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小说往往会给人带来很大的触动,不仅仅因为它能够戏剧化地展现真实的历史,还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状况,引人深思。
《长安十二时辰》正是反映了盛世大唐下万国来朝的长安城,在其繁华背后的积病。马伯庸先生学识渊博,查阅大量资料,甚至到西安多次实地考察,才能如此淋漓尽致地描绘一个秩序井然,气势恢宏的梦幻之地——长安,写出了长安城里三教九流、五湖四海的渚色人物,才有我们所熟识的人物如贺知章,李林甫,杨玉环,李隆基……,也有在历史上不那么出名的人物,如张小敬,姚汝能,檀棋等。正因如此,在读书时,读者才能身临其境,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个活生生的长安城。
在漫长的大唐历史中,马伯庸唯独选择了天宝三载这一在史书上平凡的一年。这是唐玄宗开元盛世后,大唐最繁盛之时,但也是被一群为大唐立下赫赫战功的老兵在长安引发多场爆炸,甚至挟持天子之时。在荒凉边境之时,喊着“九死无悔”以命守边境的是他们;在繁华长安之时,联合外邦扰乱大唐挟持天子的也是他们。矛盾吗?其实我觉得并不,两个行为背后其实指向的是同一个目标,即维护大唐盛世。长安繁华不假,但在这金碧辉煌的背后,百姓早已苦不堪言。他们身为功臣时无法得到尊敬,惨遭虐杀,抑或是家破人亡,因此他们才会说出“大唐病了,只有足够大的动静才能唤醒它”。其实这并不难理解,在缔造了开元盛世后,唐玄宗李隆基已非常满足,认为自己是引领大唐走向盛世的明君。这是不错的。但是他没有能突破时代的限制。在国家发展之时,他们官僚的野心也随之膨胀。天子希望大兴土木,建造豪华的宫殿,加大税收。而当税一层层到达老百姓之时,已是难以负担的巨款,为国立功的士兵都不能幸免,又何必说平民百姓呢?在这个角度下,之后发生的安史之乱也可见一斑。在我看来,他们的目的是无法谴责的,但不代表行为是正确的。在人潮汹涌的长安城灯楼引发爆炸,无疑是把数以万计的百姓作为这大唐的陪葬品,这有何尝不与他们的初衷相违背呢?而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的主角张小敬才会奋不顾身、不惜一切地去拯救这个岌岌可危的元宵长安。
主角张小敬的介绍很简单,他是“十年西域兵,九年长安帅”,但他的经历却复杂又跌宕起伏。他被尊称为“张阎罗”,曾在西域和战友以八人之力死守城门,在长安关系盘根错节的万年县治理妥当。也在听闻幸存战友被黑心官僚残忍杀害后,不顾一切为其报仇,后又自首沦为死囚;更在听闻长安百姓危在旦夕,朝廷需要帮助时不计前嫌,奔前走后,身负重伤,甚至杀死曾经的战友,从此孤独寂寞的活着。他不恨长安吗?毫无疑问,他很恨,但他恨的是无所作为、毫无人道、压榨剥削无辜百姓的官僚;是漠视人命,自顾享乐的贵族;是明知这一切,却置之不理,自顾享乐的皇帝。是这些人,把长安变成了一个吃人不吐骨头的恶兽。但同时,他是有大爱的,他拼尽全力守护的,是长安城数以万计的无辜百姓。为此他不惜出卖他亲自安插的间谍以获取信息;不惜对互为知己的上司痛下杀手;不惜背叛曾经生死与共的战友。所有的所有,只是因为他始终坚持“如果杀一人可救万人,那么这个人可以杀”。他是执着的,坚定的,始终以挽救天下无辜百姓为己任。他用行动诠释了“为天下立心,为生民立命”。
在阅读中,我深切地感受到每一个角色都是立体的,他们就像一个个真真正正、有血有肉的人物出现在我的视野中。跟着他们,我仿佛真的回到了那个年代,和他们一起游走于长安的大街小巷,体会盛世繁华,以及繁华背后隐含的危机与黑暗。通过这样一本有趣有深度的书,深层次理解大唐历史,难道不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