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下午,校长于海峰在佛山三水校区笃行楼219课室为2015级财务管理班、注册会计师班及内部审计班的同学讲授了题为《正确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想政治课。
于海峰从中国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历史背景出发,围绕什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存在的认识误区及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措施三方面展开。
对于什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于海峰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我国经济领域的改革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改革的切入点来看,更加强调从“供给侧”入手;从改革的发力点来看,强调的是“结构性”改革。“供给侧”发力的改革解决“质”的问题,通过提质促总量增长,而非仅解决“量”的问题。他结合国际国内“需求侧”发生了巨大变化的实际,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充分考虑我国当前具体国情和现实需要的基础上提出的,我国经济发展要告别速度情结、总量情结,更加重视质量和效益。
谈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存在的认识误区,于海峰强调,要厘清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认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等于“抛弃”需求侧,而是要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行调整和改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不等于又回到“计划经济”时代,而是要明确政府的权力边界,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在行政干预上多做“减法”,把“放手”当作最大的“抓手”,在公共服务、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等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他说,改革的阵痛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这个阵痛是值得和充满希望的,政府要通过改革解决社会问题。
讲到如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他指出,须认真落实好“三去一降一补”政策,即“壮士断腕去产能,统筹城乡去库存,减少负债去杠杆,政府减收降成本,加大投入补短板”。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地适应需求结构变化。
最后,于海峰结合我校发展历程与实际情况,向同学们讲解了人才培养的“供给侧结构性调整”。他指出,我校要进一步适应社会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他鼓励同学们努力学习,将来走出校门,为社会多做贡献,成为学校的骄傲。他讲课风趣幽默,课堂多次响起阵阵掌声。(三水校区党政办 钟乐琪 陈佳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