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凤在《光明日报》发表理论文章《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上率先取得突破》

2019-09-17 10:55:23

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上率先取得突破

作者: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准确判断国际形势新变化、深刻把握国内改革发展新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在2018年10月视察广东时发表了重要讲话。要求广东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强调广东要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高的目标要求、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全面开放,加快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加快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以开放的主动赢得发展的主动和国际竞争的主动。这不仅赋予了广东新的历史使命,更是为中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指明了前进方向。

新时代需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我国40多年对外开放的实践充分证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实行积极主动的开放政策,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新格局,为我国创造了良好国际环境、开拓了广阔发展空间。而且,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从对外开放角度来看,这个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而新时代的开放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同以往有很大不同,开放发展的大环境总体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有利,发展机遇多于风险挑战。就机遇而言,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世界经济呈现复苏趋势、我国在世界经济和全球治理中的分量迅速上升等。与此同时,面临的风险挑战也前所未有,国际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世界经济还没有找到从复苏走向繁荣的新引擎、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与科技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尚未形成,等等。

在这一新形势下,迫切需要推进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即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一带一路”建设不仅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开辟了新天地,更为增进相关国家的民生福祉打开了新空间,是一条互利共赢、繁荣昌盛之路。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需要根据“一带一路”的走向,依托陆上、海上、空中、网上国际大通道,陆上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海上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港口为节点,对内建立海南自由贸易港、广东等自由贸易试验区及内蒙古二连浩特等五大沿边重点地区开发开放试验区等,对外扩大外资市场准入、更大规模增加商品和服务进口等,推动我国东中西部陆海区域的均衡开放发展,推动国内与亚欧非大陆、美洲、大洋洲等跨区域双向联动的共赢发展。

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上率先取得突破

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和排头兵。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已成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经济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开放型经济水平显著提升,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上具备率先取得突破的优势。

广东外贸总额和出口总额连续33年稳居全国第一。据相关资料显示,2018年广东省外贸进出口总值7.16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外贸规模首破7万亿元,创历史新高,自1986年以来连续33年保持全国各省市第一;并且贸易结构持续优化,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保持良好增速,新型业态快速发展。2018年,广东省机电产品出口2.95万亿元,占出口总值的69.1%,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7504.9亿元,占比下降为17.6%。

广东内外市场联动日益多元均衡。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与东盟、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实行联动发展。2018年广东对美欧等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均实现增长。此外,2018年,广东与拉丁美洲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速分别为7.9%和7.3%,表明广东省内外市场联动更趋多元均衡。

广东双向投资互济格局基本形成。改革开放40多年来,广东不断创新国际产业合作模式,从最初招商引资、发展“三来一补”到今天“走出去”、打造走向世界的“广东制造”,将“广东创新”嵌入全球价值链,在全国率先基本形成全方位开放格局。据广东外商投资企业协会2018年12月11日发布的数据,改革开放40年,广东累计实际利用外资4442亿美元、超过全国的1/5,对外直接投资2018亿美元,居全国首位,与全球2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投资关系。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广东从贸易弱省迈向贸易强省,从招商引资到“走出去”再到共建“一带一路”,从创办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到建设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与粤港澳大湾区,广东为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探索出了大量的经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已成为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领跑者。

探索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创新路径

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上率先取得突破,广东省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创新路径,着重从以下方面发力:

继续率先推进广东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的陆上、海上、空中、网上互联互通,共同构建连接各国的陆海内外联动国际大通道。海运方面,努力开拓与西亚、南亚、东南亚、东非等国际海运线路,支持优势企业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重要港口国际合作,共建友好港口、临港物流园区和产业园区,完善海上丝绸之路港口网络。陆运方面,加强在公路、铁路(高铁)的联通和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开通国际高铁专列。空运方面,增加与沿线国家的航空线路和直达航班,增强与沿线国家贸易的空运物流承载力。网络方面,畅通信息丝绸之路,成为汇聚亚太、辐射全球的信息资源中心。

积极推动新型产业分工合作体系的发展,形成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在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的过程中,广东应积极推动新型产业分工合作体系的形成,一方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有自我发展的独立性,每个个体都有机会脱颖而出成为产业分工合作体系中的领头大雁;另一方面,通过发达国家(地区)与发展中国家(地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协同与资源优化配置,使每个个体都不会脱离“雁群”而成为孤雁,达到“优势互补、双向互济、互利共赢”的目的。推动形成新型产业分工合作体系,与南亚、中东、非洲、东欧等国及我国的中西部等地区,立足能源开发、资源互补、基础设施等领域进行产业合作;与海上丝绸之路南线国家及我国的海南等省,以环南海经济合作圈为突破口,共建海陆基对接和跨区域合作的海洋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全新的现代海洋产业合作发展格局;与日本、韩国等国家及我国的上海、江苏、浙江等东部省市,推进云计算技术、高端智能装备、现代海洋产业、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合作。总之,在该体系中,各国或各地区都将生产要素转移到最有优势的产业,使得每一个国家或地区都能获得一定的市场空间,实现共赢发展。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新时代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的新尝试。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粤港澳携手深化与世界各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及经贸合作,率先构建高标准贸易投资新规则,深入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培育利益共享的全球产业价值链,探寻新的经济增长动能,积极架设不同文明互学互鉴的桥梁。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具有经济高度开放、创新资源集聚、生活环境优美等特征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这本身就是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要新举措。

(执笔:黄晓凤)

(《光明日报》 2019年09月17日 05版刊登,链接:http://share.gmw.cn/news/2019-09/17/content_33162646.htm?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作者/通讯员:黄晓凤 | 来源:光明日报 | 编辑:蒋晓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