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           <上一版           下一版>           PDF版          手机版

手机版

318 >> 2017年05月11日 星期四  共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询   往期查询  首页

锣鼓喧天戏上棚

作者:16级人力资源管理3班 陈珂

在长宽高不过一丈的戏棚子里,琴瑟鸣,锣鼓响,一出木偶戏就此开锣。小小的木头棚子,挂着的布帘是龙凤呈祥的潮绣,下摆缀着摇摇曳曳的流苏,小小舞台前,几个珠光宝气的铁枝木偶,便是这出戏的主角。

铁枝木偶戏,俗称“纸影”,木偶的偶头由红泥塑成,按照不同的人物角色设定,画上不同的脸谱,活灵活现。俗话说,戏如人生,人生如戏,这几个木偶演的是人生百态,传的是善恶美丑,凝聚的是木偶戏艺人的辛劳。奶奶曾说:“戏令如军令,即使刮风下雨,天气极度恶劣,也不能误了木偶戏的演出时辰。”我至今回想起来,确有多个风雨交加的日子里,他们从家里抬走一箱箱的装备,为那戏令奔忙。那些箱子里,有着泥塑的木偶头,称“安仔头”,身着潮绣的木偶身,点缀得流光溢彩的木偶帽子,还有扬琴、大鼓、铜锣等各式各样的伴奏乐器。一箱箱,一件件,装着的是爷爷奶奶十几年的依赖和情感寄托。我记得他们牵着我的那双手上的老茧,也记得他们步履蹒跚抬着箱子装车的背影,也记得他们夜里一两点钟回家时的疲惫和饥肠辘辘。可只要锣鼓一响,仍然可以看到他们握在手里的三根铁枝,操控着那些木偶的一举一动,或跪,或立,或骑马,或饮酒。布帘后面的他们,是赋予铁枝木偶灵魂的工程师。

戏台上,三四人是千军万马,两三步是万水千山,千古荣枯泡影里,眼中都是幻中人。这些小小的木偶,捆草为身,扎纸为手,削木为足,它们在小小的戏棚子上活了起来。依稀记得小时候,戏棚子前头还坐着不少人,爷爷也曾说过,在他们那个年代里,若是哪里请了木偶戏班子,那必定是奔走相告,人声鼎沸的,还经常被邀请到城里演出。可如今,空旷的祠堂里萦绕的潮剧声久久不绝,也只是入了“老爷”的耳罢了。谁又知道,在这出“老爷戏”的背后,凝聚着多少辛劳,有着多少寄托呢?我仍旧期待着逢年过节的时候,那祠堂前小小的木头棚子啊。

“感夫人旧日恩情,不忘了彩楼佳婿······”吕蒙正的《京城会》传唱不绝,而木偶戏于你,可还有着些许记忆吗?

鞭炮声声,锣鼓喧天,木偶戏上棚了······

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浏览器,1280*1024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领伍科技
切换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