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本科建设】商法融合探索与实践

2022-01-21 19:36:25
一流本科建设

1月7日,我校在正心堂召开2021年本科教学工作大会,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研究部署下一步教学工作主要任务,开创一流本科教育新格局。会上,法学院副院长谢伟,围绕人才培养模式、协同育人机制、实践教学、师资力量建设、国际化人才培养等方面,作题为“商法融合探索与实践”的经验分享。

谢伟谈到,为培养满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建设大湾区一流财经大学的高素质复合型法治人才,法学院将商法融合作为主要的办学特色,牢固树立“商法融合、精法通商”的办学理念,把商法融合列入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学生构建以法学为基础,管理学、经济学与法学相结合的知识体系,不仅要牢固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还要掌握与法学相关的管理学、经济学基础知识。充分发挥财经院校特色和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将商科元素嵌入法科人才培育之中,以商法融合筑牢法学院学生知识基础,持续创建商法融合的多元法治人才协同培养模式,推动高素质复合型卓越法治人才培养。

一、建立分类培养的商法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以法律职业多元需求为导向,分类培养企业法务和粤港澳大湾区法务人才,制定了涵盖内地法、港澳本地法、英美法的培养方案。在分类课程体系中,将课程模块划分为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综合运用课。在各个课程模块中,广泛开设商法融合课程。

为满足商法融合课程开设的需要,依托法学国家级一流专业点建设,大力加强商法融合课程立项建设。法学院依托学校支持,先后立项建设了经济法、商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等三门商法融合基础课,国际商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等两门商法融合专业必修课,经济法案例专题、商法案例专题、合同法案例专题、公共管理和行政法案例专题等四门商法融合案例课。同时,法学院结合教学改革发展需要,立项建设了《国际法学》《人权法》《MOOC时代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化与变革》《知识产权法学》《世界贸易组织法与中国》《环境资源法》等6门体现商法融合理念的双语法学教学示范课程,以及《法律职业伦理》《国际经济法学》《刑法学I》等三门全英法学课程。

二、创新商法融合的协同育人机制

构建了校内跨专业协同、校外校校协同、校企政协同、国(境)外高校协同育人机制。在校内跨专业协同方面,法学院协同金融学院、信息学院、经济贸易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等先后立项建设了《国际商法》《金融法案例专题》《国际贸易法案例专题》《文化产业法案例专题》《不动产法案例专题》《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案例专题》《电子商务法案例专题》《信息法案例专题》等八门商法融合课程。在校外协同方面,法学院与中山大学法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暨南大学法学院等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交流关系。在校企政协同方面,法学院先后与广东盈科律师事务所、广州市仲裁委、广东诺臣律师事务所等建立了联合培养机制。在国(境)外高校协同育人方面,法学院先后与澳门科技大学法学院、台湾东吴大学法学院、香港大学等境外高校建立合作交流关系,选送学生到台湾东吴大学、澳门科技大学访学交流,开展学年交换、学期交换、暑期交流等项目。

三、改革商法融合法学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广泛开设商法融合课程,形成商法融合特色课程体系。在全校性的通识选修课程中,开设了常见法律问题案例讲解、民商事纠纷解决机制概论等多门法律基础课程,帮助学生厚植遵纪守法意识、掌握解决法律问题的初步能力。在学科基础课中开设“经济法”“商法”和“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3门课程,全校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会计学院、财税学院等均作为学科基础课。在专业必修课中,每个专业结合专业特点设置一门商法融合课程和一门商法融合类法律案例专题课程。

结合学院发展,不断优化商法融合课程体系设置。为落实国家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广东财经大学建立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设有“粤港澳大湾区法务”“企业法务”特色人才培养方向,开设两个实验班。企业法务方向以商法融合为理念,以协同培养为机制,以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为目标,开设系列法律实务课程和商法融合类课程,突出训练学生法律职业技能和培养学生复合型知识结构。实验班聘请资深法官、检察官、律师和企业法务人员承担法律实务课程教学。粤港澳大湾区法务方向根据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建设对法治人才的需要,开设港澳法律制度课程、英美法课程,采取国(境)内外协同培养模式。法学专业(中外联合培养项目)是广东财经大学与“世界百强大学”西澳大学合作开办的本硕连读学历教育项目,按照3+1模式联合培养,广东财经大学负责执行第一、二、三学年的本科教学计划,西澳大学负责执行第四学年的硕士教学计划。同时满足两校毕业与学位授予条件的学生,将获得广东财经大学的法学学士学位和西澳大学的法律硕士学位,主要设置的专业是国际商法、国际法、税法、商业与资源法、采矿与能源法、法律、政策与政府等。

不断加强商法融合教材建设。2016年来,法学院依托学校支持,先后立项编写《经济法学》等商法融合教材,2020年,又立项建设了《粤港澳大湾区经贸法律实务》《粤港澳大湾区环境资源法》等商法融合教材。同时,法学院自身也结合学院发展需要,先后立项建设了《环境资源法实验案例教程》《法律谈判实验教程》等高等学校实践实验系列教材。

为促进商法融合课程的信息化水平,法学院先后立项建设了《国际经济法学》(在线开放课程),《经济法学》《商法学》申报校级在线开放课程立项,其中,《经济法学》获得2020年度广东省本科高校省级质量工程在线开放课程立项,《经济法学》慕课先后在超星公司学银在线平台开放授课,产生良好社会影响,该课程同时入选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

四、不断加大商法融合的实践教学力度

依托国家级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法学院创新实践教学与三创教育相衔接的法律实践教学模式,创建了校内企业法务仿真模拟教学;建立法学“三创”中心,开展基于法律大数据分析技术的“三创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创新、创业精神、意识和能力。

为进一步强化法学实践教学,法学院已经和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检察院、佛山市公安局三水分局、佛山市三水区法院、广东天地正律师事务所等多家律师事务所设立了校外本科生、研究生实习基地。近年又先后与广东省人民检察院、广州市铁路运输法院、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法院、佛山市高明区人民法院等建立了本科生和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教学基地。大力提高法科学生的法律实践技能,培养商法融合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五、不断加强商法融合的师资力量建设

广泛聘请广东省公检法和律师事务所资深法律实务专家,作为校外实践导师,协同建设校内外专兼职“双师队伍”,创建和完善IRAACF法律技能训练、法律诊所等多元化教学平台。积极选派教师赴国(境)外进行交流学习。具有国(境)外交流学习经历的教师共11名。

强化商法融合教师法律实践能力。法学院深入贯彻落实省高等学校与法律事务部门人员互聘“双千计划”,选拔优秀青年教师走出去,到法律实务部门锻炼,提高法律实务能力;同时,大力促进优势互补、协同培养新形势下的政法工作人才双向交流与培养,引进公检法实务部门优秀法律实务工作者到法学院授课和开设法律实务讲座,提高法律实践技能教育水平。

六、积极推进商法融合的国际化人才培养

法学院积极拓展学生国际视野,提升全球竞争力。先后与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开展3+1本硕连读联合培养项目,培养涉外(含粤港澳大湾区跨境)法律人才,目前已招收三届共124名学生。与台湾东吴大学开展学生学期交流项目和时期交流项目。与澳门科技大学、美国圣玛丽大学签订了国际合作与交流协议。

近年来,法学院的商法融合教学体系初步建立,成效不断显现,2019年,法学专业获批2019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同年获批广东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宪法学》课程认定为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国际经济法学》课程认定为省级线下一流课程。商法融合的教学实践成果《双向多维 互嵌共融:“商法融合”复合型财经法治人才培养综合改革与实践》获得广东省2021年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粤港澳大湾区跨境法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和《“EIC”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分别获得2021年度广东财经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商法融合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育绩效。法学院学生的法律职业伦理和法律职业技能显著提升。近年来,法学院学生共计获得各级科研立项31项,获得各级各类创新活动、技能竞赛奖励54项,“挑战杯”省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2018、2019年分获国际刑事法院(ICC)中文模拟法庭竞赛三等奖、二等奖。毕业生就业质量好,学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度高。2017、2018、2019年就业率分别为98.76%、100%和100%。

摄影:唐景悦
作者/通讯员: | 来源:法学院 | 编辑:蒋晓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