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家国天下

2017-04-28 11:43:25

细读今年“两会”总理的政府报告,有些感触,特别是关于教育方面的观点。

政府工作报告一上来就说事,不拐弯抹角,这让人痛快;就是太概括,一小段话,把教育的方方面面全说完。虽然简练概括,但意思说得很到位、很深刻,如“教育承载着国家的未来、人民的期盼”,要“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在中国,实际上没有啥比教育承载更多希望的事情,且不论各地天价学位房让人充满焦虑,单就说教育对于个体本身,就承载着受教育者及其家庭的未来。教育是关系家国天下的大事,是政府工作报告的基本立场,也是事实。

教育是家国天下的大事,古今中外皆然。可是我们对教育的理解,常停留在属于黑格尔意义上的“熟知并非真知”。就像我们说,每个人生来就向往幸福的生活,幸福是人生追求的目标,但大多数人未必思考过“幸福”是什么、什么是幸福的真正“含义”。因此,很多人以追求幸福的名义或者追求幸福的本能误入歧途。教育大概也属于这种状况,大家都知道教育很重要,但未必知道什么是教育,而且对教育的理解依赖受教育者的教育状况。

我把教育和启蒙之间的关系看得比较紧。中国人把孩子送学校读书,管叫启蒙。我们先说启蒙。

就西方语言(如德语Aufklarung,法语Lumière,英语Enlightenment)来说,启蒙意味着“光”照进灵魂。这“光”是理智之光,是西方文学、哲学的重要主题,教育和启蒙关系紧密原因也在于此。说得最有意思的当数柏拉图的《理想国》,里面讲的“洞穴比喻”把作为发展“理智之光”的教育说得通透。

柏拉图说,我们设想:有一个洞穴式的地下室,一条长长的进入通道与外相通。洞穴里有很多囚徒,他们从小腿脚和颈项被捆绑,只能固定坐在一个地方直视前方,头不能四面转动。他们身后有一堆柴火,有一些人带着各种物件在他们身后来回行走,这些物件的影子投射到囚徒前面的墙壁上。囚徒们对看到的墙壁上的影子进行命名,相互交流,有了“智慧”,以为这就是真实世界。囚徒之间,长期以来形成相互尊崇和礼敬的心态,还有虚荣和嫉妒;那些头脑敏锐有些才能的囚徒特别热衷于这样的尊荣,追逐自己在囚徒中的崇高地位。

一天有个囚徒被解除捆绑,命令站起来并转动头颈、转向火堆。他的眼睛被耀眼的火光刺激得异常疼痛,不知所措,但慢慢分清了真实的物件和影子,发现物件比影子更真实。这时他被拽起,经过那条长长的崎岖陡峭的通道,走出地下室,直到太阳底下。此时囚徒因为阳光刺眼而生气,但是逐渐适应了,感觉到了万物更替,感觉到了太阳底下的真实世界。他回想起在地下室时自己的“智慧”,想起自己的同伴,为自己的转变感到庆幸,也对同伴感到怜悯。此时他顾念囚室中的同伴,力竭把世界的真相告诉同伴。他回到洞穴,但无法再适应黑暗的环境,被同伴嘲笑,走了一遭眼睛都瞎了。如果此时,他解脱同伴,并试图把同伴带出洞穴,结果会怎样?可以想象。

这个故事有点晦涩,充满着隐喻,味道也在这里。柏拉图把启蒙或者教育比喻成走出洞穴,见到作为至善的太阳、真正的光源,这才算摆脱了蒙昧。柏拉图的故事,影响了西方文化的表里。《理想国》本来讲的是“政制”(politeia)或者“正义”问题,柏拉图把这个故事放在第七篇,讲教育。把教育和政制或正义问题关联起来,说的是国家的事情,当然也是天下的事情。要解决好这些问题,根本的一条就是教育。柏拉图认为,这个世界分为真理的世界和意见的世界。芸芸世界众生就像那些囚徒一样,早已习惯了眼前的世界影子,并声嘶力竭咬定那就是真实的世界,对自己的“智慧”自恋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因此,没有教育的拖拽,我们是走不出那个洞穴的,只能依旧生活在一个假的“真实世界”里。这样要解决城邦的“正义”问题,可能就没有指望了。(这里说的“正义”,是指在合适的岗位上做符合我们灵魂天性的事情。)从世界各国的现代化进程来看,教育是它们的根本法宝,过去我们总是强调西方列强如何工业化,但这是表象,它们内在的或者说里子是发展教育,这一点看看欧美各国的近代史就再清楚不过了。德国,曾以“普鲁士文明”闻名于世,在统一前,德国皇帝招来各位大臣讨论怎么振兴普鲁士,其中有时任教育大臣的语言学家威廉·洪堡。结论是,教育是生产生产力的生产力,要不惜一切代价发展教育。因此,教育是整个国家的基础,制度的设计、经济的发展等都依赖于此。

上面说的是教育与国家,下面说教育与个人。教育更关乎个人的灵魂的“正义”。柏拉图说,个体灵魂的正义是协调理性与欲望的尺度,使之处于和谐。“教育”中文二字我们无不熟悉,以至于对它的本来意思都感到陌生。从文字角度看,“教育”包含“教”(“敎”)和“育”,“敎”“从孝(爻、子)从攵(攴),以攴促孝,使之上以施、下以效”,解决家庭伦理秩序问题;“育”本来是妇女生孩子的意思,许慎解释为“育,养子使作善也”,后来引申为富有伦理意味的“培养”之意,比如孟子说:“尊贤育才,以彰有德”(《孟子·告子下》)。近代新文化活动把“教”和“育”两个字合起来使用,不仅仅是知识传递上的教育,更是通过知识传递活动本身使得家庭社会达到公序良俗的状态。

如果联系上面说的启蒙视角,我们能够发现“教育”更加根本性的一面,即能动主体的建构。“教育”在德文里是Bildung,是建构自主性的活动,所谓“自主性”(Autonomy,有时候也翻译成“自律”)就是通过启蒙使得我们有勇气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能力。在近代,启蒙是人们摆脱心智上未成年状态的意思,即没有他人的指导,无法使用自己知性的能力的状态。启蒙就是为了发展这种运用知性的能力。这种能力充分发展能够实现普遍立法,自己立法自己遵守,使自己的行动准则能够上升到不会自我取消的法则高度。这里说的“准则”是指我们个人自己的行动原则,比如说有人坚持借钱不还原则,但这个不能作为“法则”,因为大家都借钱不还,世间就不会有借钱的事,是自我取消的行为。“法则”可普遍化的“准则”。个体的“自由”和世界的“永久和平”全系于这种自我立法。简单说,教育就是用来发展这种自觉的,文明的社会都跟这种自觉有关。不受教育,根本没法理解教育本身意义,所以前头说,对教育的理解依赖于受教育者的教育状况。我们搞义务教育,这里的义务就是受教育是一种责任,是一种人类自身向善的命令,这才叫“义务”,因为是“义务”,你不能选择要不要受教育。在康德看来,人类的美好生活依赖于“自由”的普遍性与“和平”的永久性,而这一切来自于“教育”。不过看康德的书,感觉他有些过于乐观,他觉得“教育”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经验告诉我们,柏拉图说得更为准确。人总是有惰性的,不克服认知上的惰性,也就是说,没有拖拽,没有那种强迫命令性的“义务”,个人的自主性的能力是发展不出来的,要穿越柏拉图所说的“经历长长的崎岖陡峭之路”也不现实。

教育是家庭大事。家庭是怎么来的?是爱情的结果。爱是啥,有人说“相互承认”,我更喜欢“相互欣赏”。把这种欣赏固定下来,就是婚姻的果实、孩子的诞生,孩子的受教育状况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为爱情的质量,能不重要吗?因此说,教育是家庭大事。

政府工作报告里头讲到教育的方方面面,是家国天下的大事,做起来不容易,因为只有把囚禁在洞穴中的人解救出来,才有可能实现个体的自由,才有可能实现社会的公序良俗,才有可能实现世界的永久和平。作为个体的人,自由全系于走出洞穴过程的教育,需要克服那种自以为掌握真理的狂妄。

作者/通讯员:邓先珍 |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 编辑:黄晓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