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           <上一版           下一版>           PDF版          手机版

手机版

312 >> 2016年10月31日 星期一  共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询   往期查询  首页

长路漫漫志犹坚
不屈无畏征难关

作者:2016级国际商务实验班 林子澄

2016年,我跨过了神圣的成人门,度过了十八岁生日。作为新一代华夏儿女,我们的成长伴随着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外交流合作的日益密切,文化科学的跨越式进步和发展,我们的成长,无需顾虑温饱,无需畏惧战乱,无需忧心教育。这一切,都是80多年前革命先辈排除万难,毅然长征,置生命安危于身后,视艰难困苦于常物,抛头颅,洒热血,一步一枪打下的未来和幸福。长征精神也影响着我们这一代人,坚贞不屈,矢志不渝。

很小的时候,我便知道了“长征”一词,但我只是单纯地从字面上觉得这意味着红军战士们走了很远的路,但那激昂悲壮的过程,那光辉伟大的成果,那荡气回肠的精神,年幼的我无法认识和体会到。

第一次受到震撼,是在我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那时有篇课文叫做《飞夺泸定桥》。记得7、8岁的我看到:“他们毅然将生死抛于脑后,将安乐献给广大百姓,仅仅着力于一条铁索,着力于一片忠心,他们就这么用血肉之躯渡过了大渡河。”

从那篇课文里,我学会了直面挑战,直面挫折。每次有巨大挑战的时候,我总能咬牙坚持,因为我知道,当年红军都能一手抓铁索,一手持枪支,打下大渡河,我有什么理由退缩。

那时,长征精神是直面困难,坚持不屈。

初中的时候,学校举行了“长征故事齐分享”活动,在展览板看完一篇名为《金色的鱼钩》的故事,我悄然泪下。

回想生活中,我们有时因为自己的利益而牺牲别人的利益,我们会几番计较,会自私自利,但是当年像老班长一样的红军战士在这种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却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战友。我们强调的奉献精神,并不只是一纸黑白所能诠释的,而是真的要像先辈一样,从精神上就有帮助他人,为他人着想的意识。

那时,长征精神是无私奉献,奉献自我。

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高三,学校组织了一次延安游学活动。

这次游学,我们有幸来到了南泥湾。红军长征的时候,革命先辈在这里开展著名的大生产活动,将荒无人烟的南泥湾改造成为了“陕北好江南”。

学校组织我们学生背起农具到山上农作,当时正值酷暑,骄阳似火,在城市里习惯在舒适宽敞的教室学习的我们,习惯在家人的关怀呵护下成长的我们,难以适应如此环境。在大太阳底下我们个个汗如雨下,黄沙扑面,吃尽苦头,但是我们不仅收获了劳动的快乐,也体会到了革命先辈当年的艰难和顽强。高考固然是一场艰难的持久战,但是一对比起漫漫长征路上的革命先辈,我们又算得了什么。只要我们像红军开垦南泥湾一样,前路必是无所畏惧的!

那时,长征精神是自力更生,奋发图强。

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是中国的发展原动力,我们决定了中国的未来,就像当年红军长征一样,我们也面临着无数的挑战,我们也一样地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只要我们传承发扬长征精神,努力而无畏,定能搏击世界的万里长空,为自己吹响进步的号角,为祖国献上胜利的果实!

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浏览器,1280*1024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领伍科技
切换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