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           <上一版           下一版>           PDF版          手机版

手机版

374 >> 2023年12月31日 星期日  共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询   往期查询  首页

墨客

作者:2023级税收2班 刘锦杰

少年从小有个梦想,那就是周游世界。

他在开蒙的年龄便接触到了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在久散不去的墨香中长大,并对中国古代文学逐渐产生了一种奇特的向往,渴望像诗仙太白那样拥有一只毛笔,绕一绕书里名胜,将山川湖海都描绘于胸,予天际以浪漫。他相信总有一砚风雨流过峰石贫瘠,也向往能写一纸淋漓,恣意如那虬根百曲。

转眼到了弱冠之年,须发皆白的外公驼着背,蹒跚走来,将一支崭新的毛笔塞到他手上,抚着他的头,笑呵呵道:

“去吧,出去看看也好。”

少年心比天高,得到允许后便拾起包袱,带着他那满腔的热情和好奇离开了家。

他的旅行第一站是一座拥有千年历史底蕴的古城。

少年在城中徒步。古旧的城楼巍然耸立,巷道风过,重门深院,岩石上风雨侵蚀的痕迹,老榕树茂密葳蕤的叶茏,泥泞青石板上悄悄爬上的苍苔,雨韵晕染的白墙,红漆黯淡的楠木桌案,桥头刻下的传说,温柔的小花窗,还有坐在店门前竹椅上,手摇蒲扇眯着眼打盹的老伯…这里的一切仿佛都在向过路者诉说城中的斑驳岁月。

“集天地灵气之精华,真不愧为钟灵毓秀之地!”

少年感慨,掏出了他的毛笔,奈何胸中波澜万丈,提笔半天却只挥落了几滴墨痕。

罢了…可能是时候未到。

少年自嘲着将笔收好后,动身前往下一站——西湖公园。

这公园说是西湖,只不过不是苏杭的西湖,但却也学来了几点春色。此时园内人少,戏鱼池边站着几个花港观鱼的少女。少年暗自庆幸避开了游览的高峰期,只身穿过人群,往那林荫小道走去。

湖水悠漾清澈,青霭遮山,半山云敛。他迈过苍翠如旧的石阶,瞥见了一座隐在静谧一隅的小亭。亭上石碑蒙尘,小篆书曰“晴雨亭”三个小字。脚下踩着的枯叶发出脆耳的“沙沙”声,少年将包袱搁在一旁,倚着石柱歇了脚。耳边山风阵阵,阖眼听清风疏叶,隐隐约约还能听见一两声远处传来的古琴声,松风入弦,如若乘兴信手弹,此境不绝。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少年脑海中突然浮现出这首记忆里的诗,吟出之时不禁笑了起来。他低头看着躺在包里的毛笔,落日的余晖正好打在笔身,好似给它镀上了一层金。

夜晚星灯万千,头顶上半弯的月亮晃下一地的白霜,给少年的心上卷入了一抹乡愁。他看着明月爬上红墙,溜过门槛,逗留窗台,悠悠入客宅,最后枕着银霜沉沉睡去,伴月而眠。

第二天,少年来到了一处纪念园。

准确来说,是为纪念一位国学大师而建的纪念园。园址选在没有太多纷扰的小城边缘地带,大概是知道它的主人一生喜好清净淡雅。这座园子与它周围热闹的商业街仿佛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墙外刺耳的汽笛声传到墙内只虚化成了几点虫鸣和徐徐软风。洗去喧嚣满身尘,少年怀着敬仰的心情走进展览馆,他希望在这里能寻到几缕墨香,为他的毛笔添上古朴悠远的新色。

墙上挂满了各种书画墨宝,少年认真地欣赏着,渐渐入迷。他揣摩着画者如何挽留神韵又怎样点拨,有如青天外的狂客宕开洒脱,又似逍遥世间的仙人泼墨自在,疏狂皆尤以风酬。恍然千年,他看见了文殊坊前低吟走过的写诗人,看见了断纹书案上飘落的一页唐诗,看见了乌衣巷末栖息檐下的燕儿,看见了他的偶像——那位把酒共与新相识,邀山川万物为客的谪仙人。少年在一处展台前停住脚,里面摆放着这位大师生前用过的砚台和毛笔,那砚台的边角已被磨得光滑,毛笔也因为常年使用,笔身的松木漆色褪去了大半。他掏出自己的毛笔端详了一阵,像是一个初出茅庐、急向天地借墨的小家伙碰上了历经几度春秋、提笔饱蘸霜岚的老者。

少年灵感忽至,忙铺宣挥毫,落墨道:

“行路漫漫,山长水远,客袍需展。”

“岁华瞬息,心游世外自陶然。”

“看客艳羡,不知今夕何年。”

“待乘风归去,寄谢此风月。”

后来啊,少年带着属于他的那支笔,步步踏往远山,牵引文脉,书三两萦思作成诗篇。他与湖光山色相约,描绘着这人间大好山河。

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浏览器,1280*1024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领伍科技
切换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