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广东省本科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办。在论坛产业信息发布环节,一批佛山重点影视项目依次登场,包括加和影业(佛山)有限公司的《北斗》、佛山市和光影视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出品的纪录电影《人生实验》、佛山易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的动画电影《逐日少年》等。 

据了解,自2016年建设南方影视中心以来,佛山参与出品的院线电影累计票房超200亿,累计出品近300部网络电影和网络剧作品,影视相关企业数量也从2017年以前的65家增长至2022年底的1750家,佛山正在成为大湾区影视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一环,为大湾区影视产业的发展汇聚新力量。 

(南方都市报于2023年3月20日报道链接:https://new.qq.com/rain/a/20230320A081OU00.html)

摄影:
作者/通讯员:湾区影视产业学院 | 来源:湾区影视产业学院 | 编辑:刘鸿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