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           <上一版           下一版>           PDF版          手机版

手机版

328 >> 2018年05月14日 星期一  共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询   往期查询  首页

鸿飞哪复计东西

作者:●15级汉语言文学 蔡宏楷

东坡有诗曰:“悟此长太息,我身如飞蓬。”后人常以此附会,将苏东坡比作四处颠沛流离的飞蓬。然而,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却告诉我们,对苏东坡的人生抱以此种或怜悯或悲观的看法,实在是对东坡误解至深。正如《苏东坡传》的英文原名“TheGayGenius”所表达的,苏东坡实则是一个去到任何地方都能苦中作乐的人。“佛家的否定人生,儒家的正视人生,道家的简化人生”混合组成的达观人生哲学,决不允许苏东坡过一天皱着眉头的日子。“快乐”就好像苏东坡最忠实的朋友,随他到杭州、到徐州、到黄州、到密州、到惠州、到儋州,时时刻刻让这位天才绽出笑颜。

不过,我们先不谈苏东坡其人,似乎我也没有什么资格在众多评述东坡的文章中滥竽充数。我所要谈的是《苏东坡传》这本书,在林语堂清丽兼雅趣的文笔之下,这部作品丝毫没有为它的传主的光芒所掩盖。林语堂与苏东坡,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份惊喜。

即便是摘去林语堂头上“国学大师”的光环,《苏东坡传》附录里占了三页的参考文献,亦足以为这部作品的伟大提供证据。林语堂在写作《苏东坡传》上下的基础功夫之深,常令后代学者汗颜。而且他是纯以英文著成此书,充分消化文献上的信息之余,还需将其转化为外国人能够理解的表达方式。比如“浩然之气”的“气”怎么表达,比如中国人的“表字”怎么解释,比如翰林学士知制诰、中书舍人这些官名如何类比成外国现有的官名爵位,这都是林语堂要去思考的问题。我没有读过英语原著,也不懂得英语表达何者为美,因此我不敢断言外国读者读到《苏东坡传》的语句是否有他们本国作家的作品的美感。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他们可以突破语言关、文化背景关,进入一千多年以前这个天才的生活。

我手头的《苏东坡传》,一共356页,但是它的内容之厚度,远超其三倍不止。《苏东坡传》是人物传记中难得的有趣的书,它让你了解到的绝不仅仅是传主的一生——— 因为他是文学家,《苏东坡传》中便综述了北宋文体演变的历史;因为他是一名朝廷政客,《苏东坡传》将朝中朋党之争诸多细节都一一呈现;因为他是一个被朝廷贬到中国各个地方的地方官员,《苏东坡传》便也不遗余力地书写苏东坡所到之处的民风民俗,以至于让我们感受到苏东坡去到的不是一个地方,而一个“怎样的地方”。写到苏家兄弟随父出蜀,一幅千里长江图便缓缓拉开,写到苏东坡调任杭州通判,淡妆浓抹的西湖春景也随即在宣纸上晕染开来;又因为他交友众多,“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因此我们也可通过《苏东坡传》窥见北宋僧侣、道士、妓女、商人、农民三教九流生活的风貌,这样一部集文学史、政治史、地方史、风俗史于一体的人物传记,岂止356页。如此写法,塑造的不再是一个平面的形象,书的内容,也变得极为立体。

我们不得不承认林语堂是谋篇布局的高手,他懂得在记叙苏东坡的一生时,偶尔跳开写一些看似与苏东坡无关实则千丝万缕的事件。不比我之前所阅读的《毛姆传》,从头到尾毛姆两个字从未离开赛琳娜的笔端,她写得累,我看得也累,因此将它评为二流传记。《苏东坡传》是一流的传记,是极具文学审美特质的一流传记。林语堂写到苏东坡父亲过世后,就笔锋突转,详而又详地为读者介绍王安石这个人物以及他变法条例的各项内容,初次阅读的读者倘若翻到第七章和第八章,可能会冷笑一声:“还国学大师呢,挂羊头卖狗肉。”但细看才知,没有偏执狂王安石的变法,就没有北宋宫廷的朋党之争,没有朋党之争,就不会有苏东坡颠沛流离的一生。王安石与苏东坡是势同水火的存在,要写苏东坡,逃不开写王安石,因此作者在王安石变法这一节,以及王安石党派如何排除异己、全国各地官员如何谎报变法成效,都进行了详尽的叙述。很多人说林语堂是在用生命黑王安石,窃以为不然,这是苏东坡的人物传记,而非北宋政治史,作者将重心放在王安石新政的弊端和失败的效果上本无可厚非,况且王安石的新政本来就存在诸多弊病,只为了朝廷自己的利益却忽视百姓的负担,林语堂只不过是如实地展现出来,并没有夹杂过多的私人感情。这本是一个传记作家应该有的态度,站在传主的立场上客观地点评与传主有关的人物。同时,林语堂也并非只看到王安石变法中的偏执、激进,他也高度肯定了王安石在文学、为人各方面的优秀之处。

上面所述是由此人物到彼人物,有时又是从此地 到彼地,从草野到庙堂,有时风波未定,变故又起,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文似看山不喜平,《苏东坡传》诚乃万里锦绣。

作为一个文艺上的强迫症,对《苏东坡传》我又有些求全之毁、不虞之隙。整本书中,我共有两处不太满意的地方,一处是第六章“神、鬼、人”中举了苏东坡的《和子由渑池怀旧》前四句,紧接着便说“这首七绝成了东坡诗的佳作”,但我们都知道,《和子由渑池怀旧》是一首工工整整的七律;另一处是对朝云与苏东坡生活事迹的描写,稍嫌不足,朝云是苏东坡生命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女人,寥寥几笔带过总令读者抱憾。虽然有两处不足的地方,但所幸“瑕不掩瑜”,《苏东坡传》依然是熠熠生辉。

读过《苏东坡传》的读者,相信对于原序中林语堂轻描淡写的一句“我写苏东坡传并没有什么特别理由,只是以此为乐而已。”不会感到陌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快乐不仅是长寿的秘诀,也是苦难中的精神支柱,也是一切动力的源泉。“TheGayGenius”,苏东坡这个快乐的天才,已经成为一个精神符号,成为中国百姓、世界人民心目中的伟人,当淅淅沥沥的小雨来临时,在路上漫步的我们故作轻松地吐出一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老头要出点力气,会嚎上一嗓子“老夫聊发少年狂”;面对西湖雨后美景,发朋友圈你可能也会加上一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中秋夜人间万姓举头望月,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会蹦上舌尖;告诫别人看问题要多几个角度,往往添上一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面对波澜壮阔的江景,总免不了生出“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感慨;哀悼去世已久的故人,“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将使我们生出感伤。这时,你会惊讶地发现,一千年的时光虽过,苏东坡仍然如天地间的钟灵之气,徘徊荡漾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如林语堂在《苏东坡传》的结尾所说:

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浏览器,1280*1024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领伍科技
切换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