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有聚散 求知永无涯

2017-07-05 15:14:12

 

“今天是值得你们骄傲的日子,在漫漫人生路上不断求索的你们又将手捧新的收获,我向你们表示衷心的祝贺!”6月21日至23日,广东财经大学2017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广州校区学生活动中心举行。校长于海峰深情祝福2017届毕业生,并与毕业生逐一握手,为之拨穗,授予其学位证书。毕业生向校长鞠躬致谢,合影留念。

 

典礼结束后,2017届广财学子们怀揣着对母校的美好回忆开启人生新的征程。对于身份的转变,毕业生们有着各自不同的感慨。

毕业典礼开始前,财政税务学院的陈雪烨同学与写有自己名字的纸条合影。“大学4年里,我学会了以平常心对待得失,也有了很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关于毕业嘛,我没有太伤感,因为身边很多同学都留在广州工作,以后还可以经常见面。现在我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这份工作与我的专业比较相关,我自己也挺喜欢的。我希望未来几年尽快考到注册会计师,更好地发展自己!”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谭佩儿同学顺利考上了公务员,工作的地方离家很近。她说:“考公务员其实是受父母的影响,但是自己也觉得这是个不错的选择。不过,以后我也有可能会从公务员‘跳’出来创业。”

这是法学院刑法学专业研究生欧俊杰人生中第二次经历毕业典礼。三年的研究生生涯一晃而过,仿佛昨天刚踏进校门,今天就要毕业了。以成为一名律师为目标的他觉得自己还有很多需要深入学习。欧俊杰希望在校的师弟师妹能够珍惜校园的日子,无悔青春。

典礼现场气氛热烈,不时掌声雷动,场外观礼的家长们也是感慨万分,欣喜落泪。在场的很多家长都是特地从外地赶来,路途遥远,舟车劳顿,却不减一丝热情。“孩子在学校里学习了四年,承蒙老师们的辛勤教导;孩子学业有成,终于毕业走进社会,很欣慰!”陈雪烨的父母在女儿拍毕业照时曾到校见证她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总感觉时间就这么悄悄流走了,千辛万苦把孩子从萌萌的婴儿培养成大学毕业生,幸福得想流泪!”

邵瑞儿:我想做那颗先发亮的星星

 

“星星发亮,是为了让每个人找到属于自己的星星。我想做那颗先发亮的星星。”

邵瑞儿,人文与传播学院2013级财经新闻专业,人文与传播学院2017届优秀毕业生,曾任人文与传播学院学生会秘书长、《人文院报》新媒体主编。大三那年,邵瑞儿加入了“满天星”和“北辰青年”公益组织,此后的大学生涯里,她的精力和热情大部分都贡献给了各种公益活动。

“小时候,我的外公总教育我:力之所及则必及。我参加各种公益活动,是想埋下一颗颗种子,等待未来种子生根发芽。而在播种的过程中,我自己也学会更柔软地对待这个世界。”她一直相信,社会之所以有这么多的改变,不是因为某一个人做了很多,而是每个人都做了一点。

邵瑞儿喜欢规划未来,大学4年,她也给自己做过很多规划。但这些规划不是宏大的人生蓝图,更像是美好的愿望清单:“去一趟雨崩流浪两个星期”、“报班学做西点和甜品”、“做一次海外志愿者”、“陪白血病家庭完成骨髓移植手术”……2017年6月,邵瑞儿毕业了,她在2017年初给自己列出的心愿单,已完成了一半。她将热衷于公益的自己比作星星,“星星发亮,是为了让每个人找到属于自己的星星。我想做那颗先发亮的星星。”

目前邵瑞儿已进入《南方周末》报社工作,她对自己的工作感到满意。“《南方周末》是我很喜欢的一份报纸。我在这里能好好学习做新闻、做传播。”但她对自己的职业还有更长远的规划,“再过个5年左右,我打算做公益传播。我想一直探索自我,不断挑战自己没做过的事。社会总有些美好的东西需要我们去实现。我最近又给自己列了个人生愿望清单,计划在3年内完成100件有意义的事,希望3年后这个清单我可以公布出来。”

张鹏波:选定的,就坚持做好;对未来,摸着石头过河

 

张鹏波,2013级卓越法律企业法务班学生,清瘦高挑、沉稳如水。他的大学四年,却不似他的外表那样平淡低调,而是多姿多彩,充满挑战。

社团生活是张鹏波大学生涯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大一时,张鹏波还在人文学院政法新闻班。当时正逢学院开展班级辩论赛,作为南英辩论队的一员,除了要做好队里的工作,还要竭尽全力为辩论赛服务。他带领队员查阅书籍、准备资料、预设对手可能提出的要点,有时候甚至通宵熬夜。但是,张鹏波并没有被这些压力击倒,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坚持把工作做到最好。在他看来,既然自己选定了要做一件事,就应该努力做好,这样才能对自己、对他人有所交代。

后来张鹏波转专业到了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那时的他曾想过不再参加任何社团,专心投入学习,因为转专业后他需要用一年的时间修足其他同学用两年修够的学分。然而,经过权衡,他认为,即使学习任务十分繁重,课外生活仍不可缺少。参加课外活动让他看到自己还有许多地方有待改进,从而提升自己。校记者团是张鹏波参加的主要课外社团,在大二、大三这两年,他所完成的每一篇稿子,都会字斟句酌,确保没有语病、错字才交给老师,进而在校园媒体平台发表。工作的严谨认真,为的就是不辜负他人,也不辜负自己。

关于未来,张鹏波并不急着下定论。他认为,社会生活千千万万,一个人的人生也不应只定格在一个小圈子里。他希望将来可以有更多不同的机会进行尝试,摸着石头过河,一步一个脚印,找到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正如于海峰校长在毕业典礼上对所有毕业生说的话:“我们可以不伟大,可以不富裕,可以失败,但不可以失去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自觉追寻,要永不言弃!”毕业不是学习的终点,而是新一轮求知的起点,是人生旅途的真正启程。愿所有毕业生前程似锦,不负此生。

 

●采写/本报记者 黄稚蓥 陈晓莹 郑雯文 苏文

●摄影/本报记者 李泽贤 黄家欣 王诗莹 于会艳 黄稚蓥 张旺

摄影:
作者/通讯员:苏文 郑雯文 陈晓莹 黄稚蓥 | 来源:宣传部 | 编辑:伍一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