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           <上一版           下一版>           PDF版          手机版

手机版

364 >> 2022年09月29日 星期四  共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询   往期查询  首页

立德树人,做新时代青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作者: ● 会计学院 张自广

2005年,中山大学研究生毕业后,我放弃了其他选择,毅然地融入了广财大的怀抱,成为了一名高校政治辅导员。在我看来,辅导员与青春的力量相依为伴,同向同行,是离学生最近的工作岗位。

在学生工作一线摸爬滚打的十七年里,我以生为本,面向全体,个性服务,关爱特殊,把对学生的爱、责任和担当深深融入工作:坚持与每位学生“一对一”谈话谈心,为每位学生画像,用谈心记录本“刻印”出2000余名学生的成长历程,每天二十四小时开机,从早七时忙到晚十一时,被学生戏称为“7-Eleven”辅导员……我把青春逐渐交付给昨天,从小张慢慢变成了老张,无悔的是我见证了青年学子的成长。在学生对我的认可中,我也在不断思考如何更好地扮演“辅导员”的角色。

一、践行:培根铸魂

第一,要以职业精进为基

辅导员工作于我而言,既是工作,亦是生活。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一静一动,构成辅导员工作的首责主业和事业之本。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在“守望”青年学生的奋斗路上,我将矢志不渝,坚持立德立心立思立行,引导并帮助学生实现人生的万般可能。我们常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应该有一桶水。”那么这桶水从哪里来?从书中来,从实践中来,从服务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来。我立足于思政教育、党团和班级建设、心理辅导、职业生涯指导等职业精进方向,坚守立德树人初心,尽最大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以一己之微光耀青年之远方,以热忱之爱心护青年之志气”,全面助力青年成长成才。

第二,要以倾注师爱为本

罗素有言:教育好学生的秘诀在于尊重他们。教育需要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心灵上最微妙的互动接触。师爱是对辅导员与学生之间关系的积极建构。“亲其师,信其道。”“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师德的魅力在于师爱。热爱学生,是一种心态,一种责任,一种智慧。师爱作为人民教师的道德规范,以对广大学生的爱为基础,以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标准,以对教育事业和对学生负责的精神境界表现出来。

作为辅导员,十七年来,以天计的六千多个时光里,我因我的职业而自豪。办公室里、活动中、宿舍里、与学生谈心时,不管何时何地、何情何景,我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时刻以我的身份诠释、定义、丰富学生工作,并不断用实际行动展开求索和追问。时不时被人问及“辅导员工作繁琐冗杂,你乐在其中的动力是什么呢?”我的答案是:辅导员是离学生最近的职业,走进、融入并抵达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与每个鲜活的学生个体进行“精神对话”是我的职业世界“绿树常青”的源动力。

第三,要以主责主业为要

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辅导员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讲话指出:“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故此,在实际工作中,虽说辅导员业务繁杂,事务众多,但我们应超越忙于琐碎事务的工作实况,聚焦主责主业,抓核心,抓关键,抵达工作的应然之境。要牢牢坚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标新时代高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

二、追问:把脉问诊

追问一:何以引领学生价值成长

在大学的殿堂里,学生一代一代,有时宁静,有时喧闹。不论我们认为这种生活单调抑或富有色彩,有两件事总是新的,那就是青春和他们对自我实现的追求。面对富有朝气的青春力量和他们的追求,能“给予什么?”“怎么给予?”成为我辅导员生涯里久而弥新的追问。教育之道在于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等问题上,不仅自身应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强化于果,而且更应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始终不忘初心地奔跑在引领学生价值成长的路上,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激活每一个青年个体的能量。

追问二:何以建构师生生命共同体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和主力军,而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师生互动的精神对话过程。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多数辅导员往往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放于学生的具体事务,众多事务性工作遮掩了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关怀。如今,工具理性、世俗观念、功利性价值观充斥校园,95后大学生出现“信仰缺失”“诚信问题”“精神匮乏”等诸多问题。关注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大学生精神生活的质量,建构师生生命共同体,成为新时代的使命和召唤。

学生的时代兴奋点在哪里?喜欢听啥?兴趣爱好是什么?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最容易接受?诸如此类问题,鲜有人集中思考、系统过问并妥善落实。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成为新的时代课题。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强调,教育应当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找回初心,回归教育的本质,重新让学生找回学习和生活的意义,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构建生命共同体,开展精神对话,成为绕不开的教育回归之径。

针对新形势下辅导员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我们必须廓清何为我们的主业,弄清辅导员的角色职责更应该锚定何处,思虑应该如何建构师生生命共同体,唤醒学生身上的正能量。

三、升华:成就事业

第一步:弄清楚为什么做

“还做辅导员吗?”面对类似这样的问题,我的答案很多时候就是一个微笑。其实在我心里,我总认为“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工作是生命的载体。选择了一种工作,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我个性含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出身,喜欢走进青年、影响并服务他们,虽然很多时候辅导员的工作内容会很琐碎,但它契合我的个性、吻合我的专业、符合我的追求。十六年来,我相继承担学院学生党支部书记、学院团委书记、学院心理辅导站站长及学生会指导老师。“小事做细,细事做透,把小事情做成大事业。”成为我工作的座右铭。

第二步:搞明白如何做

对于辅导员工作,很多时候我们总会有这样的感觉:昨天做了啥?这一个月做了什么?我的成绩在哪里?有时候我们越是这样追问,越是感到迷茫。想和做,劳力和劳心需要一起来,因为我们的工作的时代在改变,我们工作的对象在改变。

方法在哪里?我认为以生为本,我们的方法隐含在对学生的关爱里;从问题入手,我们的方法存在于对新情况的研判中;从实际出发,我们的方法存在于具体实践的行动中。党团学、奖助贷、教育、管理还是服务,集体指导还是分类教育,从问题出发还是从对象入手,方法万千,但无论如何,既需要劳力,又离不开劳心,边工作还得边思考,边实践还得边研究。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任重而道远。

第三步:追求做得更好

要想给予学生更多,你就得拥有更多。学生的成长状态与辅导员学习状态正向相关。时代在变化,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我们何以对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说“YES”,答案只有一个字:学。

向书本学,积淀多学科知识,增进业务能力;向优秀学,总结优秀辅导员成长规律,分析他们发展的路径;向实践学,融入学生活动,走进学生群体,共成长,同进步。

辅导员是一个极为平凡的工作岗位,但要把工作做成事业,却不仅需要拥有“采菊东篱下”的执守精神,同时又需获取“悠然见南山”的无我之境。同样的问题:“还做辅导员吗?”,我依然以惬意的微笑作答。微笑告慰自己的青春,微笑面对青春的学生,敬畏着、热爱着、投入着。

(本文获广东省第十一届师德主题征文三等奖,刊载时有修改)

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浏览器,1280*1024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领伍科技
切换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