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           <上一版           下一版>           PDF版          手机版

手机版

317 >> 2017年04月11日 星期二  共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询   往期查询  首页

金石照孤影

作者:15级创意写作 宋卓

暮色阑珊,华灯初上,树树皆秋色。她身披一裘皮裳,黯然地坐在石椅上。微醺的烛光摇曳,忽明忽暗。她的身影在秋风中飘忽不定,时长时短。她纤细的手指拂过那桌上厚重的《金石录》,泪眸中的柔情泛起,宛若一汪春水。思绪纷飞,恍惚间,回到了当年。

建中靖国元年,那年李清照,桃之夭夭,灼灼其华。那年赵明诚年方二十一,求学于太学。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每逢初一十五,明诚都典当衣物,走进大相国寺。一篇篇碑文的购入纵然使得两人生活清贫,但他们仍喜上眉梢,乐在心头。两年后,明诚出仕为官,收集到的古文奇字日趋渐丰。越是深触,越是难以忘怀。曾因难以备足二十万钱而与《牡丹图》失之交臂,两人互叹可惜,失落不已。

明诚罢官后,两人闲居青州故乡十度春秋,粗茶淡饭、秉烛夜话也颇为安然。明诚复官后,用成为莱州和淄州的知州的俸禄拿来从事书籍的校勘与刻写。两人一起整理成类,题上书名,指出不足。清照每次茶余饭后都以猜典故出处的正误来定胜负,猜中则举杯大笑,好不惬意!两人还对书籍分门别类地摆放,小心呵护保存。清照忍住性子,从衣食装饰方面克制自己,节省下来的钱财用以购买想要的书籍,存储起来作为副本。诗书藏本罗列几案,堆积在枕席间,两人意会心谋,目送神授。

高宗建炎元年三月间,清照婆婆郭氏死于建康,因为奔丧而物品无法全部带走,只好多次削减装去十五车。余下之物在同年十二月金兵攻下青州的一声令下化作飞灰。高宗建炎三年,明诚因朝见途中奔驰而患了疟疾,加之大量吞服凉药而危在旦夕。清照急切地乘船东下,痛哭流涕。明诚与妻子会面不久便撒手人寰。安置好丈夫后,清照也大病一场,安排分批送给丈夫妹婿的行李也因南昌被金人的攻下而悉数失去,就像长江之上消散的云烟,渺无踪影。

国事日非,云诡波谲,山雨欲来风满楼。清照奔赴台州投靠兄弟李迒,太守早已逃走。回头急奔黄岩,追随行进中的朝廷,又从海道赶往温州,又往越州。舟车劳顿过后又因皇令到达衢州,绍兴元年复赴越州,隔年又到杭州。

因分赐金人的谣言,加之有人检举与弹劾,清照事涉通敌之嫌而诚惶诚恐。皇上驾崩四明后,清照也不敢留存青铜器物,将之寄放在剡县。东西后被官军取出,归入前李将军家中。此时唯有书画砚墨,剩下五六筐在身边。清照常常将其藏在床榻之下,唯恐有失。奈何遇人不淑,东西在清照借宿居民钟氏家中而为贼子所窃,虽重金悬赏也仅寻回十八轴书画。当初卷帙浩繁,而今十已去八,唯三两残余零碎,实为可叹。

穷极一生,做不完一场梦。大梦初醒,流离了一世。那年的花前月下,纸影扉语,洒落下一地的春光旖旎。时光如流,洗净铅华,唯余一抹孤影常伴余生。

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浏览器,1280*1024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领伍科技
切换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