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师生人文论坛热议“80后”一代

2007-10-17 14:49:22

“探寻这个时代核心的价值观,需要我们几代人的彼此合作和沟通。”主讲人文学院副院长江冰说道。10月16日晚6时30分,由人文学院、思教部、外国语学院主办的第四届人文论坛“论‘80后’的一代”在综合楼901举行。此次论坛汇集了50至70年代,以及“80后”一代的师生们。

“2000年后,世界媒体的报道形象发生了变化由老年人、政治家转向青春偶像。‘80后’开始在文学、网络中出现。”江冰向我们讲述了“80后”是怎样走上世界舞台的。江冰认为,自由表达的生长空间的网络文化,“裂变”价值观念的青年文化,以及大众消费文化是“80后”文学成长期的三大背景。而“80后”文学作家正靠着网络和《萌芽》这两个平台成长起来,比如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等。江冰还提出了青春资源的成功转换、都市生活的深刻体验和网络空间的精神的超越是终结“80后”的三大标杆。

主讲人短暂而精彩演讲结束后,师生们就“80后”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郭景萍教授从社会学的角度谈及了自己看法。她说:“‘80后’是一个时代的概念。每个群体的亮相都会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社会对‘80后’的批评的声音是比较大的。”她认为,“80后”是一个弱势群体,是幸运的一代,也是不幸的一代。这个动荡多元的社会,为“80后”的自由发展创造了条件,而同时他们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在社会制度的夹缝中生存,这个群体的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

傅明根副教授紧接着说,任何时代的文学都是时代的产物,都有时代的局限性,“80后”文学要么走向主流,否则应该有个终结。只有那些超越时代、更有前瞻性、后顾性的文学才能超越时空。人文学院党总支书记司马晓雯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她认为,文学是永恒的话题,人有小情感也有大情感,情感是有含量的,抒写小情感是没有魅力的,是会终结的,而人性的、本质的东西才更有生命力。我们是社会中人创作也需要考虑社会的责任。

出生在50年代的张荣国教授认为他们那个时代的人吃过社会最底层的苦难,而“80后”却没经历过什么苦难,“80后”文学在他看来大多数是在无病呻吟。王文捷老师则认为,“80后”的姿态是了不起的,他们在创作中所表现出的非文学艺术因素更有意义,若用50年代的标准去要求“80后”的一代是不合理的。

在论坛中,许多学生也都踊跃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认为要客观、冷静的对待“80后”的作品,有的认为要追寻“80后”的根在哪里。有人说,“80后”是垮掉的一代,也有人说,“80后”是充满希望的一代。有人说“80后”的文学作品能够历久弥新,也有人说“80后”的文学作品只是昙花一现。临近尾声时,一位04级社工的同学说,“80后”是很有希望的一代。他们更加关注个体的发展,解决了温饱的问题,他们开始关注生活品味和质量的提高。他认为,文学有很强的个人化色彩,“80后”自我表现的欲望很强烈,再加上丰富的阅历,相信更多优秀的作品会诞生在草根的“80后”中。

两个小时的论坛在众多观点的激辩和碰撞中结束,而对于“80后”的一代,留给我们的是更过的思考,更多的是审视和期待。

摄影:
作者/通讯员:宣传部 | 来源:暂无 | 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