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           <上一版           下一版>           PDF版          手机版

手机版

360 >> 2022年03月31日 星期四  共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询   往期查询  首页

《等鹿来》与生态文学

作者:● 人文与传播学院 田忠辉

荒野不仅有荒凉和野莽,荒野是人类之家,里面寄寓着人类对远方的想象。荒野对人类有疗愈功能,安静、沉默、幽深、旷远,藏着自然和人类无尽的快乐和忧伤,神秘又亲切。荒野就在那里,当你接近,它很亲切,当你远离,它神秘不语。《等鹿来》介绍的就是这样的“荒野”,它是美国自然主义作家约翰·缪尔的作品。约翰·缪尔被视为美国荒野的守护神,他生于1838年,卒于1914年,是一个英格兰裔的美国人,一位卓越的博物学家。作为一个真正的隐士,他把饱游山水看得比在哈佛当教授还重要,他一生都在致力于美国野生生态保护,首倡了“国家公园”概念,并使约塞米蒂国家公园成为现实,因此他被称为“国家公园之父”。他一生热爱游历,笔端记述了山川河流等自然风貌,描写了荒野生灵的自由之美,与鹤载往,与鹿载归,他是一个思考自然的哲人,其文学游记给我们今天的人留下了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

约翰·缪尔1849年随父母移民到美国威斯康星州,他大学毕业后,就开始了游历自然的生活。1867年他在印第安纳波利斯一家磨坊厂的一次意外中眼睛险些失明,这对他触动很大,从此更明确了自己一生的目标,就是探索自然,视大自然为人类真正的家。他研究植物,从事写作,将自然风光化为文字呈现在人们面前。他描写自然荒野的散文、书籍和书信脍炙人口,他对加州塞拉内华达山脉的游记是其中的精品,他视塞拉为上帝的山庄,是神圣之地,他在塞拉地区独自隐居了三年,期间箪食瓢饮,除了爱默生的书,别无所伴。他登临诸山,涉溪穿林,结庐其间,白天饱览山水,夜晚听水著书。他建立的塞拉俱乐部如今已经成为美国最重要的环境保护组织,有两百多万会员,塞拉内华达山脉中有一段徒步旅行线路以他的名字命名,称为“缪尔通道”。

作为生态文化构建的样本,《等鹿来》体现了美国自然文学“呈现自然”的特征。与中国古代的田园诗派和山水文学重在以田园和自然述说心意,从而指向借助自然抒发主观心曲的特征不同,以纪实性为主的早期美国自然文学的文体特征是“非虚构”写作,主要体裁包括纪实散文、日记、自传和书信等,其文体最鲜明的特征在于荒野性、精神性和纪实性。早期美国自然文学强化精神和地域的独特性,目的在于摆脱欧洲旧大陆的影响,急于形成美国新大陆精神的需要,其文体特征以描述性即非虚构的散文文体为标志,精神上则借助对土地的荒野性的极力描述和张扬取得与新大陆的土地认同,有一种内在的“土地皈依”意识。

中国中古时代的田园诗和山水诗以谢灵运、陶渊明、王维和孟浩然等为代表,他们的作品以自然为书写对象,从自然之妙和田园之逸中关照内心,诗作的境界达到了物象与心象的高度融合,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奇妙景观。在这类自然和田园书写中,既体现出了自然风光之美、羁恋田园之精神,从而超脱功名俗世所累的境界,展示了中国古代诗人借助自然在现实生活中开拓出的另一个精神空间,开拓了生命和生活的一种路径。美国自然文学是指十八世纪美国立国以来以“自然”为主题、为内容和为精神反映的一种文学,其风貌更多重在写实层面,其整体指向是要经由对自然荒野的书写,建立区别于欧洲传统的美国新大陆文学,是探索美国精神的体现。

不过,中国中古时代的田园山水诗和美国自然文学都具有疗愈的功能。美国自然文学对美国精神的探索,到了艾默生和梭罗师徒的探索阶段,出现了另一种抵御近代文明的意识,即对快速的工业化的警惕。在艾默生和梭罗的相关哲思中,都提出强化人对内心世界和简朴生活的依存性,提出了不同于现代工业张扬纵欲的回归内心平静生活的诉求。在这一点上,美国自然文学与中国中古时期的自然山水田园诗派有着内在理路的一致性,都试图对人的精神起到疗愈的作用。

因此,无论是中国中古时代的田园诗,还是美国起于十八世纪的自然主义文学,他们之间多少存有不同和差异,在起到对人的疗愈功能方面,是有着一致性的趋向的。这种一致性中的某些元素,比如对自然本性的认识、对自然与人的关系的定位,对自然在人类精神实践中的引发作用和抚慰精神的作用,都有相似的资源可供我们在思考如今的生态文化时予以借鉴。可以说,中国中古时期的山水自然文学、田园文学和美国的自然文学,都可以为我们今天的生态文学提供丰富的文本资源和理论资源。关注和研究这些资源在心理、精神方面的疗愈元素,从而发掘其疗愈功能,是我们进行生态文学,尤其是生态精神建构时需要注意和汲取的。

自日本福岛核泄漏,随着世界环境保护呼声的升高,以及各种生态事件的出现,特别是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及近期发展,人类越来越感觉到自然与人的关系之密切,感到生态危机就在身边,人类与自然休戚与共的话题成为当下最为关切的话题。如何在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方面做好工作,成为国际关注的核心问题,各国之间都在就环境与发展展开广泛的对话,并努力寻求着更好的解决之道。生态精神,作为生态文化的灵魂,也在各国专家学者们的讨论中不断完善发展。其中以生态精神塑造生态文化,将生态文化落实到人类的日常生活之中,构建万物从容的生命共同体,从哲学、伦理学、自然环境地理、文学等等各个层面展开的讨论,成为最前沿的话题。

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浏览器,1280*1024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领伍科技
切换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