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           <上一版           下一版>           PDF版          手机版

手机版

353 >> 2021年04月28日 星期三  共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询   往期查询  首页

落实党代会报告精神 打造一流科研和社会服务体系

作者:● 科研处处长 邓世豹

党代会报告提出建设大湾区一流财经大学目标,明确“六个一流”的建设任务,要求“坚持需求导向,努力打造一流科研和社会服务体系”。为贯彻落实党代会决议,我就打造一流科研和社会服务体系的内涵、面临的问题及改革措施谈谈个人的初步思考:

一、一流科研和社会服务体系内涵

一流科研和社会服务体系内涵丰富,至少包括:拥有国家级科研平台、享誉国内外的科研人才和科研团队、产出一批荣获国家级科研奖励的标志性成果和一批对国家和地方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的咨询报告,建立健全服务一流科研水平需求的、高效、精准科研管理服务的科研体制机制,用一流的科学研究支撑一流人才培养和一流学科建设。

二、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在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共同努力下,学校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取得了明显进步,成绩不错。但是还存在一些制约着建设一流科研和社会服务体系的体制机制问题:科研平台的资源分散,缺少有效整合机制,面对社会重大科研需求,产出重大成果的能力不强,聚焦国家发展战略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能力不足,特色不明显;科研考核机制不完善,学院科研业绩与绩效脱钩,学院组织、服务科研动力压力机制缺失;教师个人科研激励机制完善,而约束力不足;科研岗与教学岗转换不畅,引导教师从事科研岗手段不多,制约学校教育资源科学配置、科研团队拼凑化现象严重,科研管理中重申报、轻建设现象依然存在,科研服务的针对性、精准化、有效性不足。

三、科研体制机制改革思路

1、推进科研机构改革。整合科研资源、打造特色品牌,搭建“6+2”系列科研平台。实现科研管理服务人员、经费、成果的共享,整合省级科研机构,搭建2个科研大平台;突出平台特色,打造6个特色品牌科研平台,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竞争力研究院、岭南旅游研究院、佛山现代服务业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人才评价与开发研究院;回应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改造广东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国民经济研究中心、商贸流通研究院,成立广东经济发展战略研究院、广东经济双循环研究院。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力争实现国家级研究平台的突破。

2、完善科研考核机制。推动将学院科研业绩纳入绩效分配体系之中,按照30%左右权重划拨,明确学院科研与社会服务的职责,实行学校与学院签订科研立项责任状,充分调动学院服务科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明确教师的基本科研任务,加强考核,严格教师在职称评审、岗位聘任、导师资格遴选、评先评优的科研业绩考核,强化教师科研的硬约束。

3、加强科研岗的建设和管理。推动以科研岗代替专职科研人员,取消专职科研人员称谓,完善科研岗设置的条件和程序,畅通科研岗与教学岗的转换机制,从绩效、职称评聘、导师资格、评先评优多个方面出台政策,鼓励能力突出的青年教师担负起更多的科研职责,实现学校教育资源科学配置。

4、加强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着力解决科研团队拼凑现象,完善科研创新团队管理办法,建设以研究成果集约度为导向的老中青相结合的创新团队,加强团队的创新能力建设,打造特色鲜明的科研创新团队,支持特色学科建设。

5、完善科研成果评定奖励办法。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取消“唯论文”的奖励办法、取消专利奖励,将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科研论文、学术著作、政府奖、决策咨询报告、创作类成果)、成果转化纳入科研业绩,加大科研成果转化、决策咨询报告和标志性成果的奖励力度,引导教师科研立足于中国大地,直接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产出重大研究成果,增加科研荣誉奖励,激励科研服务质量提升。

6、建立精准高效的服务体系。加强学术交流的组织服务,持续打造国际国内学术论坛品牌,鼓励教学科研单位持续打造一个有品牌效应的学术论坛,细化高层次科研课题申报服务,实行“一对一”的精准服务,提高标书质量,提升中标率,加强科研项目的结项管理,保证项目按期高质量完成;加强决策咨询报告的规范化指导,提高决策咨询报告采用率,提升服务党和政府决策的能力。

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浏览器,1280*1024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领伍科技
切换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