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民族地区如何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省内多位专家来出谋划策

2020-12-24 14:55:39

12月20日,“民族地区文旅融合与乡村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在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举行,力求发挥“三农”智库作用,为清远、连山实施乡村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研讨会上,与会专家纷纷结合自身所长,畅谈了自己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与建议。

研讨会由广东财经大学、广东省农村经济学会、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广东省农村经济学会会长、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党委书记耿静超、广东财经大学岭南旅游研究院院长张伟强分别主持研讨会。广东省农村经济学会代表和特约嘉宾、连山有关部门、高校、农业农村部门等近60人参会。

广东省农村经济学会副会长、广东农村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万忠等8位专家、学者结合各自所长,在研讨会上就民族地区文旅融合与乡村高质量发展主题发表了讲话,会场气氛热烈、学术氛围浓厚。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董儒坚结合连山的实际,就如何推进乡村高质量发展谈了看法。他表示,今年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连山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冲击,文化旅游业首当其冲、受到较大影响。

“我们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立足于把时间抢回来、把损失补回来,全力帮助涉文旅企业纾难解困,加快推动文化旅游业复苏振兴。”董儒坚说,今年国庆全县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总收入恢复到去年同期的91%、92.4%,充分展现了连山文化旅游的强大韧劲和巨大潜力。

“我们感到,疫情没有改变民众对文化旅游的热情,没有改变巨大的文化旅游需求,没有改变连山文化旅游产业长期持续向好的态势。”董儒坚希望借此机会,通过各位专家为连山把脉问诊,分享学术成果,为连山实现高质量发展出谋献策,助力连山早日实现小而美、小而富、小而强的美丽边城的目标。

万忠做了题为“广东旅游农业的发展”的发言,他指出,目前我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非常“火”。据统计,2017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22亿人次,收入超6200亿元,从业人员900多万人,带动700万户左右农民受益;2019年全国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接待人次达32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8500亿元。但受疫情影响,2020上半年是全国旅游行业最困难的半年,长线旅游产品下滑,短线周边游产品上升成为后疫情时代旅游市场新格局,远离拥挤人群与大自然接触的乡村旅游势必成为行业复苏的主力军。

对于如何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万忠提出了四点建议:发挥优势,讲好故事,打造有连山特色的乡村旅游;加强协同、共享,抱团连片发展,做大做强,采取“组团式农业产业园区、组团式特色精品示范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专业合作社+农户、政府+公司+专业合作社+旅行社、农业公园+乡村旅游示范点+农户、特色精品示范村+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形式合作;加强宣传,尤其利用“互联网+”模式,利用好线上+线下网红、直播、抖音、微信、朋友圈、拼多多及大众点评等相关平台;打绿色牌,在品牌建设上下功夫,实现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依托森林公园自然资源,发展“健康+养老+旅游”产业,打造北部文旅健康生态区。

广东财经大学岭南旅游研究院暨规划设计院教授刘少和以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永梅古村为例,提出守正创新发展方式。如何守正保护“本体”?刘少和提出具体做到:生态从洁化、绿化提升为文化、美化;产业从农本、文本向商旅提升;社会从家庭从尊老爱幼,拓展到融入社区中心、居民游客交流;文化从蒙峒古村文物保护、民俗活化提升到价值精神传承;治理从党政自上而下领导、管理、服务提升为村民自下而上自治(行业村落自治)。

至于如何创新,发展“变体、衍体”?刘少和建议,可原创部分项目如研学基地营地、壮瑶康养中心、山楂产业;同时改创部分原有项目,如11家民居变民宿打造升格为田园变公园(如山楂农业公园)、社区中心等。

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秘书长、广东省扶贫开发研究院院长钟韶彬则认为,民族地区文旅融合与乡村高质量发展,应当打好“民族、生态、湾区”三张牌,主动入珠融湾,通过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形成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发展新格局,赋能乡村高质量发展。

【南方日报记者】黄进

【通讯员】熊飞

(南方+2020年12月21日报道,链接: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012/21/c4474776.html?colID=13670&appversion=7100&firstColID=13670&date=ZGQ3N2E1YzctZDNhNy00NGZmLWE4OWUtMjA3ZWQyMGI2YTc2&layer=5)

作者/通讯员:桂拉旦 | 来源:南方+ | 编辑:蒋晓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