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承办中国小说学会第九届年会

2007-12-02 14:57:46

由中国小说学会主办,我院承办的中国小说学会第九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1月30日至12月3日在广州珠江宾馆召开,会议以“二十一世纪文学与中国小说创作”为主题,并分为三个论坛:新媒体、新人类、新文学;“底层写作”与转型期的中国经验;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小说。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雷达、汤吉夫、陈骏涛、李星、夏康达、陈公仲、吴义勤,广东省作协专职副主席吕雷,广东商学院院长吴家清、党委副书记马明华,暨南大学党委书记蒋述卓,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王保生、孟昭毅、林岗、王列耀、陈剑晖,著名作家葛水平、杨显惠、张悦然等120余人出席会议。

吴家清在会议上指出,承办本次小说年会是我院发展的一件大事,对于我院人文学科、人文学院的建设和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文学环境多元化

陈骏涛在致辞中对我院承办本次小说年会表示致谢。他认为,本届小说年会的主题一个开放的命题,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小说发生了剧烈而深刻的变化,全球化、信息化、娱乐化、市场化对中国文学产生重大影响。中国文学已形成了表达国家意志和主流意识形态的主流文学、表达知识分子理想形态的精英文学和适应市场化、娱乐化的市场化文学三足鼎立的局面。现在的文学环境是多元化的,网络文学也已成为独特的存在,但无论怎样变,文学作品,尤其是长篇小说,要作用于人的精神,应该总体上让人看到希望,文学应该成为人类灵魂的栖息地。

吕雷代表广东省作家协会致辞表示祝贺外,还以一个作家的身份指出当下小说创作的困惑,如当下小说作家的创作感情资源困泛,作家不断地重复自己,当下作家的想象力匮乏等。由此提出作家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新世纪文学在困境中突破

雷达在主题发言中指出,新世纪文学是在市场经济条件比较成熟的时代里成长起来的,新的文学环境改变了我们的时空观念、思维方式和道德标准,使得新世纪文学的精神严重缺失,思想启蒙被边缘化,作家创作出现“伪崇高、伪宏大、伪权威、伪浪漫”等不正当的精神取向,作家告别神圣、庄重与豪迈,走向日常的自然经验的成熟和个人化的成熟,并且受到商业化、市场化的严重影响。但新世纪的文学创作失去轰动效应后仍努力寻找突破口。取得较大成绩的有乡土叙事,乡土叙事在传统背景下拓展与变奏,表达城乡之间的矛盾,越过政治与经济层面而进入文化层面。另外在中国新世纪的小说已在多层面上重述历史。而在表达知识分子人格和人的再发现方面,作家们也有深层次的探询。

底层写作已经引起关注,打工文学给都市文学注入新内容。对此雷达提出了“亚乡土文学”概念,认为“乡下人进城”形式在文坛仍占重要位置,因为“亚乡土叙事”最能体现现实,不是停留在启蒙话语表达,而是体现政治、道德、伦理、人权、性权力、人生理想等精神建构。另外他提出从爱走向善,维护大爱,不是批判才能深刻。雷达在会上点评了麦家的《风声》等作品,以此提出新世纪作家面对的最大困境就是创新,认为创新是文学的生命。

80后走上世界舞台

人文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江冰教授在大会发言中认为, 80后逐渐成为一代人的命名。80后文学主要依靠两大平台,一是《萌芽》杂志的新概念大赛,二是网络。尤其是网络的“零进入门槛、交互式共享”, 使得他们的语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80后一代在全球化、后现代化、网络化、消费化等社会形态下呈现出“无主题变奏”的局面,也引起青年文化的裂变。尤其是他们对传统的抛弃姿态表现尤为明显,再加上大众消费文化的发展,使得韩寒、郭敬明、春树、张悦然、孙睿等80后作品占了图书市场的半壁江山。总体来说,80后有三个派别,一是偶像化写作,如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等作品,追求形式的甜美,青春偶像化的包装,以及扣住“青春书写”的商业化运作。另一种是实力派写作,如李傻傻、胡坚等作家就是实力派的代表,他们的作品达到了80后作家的最高水准。另一种是另类派写作,以春树为代表,他们的写作有着区别于主流文学的另类因素,即情感焦虑、追求自由、崇尚品牌等。80后是中国文学发展的希望,但由于社会的裂变过于激烈,也给他们带来了很多弱点,如何弥补弱点,如何走向世界,正是今天我们要思考的。

摄影:
作者/通讯员:人文学院 | 来源:暂无 | 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