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概观,自《通史》出

2017-06-22 08:59:24
文艺

在影视剧作泛滥的时代,能够静下心来读史的人,实在是少数。而真正能够把历史读进心里去的,怕是少之又少。曾经我是个很怕读史书的人,尽管文科出身,但实在是对贯通古今的浩瀚史卷望而却步,现世已有太多的事,我又何来闲暇去了解过去的人事变迁、跌宕起伏?我对历史本身的认识也是一片浆糊,只知课本所言寥寥数言,应付完考试之后又只剩零星的记忆了。

然友人赠一册史学大师吕思勉先生所著的《中国通史》,盛情难却,怕读史的我也静静地读起历史来。读罢此书,方知我过往所知之历史,不过是教科书的轻描淡写,一笔带过,真正的历史比教科书精彩得多。

作者吕思勉先生,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史学家、国学大师,与陈垣、陈寅恪、钱穆并称“现代史学四大家”。“历史所探求的是‘为理而非事’。理是因事而见的。”德高望重的学者在绪论中便点明史家治学的标准。所谓历史,除了叙述真实发生的事,更应从中总结出因事而生出的道理,道理是后世的人评判的,无所谓对与不对,百家争鸣,只是个人见解不一罢了。如果单纯只是客观地按顺序记录发生过的事实,恐怕这是大事年表而非真正的历史。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也十分乐于遵守这一道理,在行文时往往加入自己主观的判断和评价,同时亦重在思索因果,因事求理。吕思勉对夏桀、商纣、周幽王、南宋历代皇帝等暴虐无能的君主给予了毫不留情的批驳,又常常对分裂的天下黎民的颠沛流离扼腕叹息,在中华遭遇外族侵辱时愤懑不平。写史必须冷静客观,但不可冷血无情,吕思勉对历史不添一丝一毫多余的笔墨,却又融入满腔激烈的情感,仿佛自身的命运都与过往联系在一起。政局动荡,他心潮澎湃;繁荣盛世,他行文轻快;危机四伏,他笔墨暗藏不安。

除了回顾历代,细数时势所造的英雄人物,吕思勉似乎也站在过去的尘埃里,看见了我们正试图去创造和改变的未来。吕思勉是一个时代性很强的史学家,他所处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学术界,是一个变革的时期,中西文化交融为史学研究输入了新鲜的血液。“古往今来,世界的变化都是一动一静,都是因社会迟钝、停滞不前的病态,矫正社会的病态,一治一乱的现象自然不复存。”中国的古语曾言:“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人们也似乎一直把世事动乱更迭视为历史的必然,但吕思勉却更相信一旦社会能够未雨绸缪,及时发现在社会制度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加以修正,长期的和平与安定是可以实现的。史学之所求有四:(一)搜寻既往之事实;(二)加以解释;(三)用以说明现社会;(四)因以推测未来,指示途径。这一论断放在将近100年后的今天也依然成立。中国,一个泱泱大国,拥有着世界上最庞大的人口数量,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却能保持着和平与稳定,且不受外敌入侵和侮辱,自然是有赖于维护了一个相对合理稳定的社会制度。时至今日,我们仍要读史,仍要从逝去的往事中寻求经验和教训,只因我们必须了解我们身处的社会和其背后的成因,并推测未来,知晓自身之弱点,避免重蹈覆辙。

抛开“读史以鉴古今,读史以明事理”的教育意义不谈,《中国通史》同样是一部有趣的中国风俗文化史。讲述政治的跌宕起伏,英雄的沉浮涌现是正史的必须“套路”,但读不下严肃的政治史,《中国通史》的下编则是千姿百态的文化史。吕思勉是史学界公认的史籍读得最多的一位学者,无论是文化史还是政治史,所引史料皆异常丰富,有理有据。文化史包涵了中国百姓千年来衣、食、住、行、税制、兵制、实业、宗教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演变发展,读来犹如与古人在远古的街市上走街窜巷,看世间百态,人情风物,实在是一册有趣的史书。

一部《中国通史》,不过寥寥数百页,却将千年以来的风流往事收录期间。吕思勉先生行文风雅,受当时的白话文运动影响,全书用白话写就,却又不失古朴典雅的书卷气。由于该作是其在上海光华大学(今华东师范大学)任教时的讲义整理,因此语言浅显通俗,并无一般正史的干枯晦涩之感。千古风流,不过弹指一挥间,书页能翻尽,历史却道不尽。《中国通史》,确是一部让历史充满人情味的杰作。

作者/通讯员:黄稚蓥 | 来源:14新闻编辑 | 编辑:伍一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