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           <上一版           下一版>           PDF版          手机版

手机版

369 >> 2023年05月31日 星期三  共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询   往期查询  首页

学校举办多场高端学术论坛与名家讲座


5月27日-28日两天,“学术校庆”主线下的多场学术会议、名家讲坛在我校两校区同步召开。参会师生在讨论与交流中碰撞思想、领略智慧,在学习与进步中着眼未来,展望发展。

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战略与创新发展论坛

5月27日上午,40周年校庆之学术校庆活动——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战略与创新发展论坛在正心堂举行。本届论坛由我校、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联合主办,论坛主题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人才与协同战略、人才评价创新与高质量发展”。校领导、政府部门相关领导、全国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专家学者、著名期刊主编、行业代表等约500余人现场参会。论坛同步线上直播,在线观众总计超过40万人次。开幕式由校长于海峰主持。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杨红山,我校党委书记郑贤操,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副会长李震依次致辞。“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战略与创新发展论坛是我校重点打造的品牌学术论坛,在内地及港澳台地区形成了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郑贤操在致辞中指出,当前学校正朝着建设大湾区一流财经大学目标前进,将以更高站位、更高标准、更高要求,不断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开创新局面,为更好服务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贡献广财智慧力量。

主旨演讲(一)、(二)由副校长邹新月和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人才测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方振邦分段主持。南京大学商学院名誉院长赵曙明、北京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我校人力资源学院院长萧鸣政、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协理副校长伍楷舜、澳门人才发展委员会秘书长周昶行、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刘帮成、北京师范大学人才战略中心主任王建民、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绩效管理研究室主任任文硕、高雄师范大学人力与知识管理研究所创建所长、教授,中华人事管理协会执行理事长刘廷扬、珠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李腾东、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于海波、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教授吴培冠等11专家进行了主旨演讲。

27日下午的主旨演讲(三)由人力资源学院副院长顾文静主持。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景中、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二级巡视员魏建文、澳门大学策略及规划办公室主任、澳门经济学会理事长柳智毅、中关村创享人力资源大数据联盟副理事长蒋北麒、香港城市大学孙洪义、华南理工大学刘善仕、暨南大学李爱梅、华南师范大学谌新民、我校粤港澳大湾区人才评价与开发研究院陈小平等9位专家作主旨演讲。

专题研讨(一)环节由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高校中心主任、研究员潘信林主持,研讨会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强化人力资源专业课程教材建设”为主题,来自教育部课程教材所专家及工作人员、萧鸣政、陈小平、张广科、屠兴勇、徐斌、陈晨、陈江、康杰、李涛、刘追、梁栩凌、李爱梅等国内知名高校人力资源专业学者代表10余人进行发言。

专题研讨(二)环节由陈小平主持,研讨会以“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为主题,来自澳门中联办、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州市委组织部、珠海市委组织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南沙区相关领导,中国人事科学院、澳门管理学院、广东财经大学、粤港澳大湾区(佛山)先进制造业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等学者,以及澳门人才发展专委会、香港优才及专才协会、澳门专才发展学会等机构代表10余人进行发言。

在分论坛演讲环节中,来自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人才研究领域的100多位学者分别围绕“人才高地建设、人才战略与协同、人才评价与开发、人才制度创新、人才创新与就业、青年人才开发、乡村人才振兴、数字及智能人才开发、组织开发与管理、人力资源服务”十个主题作深入的学术探讨。

5月28日上午,论坛进行主旨演讲并举行闭幕仪式,邀请了中共广州市海珠区委组织部副部长李桥、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常委,香港新华集团主席,香港中华总商会永远名誉会长,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联盟主席蔡冠深、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教授李杰进行主旨演讲,副校长丁友刚作闭幕致辞,同时进行了证书颁发仪式和签约揭牌仪式。

此外,作为本次会议的预备会议,大会组委会于26日晚邀请多家知名期刊的主编、编委等展开主编沙龙活动,本次活动由党委宣传部部长陈光团主持,《行政论坛》杂志社副主编于健慧、《公共行政评论》杂志社主编朱亚鹏、《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杂志社副主编李震、《中国青年社会科学》杂志社执行主编郑建、《中国领导科学》资深编辑曾荣、《广东财经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郭广珍参加沙龙,并作分享交流。

“善水大讲堂”(总第124期)之“汉语法学权力概念的起源”讲座

5月27日上午,40周年校庆学术年“善水大讲堂”(总第124期)之“汉语法学权力概念的起源”讲座在佛山校区同心楼举行。讲座由我校特聘教授童之伟主讲,法学院院长鲁晓明主持。

童之伟详细分析了“实”与“名”的关系,认为概念是“实”进入个体思维的形式,任何一件事物想要进入人的思维必须要形成概念。他分析了中国现行法律制度中权力的含义,并指出当前权力的法学理论符合中国社会的现实需要。童之伟主张,当代中文法学应加倍重视权力现象,把权力放在与权利同等重要的位置加以研究;权力起源于经济发展得以形成剩余产品后,统治组织从中提取的公共部分,但权利的来源则因时代和政体的不同而异;权力的实质是表面上的公共利益和直接对应的公共机关财产,权利的现实依据便是公共机关掌握和使用的财产;法律学者应考虑放弃基于主体和强制力识别权力、区分权力与权利的传统二元标准,改为采用一元的权力识别实质标准(亦称权力权利实质区分标准),并据此确定中文法学中权力的外延或指代范围。

“善水大讲坛”(总第125期)之“数智时代的未来电影”讲座

5月27号上午,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委范志忠教授作客我校“善水大讲坛”(2023年第6期,总第125期),向广大师生作题为“数智时代的未来电影”的专题讲座。讲座由我校科研处、湾区影视产业学院联合举办,百余位青年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现场聆听学习。

范志忠指出,中国电影要实现从大国走向强国,在继续完善传统电影工业基建的同时,还应牢牢抓住当前全球方兴未艾的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数字经济所提供的变革机遇。随后,他从数字在场与虚拟制作、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超现实的电影美学等方面,结合真实案例分析展现当前中国电影工业化发展的前沿概况,描摹并展望了在数智时代的未来电影图景。

(人力资源学院、法学院、湾区影视产业学院)

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浏览器,1280*1024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领伍科技
切换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