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           <上一版           下一版>           PDF版          手机版

手机版

372 >> 2023年10月26日 星期四  共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询   往期查询  首页

扎根湾区 建设一流财经大学


编者按:站在历史发展的新起点,面对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对高等财经院校提出的新要求和新任务,走过40年光辉历程的广东财经大学如何在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中积蓄新动能,再创新优势?近日,校党委书记郑贤操、校长于海峰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回顾总结学校始终融入经济发展大局、全方位打造湾区特色所取得的累累硕果,同时展望奋力建设大湾区一流财经大学的宏伟蓝图。

(南方日报讯) 建校40周年之际,广东财经大学(下称“广财”)捷报频传: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广东省首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获批自设数字经济学二级学科、国家安全研究交叉学科;获批广东省第二批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全面完成智慧教室改造;学校学报再次入选CSSCI来源期刊;获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总决赛9个奖项……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40年来,广财始终坚持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需求,奋力走出一条高水平财经大学的发展新路。

近日,广财党委书记郑贤操、校长于海峰畅谈学校40年来的建设成效,剖析华南地区唯一一所财经大学在时代大潮中的特色发展路径。他们表示,站在新起点,广财将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坚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锚定建设大湾区一流财经大学战略目标,为广东和粤港澳大湾区输送更多财经法治高级专门人才和提供高端专业智力支持。

始终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问:40年来,学校从广东财经学院、广东商学院迈向广东财经大学,是一段怎样的历程?

郑贤操:广财的40年,是一部艰苦奋斗、不断成长的发展史。学校曾三次更名、三易其址,但其改革发展始终全面融入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突出体现在4个方面——

高起点办学。学校是在改革开放之初、市场经济蓬勃起步中应运而生的。从本科教育办起,在服务发展中不断提升办学水平,2013年更名大学之后更是一路拾级而上,已形成多学科协同发展的学科体系和完整的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

高要求打造师资。学校坚持“人才强校”,现有专任教师近1600人,其中约55%为博士学位教师、约44%为高级职称教师,国家级、省部级以上人才近70人次,提供了充足的人才保障。

高质量培育人才。如今,广财20万名校友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98%毕业生均留在湾区,且多数成为政府公务员和税务、公检法、金融系统以及企业界骨干。2022届毕业生中,就有超43%到1000人以上大型企业就业、超30%进入世界500强企业。

高标准改善办学条件。学校推进广州校区北区建设,地缘优势更凸显,产教融合大楼,“一站式”研究生公寓投入使用,榴园广场、钟楼、新仲景园等成为校园全新地标;与广东省教育厅、佛山市人民政府、佛山市三水区人民政府共建佛山校区,并持续改善教育教学条件;建设“数字广财”,与时俱进推动信息化智慧化发展。

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有何变化?

于海峰:40年来,广财的发展定位紧跟国家战略谋划、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而“财经”是我们不变的底色。看人才培养目标,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前20年,学校以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服务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1997年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并在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后,实现从教学应用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转变;

后20年,学校加速驶入强特色、高水平财经大学的发展快车道,重点培养研究型人才,2008年以“优秀”等级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21年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以及入选广东高等教育“冲补强”提升计划,逐步迈入全国高等财经院校前列。

一路走来,广财坚持“商法融合、实践创业、多元协同”的办学特色,逐渐形成了“湾区融合、商法融合、商技融合、产教融合、双创融合”的“五融一体”人才培养特色,全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财经法治精英人才。

近年来,学校获广东省教学成果奖特、一、二等奖共5项,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入选全国首批经管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首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并建成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等平台。

全方位打造湾区特色

问:现阶段,广财提出建设大湾区一流财经大学,如何考量?

郑贤操:在广财,95%生源来自广东,98%毕业生留在湾区。因此,扎根湾区既是办学品牌,也是优势所在。我们结合财经特色,发挥地缘优势,让“学湾区、知湾区、懂湾区、立足湾区、服务湾区”理念贯穿办学治校和人才培养全过程。

其中,我们加快建设湾区财经课程教研中心,打造“1+1+N”湾区特色课程教材体系,重点打磨《湾区财经概论》精品课程,完成了配套教材的编写和出版,提升学生就业创业在湾区的适应性和契合度。

实践教学方面,学校开设《湾区社会调查》必修课程,教授学生学习社会调查基本方法,组织学生定期到各地基层一线开展实地调研,撰写学习心得或调查报告,透彻了解大湾区的全方位发展情况。

此外,学校加大力度聚焦湾区开展经管法前沿领域科学研究,近10年已获国家级科研项目247项、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51项,在数字经济与贸易、法治建设、地方金融风险防控、商贸流通等领域影响颇广。我们正打造“广东数字经济研究院”等4个省级特色新型智库,其中3个入选中国智库评价研究中心来源智库,近三年有247份咨询报告获批示或被采用,将持续提供高质量的“广财方案”。

问:向一流目标迈进,广财有哪些新增长点?

于海峰:学科建设是重中之重。按照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部署,广财重新布局重点学科领域,发挥学校作为广东省新文科教指委主任单位的优势,以新财经为主线推进新文科建设,并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学、国家安全学等交叉学科。

其中,数字经济学是“冲补强”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对接国家数字经济发展需要,关注数字金融、大湾区数字经济与贸易、数字经济理论与人工智能算法等,培养既懂现代前沿理论又具备产业数字化规划、运营管理决策技能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国家安全学是广州市重点学科,近日还获批自设交叉学科“国家安全研究”,将聚焦大湾区发展与安全、国家安全理论与战略、国家安全治理等研究方向。我们还将同步实施学科交叉融合培育项目、构建“虚实结合”的学科交叉平台、推动交叉融合学科的研究生培养等,不断推动学科建设迈上新台阶。

推进“六个一流”施工图

问:广财在服务经济社会建设发展方面有哪些重要进展?

郑贤操:前几天,全国数据要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广财正式成立。作为理事长单位,学校将立足数字经济产业链分工的需求,牵头推动大数据时代人才培养和技术攻关。

依托学科专业优势、对焦社会发展需求,广财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已有诸多探索。我们充分链接校内外资源,包括与省工商联共建粤商学院、与省委网信办共建网络传播学院、与省政务数据局共建粤政安数产业创新基地、与省财厅共建数字财政专家工作室、与省人社厅共建粤港澳大湾区人才评价开发研究院,以及与云浮市人民政府、汕尾市人民政府、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交通银行广东省分行等政府部门、知名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社会合作新格局。

问:站在40年新起点,广财有何发展新规划?

于海峰:学校围绕大湾区一流财经大学战略目标,确定了“六个一流”建设任务,把蓝图细化为施工图,将在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中积蓄新动能、再创新优势。

具体而言,我们将推进一流党建,持续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建设一流人才培养体系,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接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一流学科专业体系为教育强国建设添砖加瓦,坚持“强特色、显优势、重交叉”内涵式新发展理念,推进新文科、新商科、交叉学科建设;坚持引育结合,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建设一流科研和社会服务体系,主动抢抓战略机遇,助推湾区和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设一流治理体系,延续“榴园精神”文脉,讲好广财故事、湾区故事。

问:40周年校庆之际,您对师生校友有何期望和寄语?

郑贤操:希望大家弘扬团结奋斗的“榴园精神”,教职工要用心用情培育英才、校友要真心真情回馈母校,我们携手打造广财命运共同体,为学校未来发展贡献更多新的智慧和力量。

于海峰:期待广大校友在各自领域和工作岗位上做出更多优异成绩,在校学生要继续努力学习、打好基础,与学校建设大湾区一流财经大学的目标相匹配,时刻准备成为优秀的湾区建设者。

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浏览器,1280*1024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领伍科技
切换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