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者优存 美者乐存

2017-04-28 10:44:37
合作交流
经历过江南稚子、北大学子和南海游子三个人生阶段后,如今已过耄耋之年的文艺美学家胡经之语重心长地对记者说:“人活在这世上,一要生存,二要发展,三要完善。适者生存,善者优存,美者乐存,心有真善美的追求,才有完美的人生。”

“方知尚有新天地”

受家庭文化熏陶,胡经之自幼便立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宏志。他上过私塾,也进过教会学校,最后考取了无锡师范学校,梦想教育救国。1952年,胡经之考进北京大学中文系,继续 “读万卷书”。

当时正值全国院系调整,北大中文系迎来了黄金期。“这里汇聚了北大、清华、燕京三所高校的文科名师”,胡经之不无兴奋地说着一个又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读完本科之后,胡经之师从杨晦继续攻读副博士研究生。杨晦叮嘱他做学问要永远记住两条:“一是搞学问要静下心来,不要左顾右盼。二是搞学问的目的要到泰山顶上,不要被中途的花花草草迷惑。”

“改革开放的春风把我从未名湖畔吹到了南海之滨。”1984年,时任清华大学副校长张维创建深圳大学,请胡经之、汤一介和乐黛云去办中文系和外文系。就此,胡经之在这片南方热土扎根。胡经之表示,来到深圳后,文化视野变得更开阔。“漂泊京都数十年,半生尽染书卷气;到此放眼新视界,方知尚有新天地。”这首诗便是他当时的真实心态。

来到这所年轻的大学后,胡经之的学术关注更多地转向了当下现实,也形成了自己的学术思维——国际视野,中国问题。

创建文艺美学学科

1980年春,在昆明召开的全国首届美学大会上,胡经之首次提出“文艺美学学科”这一想法。这一动议得到朱光潜等与会学者的支持。随后,胡经之在北大中文系首次开设文艺美学课程,并很快招收了文艺美学硕士研究生。1988年,经过三次修改的《文艺美学》专著出版,在学界引起很大反响。90年代,胡经之又率先招收文艺美学博士研究生。至此,文艺美学学科建设基本完成。因此,学界普遍将胡经之视为文艺美学学科的主要奠基人。

胡经之创建文艺美学学科的理论起点,是对艺术审美活动规律的深入思考,亦是对20世纪西方文论的理性反思。他认为,“文艺美学并非就是对美学原理和文艺学原理的简单相加”,而是“应着重研究艺术活动这一特殊的审美活动的特殊规律在艺术领域中的特殊表现”。在他看来,西方文论中的“直觉—表现”理论、精神分析方法,以及形式主义、新批评、结构主义等理论和方法,在把握艺术活动的审美规律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或偏重创作主体而忽视创作客体(作品),或偏重做作品而忽视作者和读者、观众,接受美学虽然强调了读者的接受主体作用,但不是言犹未尽就是言过其实,同样存在着片面性。”

胡经之创建的文艺美学学科体系,其关键词是审美体验、审美活动和审美规律。在他看来,文艺作品是审美活动的“产品”和“中介”。所有的审美活动都有其自身规律,只有体验和把握这种规律,才能领会文艺美学的精髓,达到超越“本我”和现实的艺术境界。

按“美的规律”来创新

从学界倡导文艺美学至今,已经过去30多年了。“美学热”消退之后,文艺美学仍在继续发展。在胡经之看来,当下,文艺美学应进一步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密切关注新的历史文化条件下文学艺术如何按“美的规律”来创新。文艺美学要与时俱进,与当下的文艺实践密切结合,针对新现象,研究新问题。

胡经之说,“周扬在北大讲建设马克思主义美学时就说过,我们已面临两种传统,一种是古典传统,一种是现代传统,要批判地继承两种传统”,“文艺美学传统在‘五四’以后就产生了,我们应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把文艺美学传统和中国古典美学传统接续起来,继续发扬,发展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学科,我相信文艺美学在这一过程中仍大有可为”。

作者/通讯员:刘大鹏 | 来源:中国社科网 | 编辑:黄晓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