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晖:明确高校思政工作的“事”“时”“势”

2017-03-26 14:02:1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这是对当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性认识的精辟总结和生动诠释,明确了高校思政工作的本质内容、时代任务和方向大势。

一、“因事而化”:在内容设计上做到贴近实际和因材施教

一方面,要有全局意识、协同意识,注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效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贴近学生的思想需求、心理诉求和知识要求,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设计和体系创新。应在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思想教育、新闻宣传和文化建设的关联性以及高校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的耦合性,切实做到协同推进,精心设计教育内容,科学转换话语体系,使各项思政举措在育人取向上相互配合、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实际成效上相得益彰。

另一方面,抓好高校思政工作要注意区分层次、整体推进,既要有顶层设计和总体目标,也要有具体的任务分解,做到“立教有体、施教有序”,避免板起面孔、空洞乏味。具体而言,要从大学生的具体情况特点出发因材施教,综合考虑其身份地域、成长背景、专业特点、兴趣爱好、思想特性等多方面因素,精心设计施教内容。要在理论讲授中创设情境、设疑导思。科学运用现代传媒科学和先进网络技术,将最具体、最现实以及最能触动受教者心灵共鸣的理论内容,采用案例、专题、纪录片、微电影等新形式新载体,及时增补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体系中,真正融入学生的头脑、心理和灵魂,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二、“因时而进”:在时代发展中树立问题意识和实践导向

一方面,要在把握教书育人规律的基础上树立问题意识。问题可以反映时代的声音。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的发展需求和期待,关键就在于善于发现、提炼、分析、讲透当今时代的问题,摈弃说教思维,用讲故事的方式讲好道理。

另一方面,要在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树立实践导向。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内在功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确立实践标准、增加实践权重、提高实践分量,使学生真正掌握理性解读社会、科学关注国家、正确认识世界的思想方法和实践方法。具体而言,可以考虑通过PPT展示、辩论赛、演讲赛以及拍摄微电影、表演情景剧等多样化的课堂展示方式,使学生形成自我学习、自我探究、自我理解的良好习惯,在课堂参与中将相关理论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与此同时,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找准与大学生思想的共鸣点、诉求的交叉点、利益的汇集点,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用生动的方式引导人,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鲜活的事例说服人。

三、“因势而新”:在价值导向上坚持经世致用和立德树人

一方面,工作方法上要坚持经世致用的价值导向。在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多元社会思潮暗流涌动、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交融交锋日益增多、网络社会不断延伸、全球化时代已然来临等复杂背景下,高校思政工作要在方法上不断推陈出新、在方向上始终坚定不移,真正契合当下形势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要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交流、变显性说教为隐性启发、变简单粗暴为循循善诱,讲述中国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塑造中国好形象,使学生“学到心里来,走到外面去”,最终使学生能够真听、真懂、真信。

另一方面,工作方向上要坚持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既不能培养无才无德的“废品”,也不能培养有德无才的“次品”,更不能培养有才无德的“危险品”。要构建“大思政”格局,使其他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做到协同推进、互动联通。

(南方日报2017年1月7日刊登,链接:http://www.southcn.com/nfdaily/nis-soft/wwwroot/site1/nfrb/html/2017-01/07/content_7611455.htm)

作者/通讯员:孙晓晖 | 来源:南方日报 | 编辑:黄晓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