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阳,今年校庆,我想回广商看看。”
“2024年度校友返校日校友企业展志愿者招募。”
手机屏幕发出亮眼的光,我低头看去,两条微信信息弹了出来。看清楚内容后,我愣了下——时间过得飞快,明明去年的校庆志愿者的经历我还历历在目,今年的校庆就已经到来。好像我昨天才和爸爸妈妈搬运重重的行李挤着电梯来到新宿舍,现在的我已经几乎把校园的每个角落都探究得清清楚楚了。虽然才一年,但我的学校一直在变样,今年的新生和去年的我看到的风景肯定大相径庭。
“今年你舅舅想回母校,你陪他看看!”沉浸在时间感慨中,我还没来得及回复舅舅的信息,妈妈的信息又发了过来。我连忙告诉她,舅舅已经和我说过了。没过几秒,妈妈发来了一段笑着的语音:“看来你的大师兄真的很期待回母校!”是的,我的舅舅是我的“大师兄”,他也是广财的学生,那个时候,广财还叫广东商学院,校园也不是现在的模样。
我的舅舅是我们家第一个大学生,也是带我妈妈这一辈人走出大山的引路人。我妈妈曾经笑着告诉我,她的家乡是汕头的“郊区的郊区”。哪怕交通发达的现在,我们过年回去都要七转八转,更何况三十多年前。在妈妈的家乡,几乎所有小孩读完初中就回家种田,可是妈妈她们想继续读书。妈妈说,她曾经都觉得考出大山太难了,但是,她的哥哥也就是我的舅舅考上了广州的大学,考出了大山。舅舅考上了广财——当年的广东商学院,他每次回家都会把校园的环境生活告诉妹妹们,鼓励她们走出去。除此之外,妈妈和小姨读高中和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也是舅舅一边读大学一边兼职挣来的。妈妈曾说,她在广州读大学的时候每个月都要来广商找舅舅拿生活费,对这里非常熟悉。去年妈妈陪我来广财报到,她惊讶得都合不拢嘴,她一边忍不住抹掉眼角的泪水,一边疯狂拍照发给舅舅看。我们从南门走到北门用了很久时间,妈妈声音带着哽咽:“我记得当年进校的一条道不是很长,每次我都想再长一点,这样就能让哥辛苦挣得钱在他手上多停留会儿。”三十多年转瞬而逝,从舅舅考上广财成为我们家第一个大学生,到现在我考上广财成为我们家第一个研究生,广财校园内的道路已经变得很长了,长到我们家走出了大山,也不会再为每个月生活费发愁。
刚刚结束不久的暑假,我和妈妈同事的女儿一起吃饭。虽然她比我大了几岁,但我们从小一起玩耍,我亲切称呼她姐姐。暑假的约饭,不仅是假期相聚聊天,也是找机会为了感谢她在我调剂广财时给我的经验和鼓励——她是我的广财师姐,虽然不是一个专业,虽然她早已毕业几年进高校当辅导员。去年的毕业季,我正处于考研调剂的痛苦中,姐姐打电话给我,和我分享当年她调剂的心情和经验,讲述她在广财读书的美好时光激励我。在我拿到录取通知书后,我第一时间把好消息告诉了姐姐。去年校庆的时候,姐姐回母校参观,虽然我当志愿者没空陪着她一起,但我却收到了她大量的信息“轰炸”。从“竟然有个孔子像”到“你们的研究生宿舍楼羡慕死我了”,从“榴园饭堂好漂亮”到“北门那个像火箭一样的是什么”,每条信息都展现着姐姐的喜悦和兴奋。
从舅舅到姐姐,再到我,老中青三代人的经历,好像过去了好多年,但又好像是一瞬间的事情。每次看着广财的变化,我都会对时间产生恍惚,正如我才来到广财一年多,上学期我还在南操场和朋友聊天,这学期那里已经改建成体育公园了;每次经过就业指导中心,我就会想起这里几个月前还是有着美味香锅的第一饭堂;榴园的肯德基和星巴克已经对我来说从最初的惊喜兴奋变成习以为常了。我想,时间像溜冰的小孩快速前进,我们的祖国在高速发展,广财不断变化,我们也在向前走——时光如水,岁月如花,我们和广财一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