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激昂的鼓乐声,广东财经大学2016级本科新生军训阅兵总结大会在佛山三水校区与广州校区分别举行。阅兵式上,各新生方阵喊着铿锵有力的口号,踏着整齐划一的步伐走过主席台;各表演方阵完美地展示了军训成果,这都要归功于新生们在13天军训中的刻苦训练。军训生活不仅使新生磨练了意志、锻炼了体魄,也给他们留下了许多关于青春的珍贵记忆。
沙场点兵,青春飞扬
“军训年年有,年年各不同。”相比上届军训,今年的军训内容更为丰富。“匕首操方阵”、“刺杀方阵”都是今年新增的特色方阵。16级工商管理学院物流管理1班的杨同学介绍道:“我们方阵要从齐步和正步练起,但大部分时间用于练习刺杀操的动作。”他透露,训练之初学员们的动作软弱无力,但在经过高强度密集的训练后,动作质量明显提高。匕首操方阵的善雯同学也表示她们的训练也是先从基本功——扎马步练起。此外,今年仍旧保留了持枪方阵等普通方阵。与去年不同,本次的持枪方阵由女生组成。女子持枪方阵的小华同学告诉记者,虽然是使用仿真枪进行训练,但枪的重量仍然让她们在训练时倍感吃力。不过她表示,一定会坚持下去,因为女子持枪方阵是其所在营中第一个接受检阅的方阵。因此要努力做得更好。尽管训练强度相比其他队伍更大,但小华说:“能够作为我们营第一个方阵接受领导的检阅感到非常自豪,有特色的训练内容也让军训生活变得更有意义。”
军训期间,“双马尾营”一词刷爆广财学子的朋友圈。同学们常常看到身着迷彩服,头扎马尾辫的师妹活跃在校园里。甚至有人调侃,“双马尾营”是为了替教官找回初恋的感觉。原来,女生必须扎双马尾是二营营长下达的命令,初衷是为了保持队伍的整齐与统一。久而久之,双马尾成了二营的标志,二营的女学员也渐渐为头上的双马尾感到自豪。
当被问及在军训中有何收获时,新生们都有各自的看法。“军训给我留下的最大痕迹就是我脸上和脖子上的黑色肌肤。”财政税务学院16级新生刘同学打趣道。运动员出身的她表示,对自己而言,军训的训练强度并不大,但军训使自己变得更坚强,也令自己对团队精神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人文与传播学院的李同学则表示,军训期间严格遵循规律的作息时间令她养成了自律的好习惯。
在13天的训练中,学员们时而艰苦,时而欢笑。有苦有乐的军训之旅给新生带来一生难忘的珍贵回忆。
铁汉柔情,班助暖心
军训期间,新生们自然是训练场上的主角,而那群带领、陪伴着新生军训的人也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带领新生军训的教官来自佛山预备役国防教育训练基地,多数为退役军人。在军训中,他们以军队的标准严格要求新生,对每一个动作精益求精,一遍又一遍地示范、纠正。然而,正所谓“铁汉柔情”,军训时不苟言笑的教官在与学员的日常交流中却展露出不同于训练场上的柔情一面。
陈营长与赵教官本次带领的是三营八连的匕首操方阵。有别于其他方阵,匕首操方阵全部由女生组成,因此陈营长也贴心地为学员选了一条绿树成荫的校道进行训练。接受采访时,陈营长正要求学员练习扎马步,并逐一纠正学员的动作。陈营长与赵教官一丝不苟、严格细致的态度令学员们不敢有丝毫懈怠。每当休息的哨声吹响,严肃的教官却与学员们打成一片,训练场内充满欢乐气息。赵教官与学员们相互开着玩笑,陈营长更是模仿学员们不规范的马步动作,滑稽的姿势引来一阵爆笑。匕首操方阵的学员们表示,陈营长与赵教官私下轻松活泼,与传统的教官形象大相径庭。“除了练习匕首操与扎马步,教官也会在夜训时教我们拉歌。”16级人文学院许同学说,“赵教官还教我们用东北方言拉歌,非常有趣。”
陈营长表示,军训伊始他和搭档的态度比较严厉,是要借此给学员们一个“下马威”,让学员懂得遵守纪律以及学会吃苦耐劳。他说:“在训练场上,我们是教官与学员的关系,在生活中,我们是朋友。”
带领三营七连的陈连长更是被学员们誉为“理想型教官”。训练场上一丝不苟的陈连长私下的暖心行为常常让学员备受感动。16级公共事业管理2班的黄同学谈到,陈连长在学员进行体检时守候在体检点,及时照顾身体不适的同学。“当时我因为低血糖,抽血之后险些晕倒,多亏陈连长及时送我到校医室。”
除了教官,众多的班助也在为军训中的新生们默默付出。作为班助,15级国际商务的李吕保同学早上八点便守候在田径场,看望训练中的师弟师妹们。李吕保谈到,担心新生军训不能及时联系他,最近只要一下课就会去训练场,了解师弟师妹有无帮助的需要。下午三点半,15级公共事业管理1班的梁同学与其他几名班助顶着烈日,怀抱一箱箱菊花茶往训练场走去,为的只是让师弟师妹在休息时能喝上一口清凉的饮料。此外,她还积极了解学校的各种最新政策,为师弟师妹们选课、参加社团提供意见。同时也会为不熟悉校园环境的师弟师妹充饭卡、交网费,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专心投入军训。问及原因,梁同学说她的行为出于对责任的传承。“当初刚入学的我受到班助的许多照顾,我希望可以继承这份责任,报答师兄师姐。”
情满军营,绵延至远
“军训很苦,但也很美好。”这是记者在采访新生时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回首这十三天的军训时光,曾经稚嫩的“小战士们”各自有各自的怀念。
毫无疑问,军训是新生们在大学上的第一课。在这门为期13天的课程中,学员与教官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法学院16级新生燕波与记者分享了教官对他们的教导。她说,教官与他们是亦师亦友的关系,有一次她所在的方阵中一位男同学裤脚上的纽扣掉了,于是向女同学要来发夹,将松垮的裤脚夹起。教官看见,随即表扬这位同学“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方法”,并希望大家在日后的生活中都能铭记这一准则。匕首操方阵的赵教官也常与学员分享自己的当兵经历。他提到,在军营中,负重跑、俯卧撑、射击等训练可谓家常便饭,希望同学们在军训的刻苦训练中能够磨练出不畏辛劳、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受到教官们坚强意志的感染,新生们也愈发认真。杨同学是四营花样表演方阵的队员之一。她在采访中提到,由于天气原因,耽误了许多训练时间。相对于雨天,她更期待好天气,只有这时她们才可以与教官并肩作战,不辜负学校、教官对他们的殷切期盼。
对于新生而言,军训期间一同奋斗的战友可能成为他们大学四年,甚至是一生的挚友。刘同学表示:“军训期间我与舍友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通过交流我们发现了两人的共同爱好,训练之余也相约一起去运动。”作为一名插住生,人文与传播学院的黄同学表示,军训时结交的朋友是她在大学的第一批同级好友。军训时好友间的温馨互动让她找到对大的学归属感。为此,不少同学感叹:“军训很短,它只是我们成长的一个小插曲,却是我们青春拼过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