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           <上一版           下一版>           PDF版          手机版

手机版

384 >> 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共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询   往期查询  首页

构建“六型”学生社区,打造育人新高地

作者:党委学生工作部

正在加载...
  • 1/7

  • 2/7

  • 3/7

  • 4/7

  • 5/7

  • 6/7

  • 7/7

近年来,教育部大力推行“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旨在打通育人工作“最后一公里”,将育人力量和资源下沉到学生身边。这是教育理念的创新,也是贴近学生实际需求、解决学生“急难愁盼”问题的务实之举。我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结合学校发展实际,把学生社区作为青年成长的重要阵地,积极探索“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围绕“党建引领、队伍入驻、服务下沉、文化浸润、自我治理、智慧服务”六个维度,打造“引领型、服务型、保障型、成长型、自治型、智慧型”的“六型”学生社区,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筑牢党建引领“核心圈”,打造铸魂育人的“引领型”学生社区

我校将党建引领作为学生社区建设的核心,确保党的领导在学生社区落地生根。

(一)构建三级管理架构,强化党建主导作用

2023年,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制定了《广东财经大学“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实施方案》,成立由党委书记、校长任双组长的“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改革工作领导小组,高位谋划、统筹推进;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学工部,负责协调联动各方资源、推进学生社区建设。各学生社区由牵头学院党委书记任党建工作站站长,构建起学校领导小组、社区党建工作站和管理委员会、学生发展互助中心的“一站式”学生社区三级管理服务架构,各级架构分别包括三层工作体系和三会协调机制,形成学校主导、学院主体、学生主动的“三级三层三会”“三横三纵”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推动党建结对共建,推动党员干部深入社区

学工部联合组织部、佛山校区党委,通过政治联学、党日联动、发展联创等方式,推动12个机关支部与12个“一站式”学生社区共建。例如教务处党支部联合棕榈苑“一站式”学生社区党建工作站在棕榈苑党团活动室开展主题党日暨学生学业答疑,深入一线满足学生需求;组织部党支部与紫园“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牵头单位会计学院在紫园社区党团活动室举行结对共建会议,共同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实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双轮驱动。

(三)开展多元思政活动,强化铸魂育人效果

在思政教育新阵地建设中,校领导带头在社区开展思政活动,通过思政课、座谈会、午餐会、下午茶、榴园夜话等沉浸式互动,以生活化场景和理论引导相结合的方式,增强了思想引领的渗透力和价值观塑造的实效性。社区牵头学院组织社区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前往中共三大会址开展“红色基因解码”实践教学,在烈士陵园举行“青春向党”集体宣誓。目前已开展主题党日活动85场、党课宣讲16次、团日活动145场,参与学生7000余人次,形成“理论-实践-服务”三维育人格局。

汇聚多元力量“聚能环”,打造全员育人的“服务型”学生社区

学校整合领导力量、思政力量、专业力量、管理服务力量等育人资源向学生社区汇聚,构建全员育人新格局。

(一)领导践行“一线规则”,解决学生实际问题

学校领导、学院领导带头践行“一线规则”,落实相关制度,常态化深入社区联系学生,面对面地听取学生意见,了解学生思想和生活困难,为“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提供了坚实的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持。例如,学生反馈社区活动不够丰富,得到了校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重视,逐步增加了文体艺术等各类活动的频次和种类,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社区学生表示:“以前参与活动要专门去教室,现在在社区楼下就有丰富多彩的活动,我以前几乎不参加活动,现在每学期参加5-6次活动。活动不仅有趣好玩,还能开拓视野、提升能力,我觉得很有价值。”

(二)辅导员入驻办公,提供全方位指导

学工部以“固定+轮值”方式安排辅导员入驻学生社区办公,要求新入职辅导员全员入住学生宿舍,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指导;学工部发起并联合研工部及各学院党委书记、副书记、辅导员等落实学工系统日常值班制度,形成日间值班与夜间值班互补、24小时全覆盖值班机制,自24年底以来累计值班2379人次,及时解决学生各方面诉求,化解“双安全”问题。辅导员下沉学生社区办公深受社区学生好评。社区学生张同学表示:“现在随时到楼下就能找到老师,和老师的见面频率是以前的五六倍了。”

(三)各类育人力量下沉,构建全员育人格局

学工部联合马克思主义学院,选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12人担任各学生社区兼职辅导员;常态化配备班主任、社区学业导师250余名、社区校友导师23名,以及校外学术名家、行业专家等走到学生身边开展交流辅导、发展咨询等多样化育人活动。例如,紫园打造“紫园问道”品牌活动,院长、专家进社区,围绕学业职业规划开展专题座谈并启动星火人才培养计划;棕榈苑打造“美育润心”活动,发动知名校友捐赠美育物资,聘请剪纸、玉雕、陶艺等非遗传承人作为社区校外导师,开展了系列美育活动共23场,参加的社区学生共计800余人次。

优化资源配置“加速器”,打造配置高效的“保障型”学生社区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保障水平。建立接诉即办工作机制。

(一)完善诉求处理机制,提升服务响应速度

完善“学生反映-集中转办-限期反馈-跟踪问效”学生诉求处理机制,定期开展“满意度调查”,第一时间解决学生在“吃、住、学、用、医”等方面的合理诉求。“除了在学院大会上见到学院书记院长,现在每学期他们都会在社区跟同学们见面,我这学期在社区都见过他们两次了。”环境设计专业刘同学感慨道,“上次我反馈专业课作业时间太紧,要日常熬夜赶作业,院领导当场记下问题,没几天就调整了作业周期,现在终于不用‘爆肝’赶作业了!”

(二)优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社区环境品质

学工部携手后勤处等部门协同发力,持续优化学生社区的基础设施,提升社区的整体环境品质和功能多样性。目前,学校已建成59个公共空间和9个党团活动室,覆盖了学校全部12个“一站式”学生社区。学生普遍反映,社区环境的改善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体验。一位学生表示:“以前去图书馆要20多分钟,现在楼下就有学习室,碎片化时间利用率大大提高。”此外,学校还对社区内的绿化、照明等进行了全面升级,营造出更加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

(三)提供多元化服务保障,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相关部门在开学、求职、毕业、离校等特殊时间段,将学生相关的业务前置、下沉。数字媒体专业的陈同学在参加完社区的专场招聘会后表示:“没想到招聘会直接开到了宿舍楼下,投递简历、初面一气呵成,当天就收到了两家公司的实习邀约。”学生处学生团体辅导心理工作坊在社区开展心理团辅活动,社区还设有心灵驿站、就业服务站开展心理咨询、生涯规划、就业创业指导等服务,打造了“心灵晴空团辅”“石榴籽求职训练营”等品牌活动。有法学专业同学表示,“社区活动最让我惊喜的是‘及时雨’讲座!考研复试前教面试技巧,考公季讲政策解读,每次都能精准满足我们的刚需。”

助力学生成长“助推桨”,打造五育并举的“成长型”学生社区

坚持“五育并举”,各社区管委会与“五育”牵头单位充分沟通,在社区开展“德育铸魂”“智育固本”“体育强健”“美育浸润”“劳动锻炼”活动,各社区每月制定社区活动计划,做到“周周有活动,月月有精品”。

(一)“五育”牵头单位下沉社区,打造品牌活动

学工部联合各社区管委会与“五育”牵头单位充分沟通,结合社区特色和学生需求,打造了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社区品牌活动。例如,学工部在社区举办“榴园星语”思政育人活动;学工部联合校团委举办“榴园社区杯篮球赛”“榴园音乐派对”等品牌活动。艺术学院张同学表示:“通过社区剪纸、书法、茶艺工作坊,我不仅掌握了传统技艺,还获得了剪纸比赛三等奖。”外国语学院李同学说:“参加社区篮球联赛后,我结识了8名其他学院的球友,现在每周固定约球,课余生活更充实了。”

(二)形成良性育人循环,助力学生成长

目前,12个“一站式”学生社区已开展“五育活动”489场。其中,“德育铸魂”活动153场,“智育固本”活动85场,“体育强健”活动43场,“美育浸润”活动72场,“劳动锻炼”活动136场,参与学生超1.8万人次。通过“五育并举”的社区活动,形成了“活动育人-实践成长-成果反哺”的良性循环,学生在思想上得到了升华、在专业上得到了提升、在体质上得到了增强、在审美能力上得到了培养、在劳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社区文化氛围浓厚,吸引更多同学积极参与社区建设。

激发学生自治“内驱力”,打造主动融入的“自治型”学生社区

(一)构建学生自治体系,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学生社区建立了完善的学生自治体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学工部指导下,各社区选拔学生党员、优秀学生干部、学生骨干成立学生发展互助中心。棕榈苑学生发展互助中心负责人王同学介绍:“我们通过每月座谈会及线上问卷精准捕捉需求,发现活动举办、空间管理、物资租借是社区同学的主要诉求。”社区工作助理李同学分享:“每天首件事是清洁社区卫生,让同学们在整洁环境中学习生活。”学生处学生学习与发展中心通过“榴园成长银行项目”,在社区开展学业帮扶、素质拓展等活动,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服务、勤工助学等实践活动,协助社区辅导员老师开展“社区墙绘”“喜迎春节”“围炉煮茶”等活动。 社区学生普遍建立了跨年级互助群,自发形成“快递帮扶组”“学术互助组”,形成“社区一家亲”的温暖氛围。

(二)借助朋辈力量引领,提升思想教育效果

学工部组建“百人宣讲团”,指导学院遴选优秀学子为社区学生进行成长经验分享,开展各类宣讲48场,覆盖千余人次,让青春奋斗故事成为思政教育的生动教材,激发朋辈效应。有为9栋社区发起“微光行动”,由学生骨干自主策划、深度参与社区治理,点亮社区互助共建的“微光”星火。李园社区开展“开卷有‘李’,阅见世界”读书活动,通过朋辈阅读分享,引导同学们涵养品德、启迪思想,将阅读思考转化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营造向上向善的社区文化生态。

创优智慧服务“新引擎”,打造数字赋能的“智慧型”学生社区

(一)构建智慧服务平台,提升服务效能

各社区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专题网站、“早安广财”公众号等平台,优化学生事务办理流程,常态化提供便捷服务,推进十余项学生事务“一站办理”,实现场地预约、线上投诉和后勤报修等功能。学生能够更高效地获取信息和办理事务,提升了社区服务的整体效能。学生表示:“以前常遇自习室满座,现在通过‘早安广财’提前预约座位和会议室,学习规划更有掌控感。”学工部就业指导中心在社区设置了学生多功能综合服务舱、职业生涯AR互动体验机,打造沉浸式红色思政区、职业发展区等数字化服务区域。

(二)优化信息获取渠道,提高信息透明度

进一步优化信息获取渠道,学工部联合各社区通过“一站式”学生社区专题网站、“早安广财”公众号,每月发布社区重要活动一览表,确保学生能够及时获取活动资讯,让学生能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信息服务,实现了信息公开化、透明化,极大地方便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学生反馈说:“以前总错过微信群活动通知,现在通过社区网站和公众号每月都能获取活动清单,信息获取效率提高了许多。”

(三)强化数据中台建设,实现精准育人

建强社区数据中台,实现各类数据共享联通。目前学工部联合网教中心正在逐步打造“学生一张表”数字台账,深度挖掘学生学习生活、成长发展的纪实数据,预期能逐步实现一键画像、过程记录、趋势预警、智能推荐、科学评价等功能,既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服务,也为学校的育人工作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持,提升了育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学生社区建设,进一步完善育人体系,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更多平台,助力每一位学生在社区中实现全面发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努力。

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浏览器,1280*1024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领伍科技
切换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