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都不能少》是一部以教育、扶贫和励志为主题的纪实电影。在这部电影中,导演张艺谋打破以往的常规做法,另辟蹊径,主创人员全部选用非专业科班出身的演员,这在电影界中实属罕见,但不得不说,正是这种非常规表演让这部影片大受赞誉和好评,更是让张艺谋在国际上崭露头角。影片上映之后,教育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当中所反映出的农村教育问题也通过丰富的视听语言呈现在观众面前。
电影着重反映了农村地区教育存在的不足,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 1990年代,“希望工程”虽然已经建立起来,可城乡的教学发展依然处于一种极度不平衡的状态,相对当时的城镇教育,农村教育明显全面落后。影片正是诞生于这样的背景环境之下, 这也是导演想要最大程度呈现给观众的内容,同时也为整部电影的情感和中心思想做了铺垫。影片开头时有两个“不经意”的细节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第一个细节,13岁主人公魏敏芝初到水泉村小学代课,但她也只有小学文化水平 ,面对高老师再三叮嘱一定要让学生抄课文。魏敏芝将高老师的嘱托进行到底,竟然抄写了满满一黑板的课文,可也因此惹来学生的反感。为了树立威信魏敏芝搬来板凳坐在大门口,表示不抄完就不放众人回家,至此教室内发生了激烈冲突。 这段剧情足以说明农村教育的问题——资源的匮乏,以及教育方式存在很大短板和漏洞,这两点是需要引起大家重视和关注的,看似不可思议又是实实在在的现实
再者就是魏敏芝为了凑齐路费去寻找进城打工的学生 ,选择去工地上搬砖,这是第二个细节,而这个细节在第一个细节之上更是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推动情节向前发展的同时,也引起观众的思考,一群孩子去搬砖,乍看之下觉得有些滑稽,但细细深究起来会让人感到心酸。也许在观看这部电影之前,没有人想到城乡的教育质量和水平竟然相差如此之大。对比之下的鲜明反差,让观众对这两个细节更是记忆犹新,从而能够更好地去感受导演的用意。
这部电影和张艺谋同一时期的其他作品相比,视听语言的风格也比较特别。在《一个都不能少》当中,以跟拍的移镜头居多,因为魏敏芝多半是在“寻找”的道路上。所以运用这种方式是最恰当合适的,一方面可以让观众身临其境,另外一方面也详细交代出剧中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当魏敏芝进入城中之后,她的渺小瘦弱的身躯与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形成鲜明对比。
众所周知,张艺谋非常善于运用颜色,这一点在《红高粱》和《大红灯笼高高挂》中最为明显,但是在这部电影中几乎没有什么色彩和色调上的变化,只是将真实环境呈现在观众面前。比如苍茫的群山,贫瘠的黄色土地,当中没有任何鲜艳的颜色做映衬,整个画面看起来比较“冷静”,这就很符合纪实电影的特质,也从镜头语言上暗示了农村教育的 “贫瘠”、“单调”。
音乐在影片中同样具有强大的推动力,比如魏敏芝和学生张惠科发生争执时,粉笔掉在了地上,恰好这时魏敏芝看到了张明献在日记中写道:“我是学习委员,每次我都会帮高老师收拾粉笔,我知道再小的粉笔头高老师都舍不得扔...”这时,箫声忽然响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箫声有很大的寓意的,往往象征着凄凉哀怨,这符合张明献的心理活动。
影片中三次出现的粉笔,也是一个很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它见证了水泉村小学的整个变化。影片开始的时候,高老师拿出26根白粉笔,嘱咐魏敏芝这是一个月的使用量,一定要省着用;后来张慧科和魏敏芝在课堂上发生争执,两人拉扯之间他无意中将粉笔踩断;到影片最后,魏敏芝和学生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写字。大团圆的结局是所有人希望看到的,故事就此结束。
但电影带给我们的反思并没有到这里结束,片名《一个都不能少》,除了明喻学生一个都不能少,也暗指乡村学生所需要的关注以及教学的基本质量一个都不能少。影片的最后,电视台的主持人带着社会捐赠的物资前往水泉小学的时候,已经揭示了导演心中所希望看到的局面。这部电影的故事内容和架构看似简单,实则饱含人文主义情怀。
一个孩子的执着,一个老师的执着,一个乡村的执着,背后是对贫穷的挣脱,对知识的渴望,对未来的向往。《一个都不能少》用真实表达真情,简单、质朴、残酷,更催人泪下。城市飞速发展,山村则留在原地,山村教育举步维艰,根深蒂固的贫穷如巨石一般,试图将那些奔跑的孩子压回落后的泥潭,还有什么能保住孩子们的未来?是那些坚守在深山里,投身在最基层的乡村教师,他们守望一方,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给渴望知识的孩子们带去爱与希望。
什么是一个都不能少?不放弃每一个孩子,不忘记每一个乡村,乡村教育的发展既要有教师的守护,又要有外界的支援,才能守住每一个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