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           <上一版           下一版>           PDF版          手机版

手机版

348 >> 2020年10月29日 星期四  共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询   往期查询  首页

疍家人

——留存在现代文明包围圈里的“原始部落”

作者:●人文与传播学院 廖丽霞

2020年大年初二,由于疫情,我拖着满满一拖箱食物,来到距离广州68公里外的佛山校区。整个校区被大面积的森林裹挟着,人烟稀少,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极高。一住便是一月有余。在弹尽粮绝时,邻居老师提议,小区附近有一条江,可沿江去觅食。搜索地图,才知道这是北江,从广东北面的南雄、清远流经佛山的三水,最后汇入珠江三角洲。作为一个摄影人,我第一次到北江,惊异地发现一个水上部落:距离小区十公里,一个散落漂泊于广东三水北江沿岸上的“原始部落”——疍家人。疍家人,过去虽听说过多次,而这次觅食,纯属一次零接触的偶遇。

清晨,北江河面上的薄雾慢慢散去,渔船渐渐清晰起来。深蓝色、青褐色、苍灰色的渔船泊在一江水面,船上炊烟袅袅,鱼香阵阵,有的在岸上修船、补网,有的在江河下笼、放网、捕鱼、捞虾蚬,画面壮阔却又不露声色。疍家人,又被称为水上“吉普赛”人。关于“疍家”,说法很多。或称他们早前居住的舟楫外形酷似蛋壳漂浮于水面,又说他们常年与风浪搏斗,生存际遇如同蛋壳一般脆弱,故为“疍家”。

又是一个夕阳西下的黄昏,夕阳余晖铺洒满江面,一艘艘渔船驶回岸边, 卖鱼的买鱼的交杂在岸边。一块块木板串联起一艘艘蓬船,也串连起千家万户。一艘艘敞篷渔船,是一家几口人谋生的工具,锅碗瓢盆捕鱼工具杂陈,猫狗鸡鸭和谐相欢....一幅幅水上人家的生动画面。蓬船不仅肩起他们打鱼捞虾的谋生职责,也承载了他们的吃喝拉撒睡,铺排了他们的婚丧嫁娶……

黄婆婆,今年63岁,光着脚丫子,在蓬船板上忙碌,黝黑的脸上戴着口罩,麻绳般粗糙的手不停地把挂在船沿的渔网拉上拉下,吆喝着。她说,从她出世那天起,就在水上。她的爷爷,爷爷的爷爷,都过着这样的水上生活。她和老公在船上生活了一辈子,虽然政府解决了户籍,已分配了安居房,儿女孙子们都在镇上生活,但和老公仍然执着坚守在这条渔船“家”上。风里雨里,打鱼捞虾,春夏秋冬。她家捞的鱼,肥美价廉,堪称一流江鲜。看着一条条鲜活的大鱼在黄阿婆手里翻腾。可能由于封闭,江鱼的价格和市区超市的价格相距甚远。渔民们,听不懂普通话,大都没有二维码,都用现金交易。渔民们防戒心很重,手机拍照都没事,相机刚掏出来,他们就非常抵触甚至敌视。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越来越多的疍家人弃水上岸,成了有趣的“海陆两栖”人。幸运的是,作为一名摄影人,我镜头里的北江疍家人,都是五十、六十岁中老年人,从他们身上还找得到两千多年来,较为原始古朴封闭的生活方式遗痕,他们仍然以舟楫为家,与外面的世界鲜有接触,一年四季在江上漂泊。

据了解,目前高要、四会、广宁等地,依然存在着两万多打渔为生的疍家人。这些疍家人的生存状态,虽积累有千百年来惊心动魄的水上漂泊历史,却又寂寂安然地坚守着被现代文明包围了的“部落文明”。

然而,现代文明不可抗拒的诱惑,导致并将持续导致疍家这种泊水而住、靠水谋生的人文现象,逐渐消亡。我想,或许这种人文现象的消失,必将引起人类学家的关注。我作为一名摄影人,希望通过影像,记录21世纪初广东北江那群作为“遗产”的疍家人。

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浏览器,1280*1024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领伍科技
切换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