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           <上一版           下一版>           PDF版          手机版

手机版

369 >> 2023年05月31日 星期三  共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询   往期查询  首页

勇担青年使命 传递榜样力量

作者:采写/本报记者 张瑞琳 周泳欣 梁沁妍 张乐涵 房宇润

正在加载...
  • 1/6

  • 2/6

  • 3/6

  • 4/6

  • 5/6

  • 6/6

习近平总书记曾言:“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正值五月,我们迎来了“五四”青年节。回首往昔峥嵘岁月,一代代青年把炽热的青春与奋斗融入国家发展的巨浪中,谱写一曲曲壮丽动人的时代赞歌。新时代青年响应时代号召,担当青年之使命,传递榜样之薪火。在广财,也有这样一群榜样青年,他们或自强不息,用乐观与善意装饰世界;或潜精研思,将热爱与激情挥洒知识之林;或脚踏实地,以博学笃志开拓人生疆土……他们在各自的征程上书写新篇,以自身的实践传递榜样的力量。

博观约取 厚积薄发

文佳豪,信息学院2020级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曾获2022-2023学年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先后在中科院二区SCI顶级期刊Computer Modeling in Engineering and Science、ESCI权威国际期刊及EI权威国际会议发表论文,同时拥有1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曾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实习。

做科研的过程,就如一颗小树苗的成长,只有夯实基础,不断学习,才能收获果实。文佳豪认为,做科研最重要的首先是要足够深入地学习专业知识。其次,要保持广阔的前沿视野,充分了解研究领域的前沿热点和最新动态。扎实的学术基础加上广阔的前沿视野,才能让学术探索的道路越走越宽。

谈及论文写作的心得,文佳豪表示,一篇具有可信度和说服力的论文,每一步都环环相扣,至关重要。写论文和做项目一样,都需要经历了解背景、设计框架、提出重难点的前期准备,循序渐进地完成数据采集、处理、模型构建、实验等步骤。做科研就好像爬高山,向上走的每一步,都要脚踏实地。他特别强调,要将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工作习惯贯彻始终,包括严格遵守学术道德规范、数据分析和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等。

充分吸收和整合多方面的知识,才能在实践中产生独特的创新想法。文佳豪一项关于电器开关的外观设计专利,灵感正是来源于他在采集数据过程中的发现。如今电力负荷数据都是由自动化电表直接采集上传系统,但是如果出现断电或者超负荷的情况,则容易对电表造成一定的损害。由此,他萌发了设计一款与电表一体的电器开关的想法。在他的不断实践下,开关实现了从拨片式到按压式的跨越,不仅外观更美观,操作上也便捷了许多。关于创新,文佳豪说:“我们要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很多伟大的发明一开始都是在看似毫无关联的领域探索创新而产生的。”

除了重视理论知识积累,文佳豪也十分注重实践能力的提升。进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实习,是机遇,也是挑战。由于缺乏足够的经验和技能,一些文佳豪觉得非常难完成的工作,在同事看来却毫不费力。他认为,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寻求指导来提高自己的能力。

在工作或学习中,经常会遇到进度停滞不前或无法突破的情况,这时放弃的想法总会伺机冒出。针对这种情况,文佳豪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他说:“每当出现放弃念头时,先不要和自己说放弃,出去走一走,运动起来,或者和朋友聊聊天,做一些让自己感受到快乐和放松的事情,把焦虑释放出去,等到自己静下心来的时候,再继续攻克难题。”

脚踏实地 锐意进取

邓浩钧,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曾担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团支部书记,获得广东财经大学优秀共青团员和广东财经大学优秀研究生干部称号。在《南方日报》发表理论文章2篇,主持或参与8项课题研究,参与撰写决策咨询报告4篇,其中1篇获省领导肯定性批示,2篇获中央有关部门采纳。

锐意进取,笃行不鹜于虚声。相较于本科,研究生阶段更看重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课程内容也更加深入和专业化,面临更大的学习压力。因此在研究生学习的起步阶段,邓浩钧就通过阅读大量书籍和文献、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开拓视野、活跃思维,使自己尽快适应紧张的学习生活。他表示,可以通过反问自己“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即“我需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为什么要实现这个目标”以及“怎样实现目标”这三个问题,来科学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活。

满腔热忱,星光不负拼搏。关于研究课题,邓浩钧表示,思考时政热点、了解学界前沿是他获取研究课题灵感的主要来源。理论研究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往大的方面讲,就是要贴近世情、国情、党情。为此,他密切关注党和国家的时事政策,及时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寻找与国家发展密切相关的研究问题和方向。在科研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本着对专业的热爱和对科研的向往,邓浩钧还是坚持了下来。他谈道:“面对困难时,不妨脚踏实地,仰望星空,迈步前进。”

躬身力行,赤诚奉献师生。作为一名团支部书记,邓浩钧认为要做到以身作则,充分发挥桥梁作用,加强团员和团委之间的联系。同时,要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领导团支部开展各项工作,组织和动员团员参与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为校园和社会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当代青年应有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的人生态度,对此,邓浩钧表示:“我们正处在踔厉奋发的人生阶段,要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和‘干’的作风,追逐青春梦想,争做时代先锋,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行而不辍 未来可期

龚成浩,法学院2020级法律(非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曾担任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研究生党支部书记、法学院研究生团总支副书记。获得广东财经大学研究生先进个人、广东财经大学优秀研究生干部等荣誉称号。在第十三届“挑战杯”广东大学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得省赛铜奖。实习和备考经验丰富,是2023年公务员成功上岸的优秀代表。

志向是前进的驱动力,计划是前行的路线图。早在本科期间,龚成浩便已开始绘制学习路线图,六年来,他沿着这条“路线”不懈追求,在知识的海洋里不断蔓延拓展,逐渐形成独特的学习体系。关于学习心得,龚成浩认为首先要有坚定的目标和正确的心态。“我十分重视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我会有目的地让自己学得杂一些,丰富自己的专业背景。现在,我不仅会数据分析、营销、创业,也会写法律文案,胜任法务工作。”不同专业的学习不仅能让他形成不同的思维模式,获得不同知识与技能,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就业竞争力。

萨迪在《蔷薇园》中写道:“无论你腹中有多少知识,假如不用便是一无所知。”对于学子而言,巩固专业知识的最佳途径便是参与专业实践。对此,龚成浩也有自己的看法。“在选择实习单位时,我一般考虑和专业的相关度。比如,我的实习单位是我本科期间一个创业项目的公司,在这里实习能让我对创业项目有更直观的了解,同时对企业法务也有一定的认知。”同时,他还表示实习单位的选择范围应该更广些,不一定只限于事业单位,也可以考虑能锻炼综合能力的公司。

作为2023年公务员成功上岸的代表,龚成浩也曾经历过考研、考公考编和就业的迷茫。于他而言,明晰方向、认准定位十分重要。本科期间,为了提升自我,他选择考研升学;研究生阶段,本着在公务员体系中锻炼自身和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他踏上了考公之路。“面对人生道路选择时,首先要有清晰定位和心理预设。其次,便是脚踏实地,专心经营。”“博约而观取,厚积而薄发”,无论选择哪条道路,都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进步的过程。

面对严峻的就业环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选择,每个人的努力方向不尽相同,但都要有“船到桥头必有路”的乐观心态和沉淀自身的心境。“功不唐捐,玉汝于成”,人生路上的每一步都是自己走出来的,每一次的付出都会有收获。“我们要明确自己的方向,按照既定的目标,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

踏实沉稳 持身以正

王俊烨,法学院2020级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曾担任校研究生会执行主席,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法理学专业研究生党支部书记,获得广东省优秀学生骨干、广东财经大学优秀研究生干部称号,并于2022年6月作为代表参加广东省学生联合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曾发表4篇期刊论文,其中1篇收录于核心期刊,主持和参与8项课题项目,参加7次竞赛获得2项省级奖项、4项校级奖项。

身为学生干部,王俊烨重视自身实践动手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统筹组织能力以及沟通协调能力的训练。对于如何平衡好专业学习和学生干部工作,王俊烨认为做好任务规划是重点。他结合自身经验分享道:“第一,要及时记录好每一项任务,以防遗漏。第二,要预估每一项任务的截止时间、重要程度以及时间的松紧程度。此外,还要及时进行总结回顾。”在日复一日的总结规划中,他逐渐形成了“总结今日事,规划明日务”的好习惯。

著名作家杜鹏程曾提到,学术研究贵在求真、求新、求深。王俊烨表示自己在学术论文写作过程中,也碰到过因想法不够创新、观点不够明确、论据不够详实等问题而无法真正做到内容创新。但想要从“不会写”到“有得写”,再晋升到“写得好”,必然不能在“不会写”的阶段就望而却步。他表示,想要做到“有得写”首先要夯实自身的学科知识储备,继而不断完善论文写作思路、框架和语言表达,最终才能形成一篇观点有力、论据完善、论证充分且具有创新性的论文。

回顾自己的研究生生活,王俊烨认为是忙碌充实的。研一阶段,他扎根于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习;到了研二,专注于撰写学术论文和学生干部工作;研三时,则潜心完成毕业论文和寻找就业方向。在这个过程中,他没有虚度青春的时光,也从未停下成长的脚步。

“不负韶华,野蛮生长”是王俊烨对自己的期许与鼓舞。他认为,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如果不能孜孜不倦地寻求成长、追求进步,那便是一种巨大的浪费,纵使会面临失败,会遇到困难,会经历沮丧,但终究永远充满着无限的希望和可能性。

励志向上 无愧青春

潘星辰,公共管理学院2019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连续两年绩点位列专业第一,获国家奖学金2次,国家级、省级、校级奖项共9项。发表论文6篇,其中1篇CSSCI,1篇北大核心。创立攻坚助农队,累计调研村落75个,调查问卷2529份。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连续两年专业排名第一的潘星辰,在汲取专业知识的同时,逐渐形成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她看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学习没有任何捷径可言。“要想学有所得,我认为需要做到上课认真听讲、课后按质完成作业、考前认真复盘这三点。”学习是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这看似简单的方法,很多人却往往无法坚持。但潘星辰本着对专业的热爱,在知识的沃土上勤耕不辍,不断孕育出丰硕果实,并将其运用在科研实践中。

在追求科研的道路上,潘星辰以砥志研思的态度上下求索。自大一起,她便埋下了科研的种子,积极投身于科研实践。时至今日,科研的种子已长成参天大树,她带领攻坚助农团队累计取得土地国情调查、国土空间规划等7项国家级大赛荣誉。回顾科研实践经历,潘星辰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她表示,由于调研主要在农村,如何和当地居民展开良好、有效的沟通一直困扰着他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保证调研数据的有效性和质量,他们做了许多准备,例如在实地调研前充分搜集信息,了解当地情况;采访时安排会讲当地话的小伙伴负责沟通,用开朗和热情融入他们;帮助受访者理解采访问题,保证数据质量。谈及做好科研项目需要具备的要素,潘星辰认为符合当前研究趋势的好选题和志同道合的好队员缺一不可。

求知的最终目的是实践。在长期的科研实践中,潘星辰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也激发了论文写作激情。她分享道:“我的论文灵感主要基于实地调查所获取的资料。在我看来,论文写作最重要的是戒躁戒急。任何一篇论文,都要经过搜集资料、寻找主题、查阅文献、分析数据等过程,要做到每一步都好好落实、细心对待,戒躁戒急是关键。”

科研之路道阻且长。在走进村落、倾听基层心声的过程中,潘星辰体会到自我价值的实现,更加坚定了从事科研的决心。为赓续梦想,潘星辰决定继续深造,立志做一名有情怀的土管人、有温度的科研人。

励学笃行 助人为乐

钟浩明,工商管理学院/粤商学院2019级市场营销专业本科生,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校自强不息奖、校社会公益奖等20余项荣誉,并被推荐为校励志学生成长成才典型。

满怀希望坚定,方能所向披靡。生活予他重担,却不会将他击垮,而是转化为勇往直前、奋进向上的催化剂。为了缓解经济压力,钟浩明选择申请国家助学金,为心无旁骛地投入专业知识的学习解决后顾之忧,并以优异的成绩报答国家的资助。和其他大学生一样,在面对未来规划时,钟浩明也曾感到焦虑迷茫,但他始终坚定“不断成长为更优秀的人”的初心,主动化压力为动力,积极搜罗职业信息,最后确立了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为教育事业献身、献力、献策。

除了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钟浩明还先后获得院优秀学生干部、校勤工助学之星等荣誉。他认为胜任勤工助学工作需要有考虑周全和主动学习的品质。“无论面对什么情况,都要以严谨周全的态度独立解决一个个难题,而不是一味依靠老师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处理工作的硬实力和从容应对人际关系的软实力。”

此外,钟浩明还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谈及献身公益事业的初衷,他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国家和社会为有经济困难的学子雪中送炭,为他们的学习和成长保驾护航。接受过这份资助的我,也应当积极帮助别人,热心服务他人,将这份温暖和善良继续传递下去。”在此动力支撑下,钟浩明积极参加各项志愿活动,从光盘志愿者到疫情防控志愿再到暑期支教,至今累计志愿时长240多个小时。去年疫情肆虐,他主动成为先锋队的一员,每天为上千余名同学派送三餐、协助老师统计在校人、反馈学生诉求,以一片赤诚之心为同学们奔走服务。即便每次都是最后吃饭的那一批,他也从未喊过累。在投身志愿的过程中,他逐渐领悟到成为一名党员的意义便是努力散发光和热,给他人提供服务和便利。

谈及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的感受,他表示,这是对他该阶段付出的肯定,也是老师同学们对他的认可,但这不仅是一个阶段性的终点,更是一个起点,心怀理想、脚踏实地,未来还有更广阔的天地等待他去探索成长。

奋斗,是青春最靓丽的底色。广财青年胸怀祖国、脚踏实地,锐意进取、严谨治学,用青春描绘创新蓝图,用行动诠释求实精神,展现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愿每一位青年都能以五四精神为指引,追逐榜样的步伐,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进!

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浏览器,1280*1024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领伍科技
切换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