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           <上一版           下一版>           PDF版          手机版

手机版

335 >> 2019年03月25日 星期一  共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询   往期查询  首页

学海茫茫,书海漫漫,在这汪洋大海里,我们读书是为了“成器”,还是为了“悟道”?书籍或许是探索不尽的,但我们可以在书中寻找自己。

我的大学读书路

作者:● 法学院 孙志伟

本科:博观约取

我的大学生活基本是在读书之中度过的。这些年,关于读书,有经验,也有教训。

2005年,我入读西南政法大学学习法学。刚开始非常不适应。因为我高中学的是理科,而法学是典型的文科,与理科思维方式格格不入。为了弥补短板,开学伊始,我就强迫自己读法学类书籍。我找到那些传说中的法学大家写的著作,硬着头皮往下啃,结果就是难以下咽。这些书又深奥、又枯燥。我坚持了一个学期之后,被迫放弃。

第二个学期开始,我就放飞了自我,开始看杂七杂八的书籍。当时,西政图书馆所在的楼,一楼是食堂,二楼和三楼是图书馆。课余时间,我经常一个人徜徉在书籍的海洋,饿了就下去食堂吃饭,困了就趴在书桌上小憩。每到食堂供应餐食的时候,整个图书馆都飘着一股食物的香气。在物质食粮的香氛中,我饥饿地攫取着精神的食粮。在我阅读的书中,既有像《尘埃落定》《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之类的小说,也有像《世界史纲》《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精神》这类的史哲类著作。经过近一个学期的摸索,我的兴趣逐渐集中到两个方面,历史学和哲学。

当时我特别迷恋英国哲学家罗素和中国史学家钱穆。我甚至把两位作者的几乎所有著作都读了一遍。我非常欣羡罗素的睿智幽默和动人笔触,也非常钦佩钱穆对史实史势的掌控力。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当时没有读懂,十年之后再次翻阅,则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钱穆的《国史大纲》,我曾反复阅读,每次都有新发现,至今仍是我的心头好,我对这两位学者的痴迷一直持续到了现在。

通过读书,我逐渐意识到,我们学习各种知识,最终是要达到内心的平和(the peace of mind)。真正的思想者,既要有智识上的怀疑(intellectual skepticism),否则无以见其深;也要有精神上的坚信(spiritual affirmation),否则无以成其高。总之,有破有立,方成一代宗师。

我要感谢我的母校西南政法大学。当时西政期末考试的复习时间长达一个月,所以我往往是平时不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等期末的一个月再集中复习和背诵。临阵磨枪,半蒙半猜,我居然也能每学期都拿奖学金,并未因沉迷闲书,影响学业。而大学四年,我也确实读了很多专业书籍之外的闲书,以至于大学毕业时,学校图书馆每一个书架上有什么书,每本书大体在什么位置,我都基本了解。

可能是因为书没有读够,我报考了本校的诉讼法学研究生,并被录取。对我而言,又有了三年的时间可以读书了。

硕士:专研学业

读研伊始,我们就从位于重庆市渝北区的新校区,搬到了位于沙坪坝区的老校区。西政的老校区位于歌乐山下、烈士墓旁,树木葱郁、鸟语花香,是一个读书求学的好地方。在这里,我才开始真正系统研读法学学术著作。

法学学术著作,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中国学者自己写的著作,一类是中国学者翻译的外国著作,一类是外国学者写的外文著作。我在读硕士的时候,主要读前两类著作,但这两类著作问题多多。中国学者写的著作,往往废话连篇累牍,而且有些学者喜欢在没有实践价值的问题上浪费时间和精力。诸如“一个针尖上能站多少个天使”之类的问题充斥着全书的各个角落。这类著作读起来味同嚼蜡,实践起来隔靴搔痒,从出生时就注定要被丢弃到历史的垃圾桶。中国学者翻译的外国著作,能明显看出干货满满,但是由于普遍糟糕的翻译水平,不仅难以做到信达雅,而且非常容易让人厌学。因此,尽管我在读研究生期间,把汉语书写的刑事诉讼法学的专业著作基本都通读了,但仍然无法产生兴趣。

在此期间,我的导师跟我说,可以考虑学一门欧陆的语言,便于将来从事相关研究。几经思索,我决定学习意大利语。于是,在隔壁的四川外国语大学报名,参加意大利语学习班。经过将近一年多的学习,我从最开始的不知所云,到可以基本读懂意大利语新闻,期间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在那段时间,我几乎每天上午都会花四个小时专门用于学习意大利语,剩下的时间看专业著作。

硕士毕业的时候,我觉得书还是没有读完,决定继续读下去,于是选择了读博士。

博士:论文悟道

读博时,我意识到直接读外文原版书籍对于学术研究和撰写博士论文的重要性,因此开始强迫自己直接读英文原版书籍、论文和判例。由于之前学习过意大利语,我也尝试阅读意大利语学术著作。直接读外文原版学术著作的益处显而易见,不仅避免了拾人牙慧所导致的不可避免的信息流失和疏离感,而且能够与时俱进关注本学科的最新发展趋势。这些学习成果,后来都体现在了我的博士论文中。

当然,读博期间,由于专业书籍过于枯燥无味,我也开始重拾兴趣涉猎历史类书籍。在此期间一位博士同学向我推荐了《资治通鉴》。他告诉我,读史有三重境界。读史的第一个境界是看人生。真正读懂历史,首先要明白,人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得已,不得意,不得志,不得不。每个人都是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中存在,其为人处世思想意识必然受制于所生活的时代。达到读史的第一境界的人,他的思想已经进入超越善恶的状态。读史的第二个境界是看大势。历史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看天下大势首先要看大局,其次要把大局放在前后历史中去看,从中抽离出掩藏在历史现象背后的深层规律。达到读史第二境界的人,他的思想已经进入了超越对错的状态。读史的第三个境界是看平淡。有人想要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有人想要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有人要知其不可而为之,有人要无为而无不为。但最终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做人不要斤斤计较、患得患失,而要学会看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达到读史第三境界的人,他的思想已经进入了超越生死的状态。他的说法给我极大的启发,使我开始在闲暇时间反复翻阅《资治通鉴》这本旷世奇书,直到如今。

回首自己十多年的读书路,发现我的大学多数的时间居然都是在读书之中度过。如今在大学教书,也还在坚持读书。只不过,现在读书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时间读专业书,为了教学、为了科研,要保证自己教的知识不落伍,让学生学有所成。一部分时间读闲书,为了兴趣、为了爱好,要保证自己在这喧嚣的尘寰,有一方静谧的所在。

“形而上者之谓道,形而下者之谓器。”或许我们每个人读书时都有相互冲突的动机。有时出于功利的目的,以便在社会的竞争中“成器”;有时出于纯粹的兴趣,以便在纷繁的尘世间“悟道”。

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浏览器,1280*1024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领伍科技
切换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