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           <上一版           下一版>           PDF版          手机版

手机版

367 >> 2023年03月31日 星期五  共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询   往期查询  首页

书记思政第一课“榴园精神”引发学子热议


本报讯(记者刘鸿燕)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所在,就是血脉与力量所在、活力与信心所在!

在书记思政第一课上,校党委书记郑贤操带领青年学生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结合当今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指出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识,团结奋斗才能有效应对国内艰巨的任务和复杂的国际形势。他分享了疫情期间,学校师生忘我奉献的感人事迹,指出“榴园精神”是广财人独有的团结奋斗的精神象征。一时之间,课堂沸腾了,学子们纷纷热议何谓“榴园”? 何谓“榴园精神”?

学校1983年始建之初居无定所、寄人篱下,几经波折才在1984年迁至海珠区仑头,再搬至现在的校址赤沙路21号,才终于有了落脚地,从而扎下根来。学校所在一带被称为石榴岗,元朝建村,因村旁的山冈上石榴树丛生而得名。自从广财迁校扎根至此,这些石榴树就一直默默陪伴和见证着广财(广商)的建校与成长。现在当人们走入广财校园,映入眼帘的就是教学楼的东侧一棵郁郁葱葱的石榴树,它的树龄已经超过了180年。虽历经百年风雨,古石榴树却愈发生机勃勃。对广财的师生而言,它是一个承载着学校地域文化和历史记忆的符号,亦如传承至今的文明根脉。因着这棵古石榴树和校园里其他新生的石榴树,不知何时起,广财校园有了一个浪漫而美好的别称——“榴园”。

今年,我校即将在10月28日迎来建校四十周年华诞。郑贤操认为大学校庆文化的价值核心在于弘扬办学传统、凸显办学特色、凝炼大学精神,提高学校知名度和影响力。这是一次回顾历史,对学校改革发展进行反思总结的过程,也是一次面向社会,展示学校办学实力、传递办学理念的机会,更是一次面向未来,凝练大学精神的思考。

学校成立了校庆筹备专门工作小组,对学校历史进行了一次全面深入的梳理和总结。在回顾40年来办学成就和历代广财人的光辉业绩的基础上,历经反复多次征求和讨论,最终将广财精神凝炼为“榴园精神”。榴园精神一经凝炼,就在师生中引发了热议。老一辈的教师说:“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在40周年华诞这样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节点,用‘榴园精神’涵养青年气质,意义深远。”学生们则认为,在学校建设大湾区一流财经大学的新征程上,用“榴园精神”激励全校上下团结奋斗、凝心聚力、昂扬向上,勇毅前行,恰逢其时。

寻根师生认同喜欢“榴园精神”的原因,得从石榴的精神意蕴说起。石榴,抱籽成团、榴红似火,内敛而不张扬,坚忍而有节操。翻看学校的发展史, 一代又一代广财人把热烈似火的青春奉献给教育事业、赓续着老一辈“凝心聚力、团结奋斗”的精神。从1983年成立时的广东财经学院,到1985年更名为广东商学院,到2013年更名为广东财经大学,再到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一步一个脚印,克服无数困难,迎接无数挑战,才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才获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

“榴园精神”背后是一个又一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广财人。他们在疫情期间用生命守护生命,汇聚而成磅薄的广财力量!他们几十年如一日,默默耕耘奉献、教书育人,培育了桃李天下的广财学子!他们心怀理想、不忘初心,为了学校的继往开来,集体迸发出只争朝夕的干事创业激情!

“榴园精神”背后同样有一个又一个无私关心和支持广财发展的领导、校友、社会爱心人士。他们心怀对教育事业、对广财的大爱,总能在广财最需要的时候给予最大的帮助。他们不求回报,只希望看到广财在乘风破浪、奋楫向前的时候不惧风雨,行稳致远。

在书记思政第一课快要结束的时候,郑贤操意味深长地对青年学子说:“我们靠‘榴园精神’创造了辉煌历史,还要靠‘榴园精神’开创美好未来。希望同学们与学校一起努力,借助40周年校庆契机,创造出澎湃的发展势能,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浏览器,1280*1024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领伍科技
切换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