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胜利有你一半
校运会开始前,为运动员提供服务的各学院大本营早已在田径场上驻扎完毕。各学院在大本营的设计制作上别出心裁,彰显学院特色。如满布数字公式与火红色枫树叶的“数统之家”,枫叶与数学公式的搭配,展现出数学与统计学院健儿们在本届秋季校运会中迸发的激情。该学院还在大本营设置了数学趣味竞答赛,吸引了众多同学前往参加。外国语学院的设计则表现出外国文化特色,大本营画满各国国旗,伦敦电话亭的立体宣传品营造出浓浓英伦氛围,令人眼前一亮。
学院服务队的志愿者们也在田径场各个角落默默辛劳着,他们有的收拾垃圾,有的为同学们送水,有的扛起院旗在运动场上陪跑,给予运动员以精神上的鼓舞。16级人文与传播学院新闻1班的洪沁玮是校运会志愿者之一,她的职责是协助运动员进行检录工作。她说:“即使不能参赛,能陪在运动员身边见证他们拼搏的时刻也很有意义。”
校红十字会在运动场上同样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除了为运动员提供葡萄糖水与简单的包扎服务,还为身体不适的运动员提供软垫,供其休息调整。校红十字会干事张同学告诉记者,她们平时不仅要进行急救的相关培训,还要学习如何进行简单包扎。校运会上他们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协助医生救助伤员。
去拼!不管输赢!
“各就位,预备——”随着一声声枪响,一场又一场激烈赛事在田径场上进行着。作为校运会上的主角,运动员们的拼搏精神令在场观众为之动容。他们以汗水为笔,书写属于自己的热血青春!
愈战愈勇,用行动诠释“更快、更高、更强”!
在女子跳高比赛中,不少选手因经验不足或状态不佳等原因未能成功跃过跳杆,遗憾出局。而15级法学院的朱慧枝同学则凭借出色发挥,以1.45米的成绩一举夺得学生女子跳高比赛的桂冠。
与其他参赛选手不同,朱慧枝一登场,便要求将1.20米的起跳高度调整为1.35米,她的自信引来观众惊叹。只见她快速助跑至跳杆前,用尽腰腹力量横身一跃,完美地越过跳杆,整套动作行云流水,无可挑剔。随后几名上场的选手由于各种失误,均未能成功挑战1.35米的高度。至此,冠军已是朱慧枝的囊中之物。就在众人以为比赛结束时,朱慧枝再次登场并挑战1.45米的高度,以同样流畅的动作,轻松越过跳杆,并选择继续挑战。虽然在随后的三次试跳中未能成功冲击1.50米的成绩,但她不断寻求突破的精神赢得观众的一致肯定。
曾接受专业训练,并多次参加区市跳高比赛的朱慧枝在赛后表示:“我没有突破我的最高纪录。”她期待自己今后可以通过训练,不断取得进步。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
学生男子5000米决赛的赛况异常激烈。赛事伊始,来自继续教育学院的胡赣东和王凯同学率先跑出,两人相互拉锯。但在冲刺阶段,胡赣东突然发力,以19分19秒60的成绩将冠军宝座收入囊中。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胡赣东的优异成绩来源于日常坚持不懈的训练。原来,胡赣东在完成高二课程后便选择入伍当兵,今年九月份刚刚退伍,就读继续教育学院金融管理专业。他将校运会获得如此佳绩归功于自己的当兵经历。“当兵的时候,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跑步,训练时也要跑步。”由于当兵时养成了每天锻炼的习惯,即便在退伍后,他也坚持跑步,以保持良好的体魄。
法学院的梁靖金、冼嘉乐、邹海波和萧雨铨同学同样凭借平日的艰苦训练,为学院摘得学生男子4×400米接力赛金牌。不同于其他队伍,法学院的四名参赛选手均是校田径队队员。萧雨铨透露:“平时是上午学习,下午训练。”长期的高强度训练为他们的胜利打下坚实基础。
他们的字典里,没有放弃!
在学生组女子400米决赛中,继续教育学院的选手罗秋敏在最后100米拐弯处不慎跌倒,膝盖处和手关节擦破了皮,并有少量出血。在尝试继续比赛后,她不得不遗憾退赛。经历短暂休息,罗秋敏同学又投入到第二天学生组女子4x100米接力赛的准备当中。
类似的事例仍有许多。在学生女子800米决赛中,一选手中途身体不适,但仍捂住腹部,紧锁眉头,一步一步走完全程……他们并非冠军,但无论成功或失败,他们永不言弃的表现,都是体育精神的最佳注脚。
在竞技中享受运动
校运会提倡的是师生共同参与。运动场上的教职工们卸下“严肃讲师”的面具,成为挥洒汗水的运动员,为本届校运会增添不少活力。
赛事总是伴随着输赢,有人抱憾而返,有人满载而归。本届校运会中,教务处老师陈发健可谓收获满满,不仅收获教工男子组立定三级跳远的冠军,还获得教工男子乙组100米决赛亚军。此外,艺术学院辅导员张丽在女子教工100米赛事上也表现不凡。据了解,这是她第二次参加校运会,并连续两届获得该项比赛冠军。谈话间,张老师的喜悦溢于言表。
田径场上的奔驰,沙场上的飞跃并非一蹴而就,许许多多的老师在忙碌的工作后,仍坚持体育锻炼。外国语学院的王薇薇老师提到,能够获得教工女子甲组800米第一名可能是因为自己坚持跑步。每天下班后,她都会环校跑,休息日也会进行晨跑。教工女子丙组800米冠军刘红老师亦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争取时间锻炼,她说:“无论参加什么比赛,都要做好赛前训练。我平时工作比较忙,只提前训练了两个星期。先跑两圈,再跑三圈,就这样循序渐进地训练,锻炼腿部肌肉。”
相较于比赛结果,大多数参赛老师表示“更享受参赛过程”。被问及比赛感想时,获得教工男子篮球投准冠军的校友办主任曹阳笑着说道:“不看重比赛成绩,志在参与。去年参加这个比赛得了季军,今年进步很大,对自己这次的表现非常满意。”此外,曹主任还提到,参加校运会能够到集体中去锻炼,这样也更好地促使每个教职工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自身的体魄。不仅如此,校运会是全校师生的运动会,校运会的举办也让师生情从课堂上延续至运动场。陈发健老师坦言,比起过去举办过的教师趣味运动会,他更喜欢这样的校运会。校运会聚集了各年级的学生和各单位的教工,使得所有参与者在竞赛中收获满满情谊。
每一步的奔跑,每一次的跳跃,每一回的伸手,学生们用行动一次次地刷新记录,教职工们用汗水书写运动精神,服务队用双手传递友爱互助,运动场上的每一个人都是一抹色彩,成就了校运会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