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强国行”师生团队设计的“兴宁鸽IP”正式发布,以文化赋能助力乡村振兴

2025-10-21 16:38:09

高校设计赋能产业升级:广财模式以文化赋能助力乡村振兴

10月19日,“兴宁鸽飞向世界——‘媒体+’兴宁鸽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广东区域协作消费帮扶产品交易中心举行。在这场以鸽为媒、以产业为核、以“媒体+”为桥的盛会上,由广东财经大学“双百行动”驻兴宁服务队和艺术与设计学院“强国行”设计团队师生一起倾力打造的兴宁鸽IP形象正式亮相。梅州市政府副市长胡学冬,广东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刘祖华,兴宁市委书记罗达祥,兴宁市委副书记、市长赵超文共同登台发布兴宁鸽IP形象。

本次活动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梅州市人民政府指导,中共兴宁市委、兴宁市人民政府主办,央广网广东频道协办。活动旨在通过“媒体+”的创新模式,深度挖掘兴宁鸽的文化底蕴,打响区域特色品牌,繁荣产业经济生态,全力构建兴宁鸽产业“六个高地”发展新格局。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陈晓建在致辞中围绕“丰富兴宁鸽产业生态”“彰显兴宁鸽社会价值”“挖掘兴宁鸽文化内涵”,对兴宁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希望与建议。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东建议兴宁在鸽产业发展中,把握无形与有形资产的价值实现路径,实现“有与无”双轮齐驱。

助力兴宁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上,广东财经大学师生倾力打造兴宁鸽IP形象,这是学校落实和深化“百千万工程”的具体体现。广东财经大学“双百行动”驻兴宁服务队和“强国行”师生团队通力合作,彰显在设计领域的专业实力和服务乡村振兴的责任担当,为兴宁鸽产业在现代化、品牌化的升级进程中注入鲜活动力。

产教融合“三段式”路径:在实践中夯实学习效能

广东财经大学“强国行”团队负责人、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数媒与视传教师党支部书记)宋琦介绍,接到此次委托任务时,学院党委非常重视,指导“强国行”支部联合王仲伟、敖景辉等教师党支部书记,从研究和实践并重的思路来理解项目,带领“本硕联动”学生团队,在学校“双百行动”驻兴宁服务队负责人林可、周琪锋的协调和组织下,多次开展实地调研,校政行企一起精诚沟通,有效联动共创。

宋琦表示,此次兴宁鸽IP形象设计并非简单的图形图像创作,而是师生团队在学校“党建教学双融双促”和“湾区融合”“产教融合”等特色指引下,进行“经典案例分析——方法论凝练——敏捷设计实践”三段式路径的典型试炼。项目初期,团队系统研究国内外著名地域品牌和文化IP方面的成功案例,如冰墩墩、乐融融、熊本熊等,提炼“在地基因提取——现代设计转译——系统日常应用”的方法论框架,最终落实到此次兴宁鸽IP“一体两翼,联动共创”的设计实践中,呈现出“以鸽产业为本体,以文化、农产为两翼”,兼具专业视觉质量与产业发展价值的设计方案。

设计详解:文化底蕴与现代生活的融合

研究生团队负责人蔡惠超介绍,在“时间紧、任务重、期待高”的情况下,团队攻坚克难,以有序的项目管理来推进工作,将视觉传达、产品设计、数智技术融为一体。这套包含“鸽兴兴”“鸽宁宁”“鸽团团”三个角色的兴宁鸽IP形象,组成充满温情的“兴宁三宝”家庭。设计方案不仅重视乡村农特产业的自身叙事,更关注农文旅融合视角下的市场需求和用户生活。

首先是鸽爸“鸽兴兴”,身着油茶般的醇棕色工装,是专注创作的“匠心达人”。他的形象取自兴宁勤劳朴实的手艺人,一刀一刻之间,体现了“慢慢来,兴旺发达比较快”的生活哲学。

然后是鸽妈“鸽宁宁”,穿着客家蓝草颜色的围裙,是研究美食的“爱心厨神”。她的灵感来自兴宁人家的烟火日常,把一方水土的物产化作醇厚滋味,体现了“食为天,生活工作我都爱”的人生态度。

最后是鸽小宝“鸽团团”,系着沃柑色的暖橙围脖,是爱好运动的“开心宝宝”。扑腾跳跃之间,既承接南拳武术根脉,又象征现代青少年蓬勃发展,体现了“动起来,健康活力全都要”的生命能量。

基于兴宁鸽IP无形资产体系的思路,师生团队同期还进行了动态表情包设计、衍生产品设计、数字化展陈设计等工作,兼顾宽广和纵深。后续,系列成果将广泛应用于产品包装、宣传、文创开发、研学旅游等多个领域,并以不断优化、持续迭代、互动共创的姿态,持续助力兴宁鸽的品牌建设和产业升级,为“百千万工程”“双百行动”贡献更多乡村振兴的广财智慧和力量。

摄影:
作者/通讯员:艺术与设计学院刘俊豪 蔡惠超 | 来源:“双百行动”驻兴宁市服务队 | 编辑:王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