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           <上一版           下一版>           PDF版          手机版

手机版

383 >> 2025年03月31日 星期一  共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询   往期查询  首页

守正聚力、融合创新: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四位一体”高质量发展

作者: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处)(合署)

正在加载...
  • 1/5

  • 2/5

  • 3/5

  • 4/5

  • 5/5

2024年,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坚强领导下,学校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紧紧围绕建设大湾区一流财经大学的战略目标,在优化学科布局、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构建科学思政工作体系等关键领域,主动谋划、超前布局,形成了“党建引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思政教育”四位一体的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机制,积极助推学校从教学应用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过去一年,我校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守正聚力、融合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获批华南地区首个国家安全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新增6个硕士点,工程学和社会科学总论首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行列,课程和案例建设齐头并进,系列改革成果获省级表彰。

党建引领守正有力,深化改革取得新成效

党建引领,是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石。学校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坚持党建与业务深度联动,在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的指引下,积极推进精准改革。省高校党建课题“高校强化党建引领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顺利结项,一系列党建引领下的改革举措取得了丰硕成果。

通过“‘产教融合、湾区融通、实践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多元评价育人模式改革”,锚定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实践为载体培养创新能力,推进育人协同创新,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获广东省第四批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以服务需求为导向的财经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评价改革项目”着力解决传统财经教育与产业需求脱节问题,推动教育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形成的成果经中共广东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验收顺利结项。将价值引领融入培养全过程,使研究生理想信念教育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形成的“广东财经大学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改革与探索”成果获省教育厅教育评价改革优秀奖。这一系列的改革成果彰显了党建引领赋予业务发展的创新活力与强劲动力,为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思政教育聚力引领,育人生态绘就新图景

思政教育,是培育全面发展人才的关键环节。学校研究生教育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 “三全育人” 理念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为研究生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过去一年,研究生荣获省级以上竞赛成果76项,成果转化类5项,在D类以上期刊发表论文89篇,其中A类论文4篇,B类论文17篇。

健全思政教育体系,强化思想引领。常态化开展“新生入学教育”“校情校史讲座”等研究生思想引领工作,夯实研究生思想根基;以“一讲四营”“115工程”为平台,提升研究生日常教育体系和管理服务体系;大力推进“一站式”社区提质增效工程,逐步形成了具有“岭南风格、湾区特色、国际视野、全链服务”特色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先行区。社区融入部门嵌入、管理服务下沉、党建团建入园、数据信息共享、心灵疏导贴近、综合素质提升、安全保障到位和文化艺术植入八大育人功能,为研究生提供全方位的成长支持。

推进产教融合,强化创新能力培养。学校注重将办学特色、人才培养与国家战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2024年,首次举办研究生“知行湾区”创新能力提升大赛,努力打造“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粤港澳融通”创新能力质量工程,引导研究生关注并服务国家战略、湾区建设和广东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建立名家论坛、专家论坛、导师论坛和博士论坛立体化学术交流机制,分类开展“案例大赛”“调研大赛”“论文写作比赛”“暑期社会实践”等系列活动,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2024年,MBA研究生团队在第二届中国研究生企业管理创新大赛荣获商业分析赛道全国一等奖,跻身全国十强。

学科建设融合突破,学科实力跃上新台阶

学科建设,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学校针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主动识变应变,持续加强对学科建设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加强学科建设的前瞻性思考。2024年成功获批华南地区首个国家安全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实现交叉学科“从 0 到 1”的历史性突破。早在2022年,学校就前瞻性地设立国家安全与发展研究院,在随后的建设过程中,仔细研判、大胆决策、果决行动,层层突破市校教育基地、市重点学科、二级硕士点报备等建设环节,最终得以在“国家安全学”的新赛道上拿下“全省唯一”,实现“换道超车”。

注重学科建设的全局性谋划。学校坚持“错位竞争、占位抢先、交叉引领”的学科发展思路,大力推动学科交叉和交叉学科建设,以科教融汇、产教融合为方向,布局专业学位授权点。2024年,学校智能科学与技术获批交叉学科门类下的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新增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个,实现了经济学、管理学两大门类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全覆盖以及教育学门类硕士授权学科零的突破。同时,充分发挥目录外二级学科自主设置的灵活性,数字经济学成功备案为首个自设目录外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中观经济学、国家金融学、数字法治等一批新兴学科异军突起,为学科交叉融合引领新文科建设注入新动能。学校持续开展新文科建设的探索,“新文科视域下数字经济学科的建设逻辑与实践”获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第三届高等教育研究优秀成果奖。

深化学科建设的战略性布局。学校紧密结合学科发展趋势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优化学科布局,强化学科特色,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构建了以应用经济学、法学、工商管理学、统计学为四梁,国家安全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戏剧与影视等学科为八柱的“四梁八柱”新学科体系,逐步形成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学科群。2024年,工程学和社会科学总论首次跻身ESI全球排名前1%行列,标志着学校学科影响力的持续提升。

研究生教育创新发展,人才培养实现新提升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学校紧密围绕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结合湾区一流财经大学建设目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培养质量。

深化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走深走实。一方面,遵循立德树人和OBE教学理念,以服务需求为导向,紧密围绕国家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明确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确保教育目标与培养结果的一致性。另一方面,以“深化分类培养、优化课程体系、强化课程支撑、完善过程管理、加强实践训练、落实分类评价”为主要改革举措,编订了面向未来、特色鲜明、分类发展的63套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

深入推进课程改革,课程和案例建设双轮驱动成效显著。获批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案例中心立项案例3项,在广东省高校中名列前茅。新增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2篇,4年内6次获此殊荣,数量位居省内高校前三;首次参加国际商务专业研究生案例竞赛,一举斩获3项优秀案例,在全国高校中获奖数量排名并列第4。在中国金融专业学位案例中心第十届案例征集活动中获评入库案例3篇,入库案例数量位居全省高校第1、全国财经类高校第5。成功获首批全国审计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线示范课程1门和教育部学位中心精品案例课堂1门,获广东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学校将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为引领,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坚持“精心谋划、扎实推进、攻坚克难、久久为功”的战略思维,遵循“强特色、上水平”的发展思路,做大做强传统优势学科,创新发展新兴学科,培育壮大前沿交叉学科,打造特色优势更加鲜明、具有湾区辨识度的学科群,努力构建“四梁八柱”新学科体系,形成学位授权布局更加合理、规模结构更加优化、培养特色更加鲜明、培养质量更加突出、资源配置更加高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显著提升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实现学科与研究生教育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地发展,助推学校从教学应用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

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浏览器,1280*1024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领伍科技
切换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