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商学院 二十九载励精图治而立之期再建新功经管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逾2万学子受益

2012-12-11 14:44:31

建校二十九载,广东商学院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尤其是近几年,广东商学院在坚持“人才立校、学术强校、服务兴校、特色优校”办学理念的基础上,发扬“求真务实、敢为人先”的精神,坚持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提升为着眼点,充分发挥学校的特色和优势,无论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还是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广东商学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人才培养: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十年超99%

为有效解决理论与实际脱节、课程教学模式落后和“批量生产”等问题,广东商学院开展了以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网络辅助教学课程体系和分层分类教学体系为主要内容的经管类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大提升了经管类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特色建设水平。

2005年,广东商学院启动经管类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一系列改革,广东商学院构建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双向互动、课上教学与课下教学相辅相成、共性培养与个性培养融汇兼顾的培养模式,建立健全了“研究—规划—实施—评估—反馈—改进”的工作机制,较好地回答了“地方财经高等院校培养什么样的本科经管类人才、怎样培养本科经管类人才”这一重大问题。七年来受益学生多达21000余人。该校经管类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和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精品课程(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教学团队1支;2012年获教育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认证;获批广东省特色专业5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精品课程14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教学团队1支、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100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0项。

经管类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2006年以来,经管类本科生参加各级各类课外学术科技竞赛共获奖481项,其中国家级260项、省级221项;参加各级各类课外文体竞赛共获奖518项,其中国家级73项、省级445项。经管类本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连续十年保持在99%以上。

而在研究生教育方面,根据中国科学评价中心发布的《中国研究生教育评价报告(2011~2012)》,广东商学院研究生教育竞争力在全国476所研究生培养院校中排名276,在53所文法类院校中排名26,在广东省内连续三年在硕士培养单位中排名第一。

此外,为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广东商学院于2008年成立了“具有企业家精神和潜质”的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以下简称实验区)。该实验区于2009年10月获批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立项项目,经过4年的建设,实验区在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鉴于实验区在商科本科层次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所产生的示范效应在相同层次和条件的教育改革实验中具有显著的参考和推广价值,实验区于2012年获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立项,并获广东商学院第七届校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科研创新:五年来国家级项目立项数翻5倍

自建校以来,特别是“十一五”时期以来,广东商学院在科研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五年中,共有27项成果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2012年,该校国家级项目立项数较“十一五”时期之初增长了5倍,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立项数跃居全国财经类高校第3名、全国所有高校第15名,广东省高校第2名,年度科研项目经费较“十一五”初期增长了4倍。多年的耕耘和积淀,结出了累累硕果。

广东商学院整体科研水平的大幅提升,得益于学校科学的办学理念、切合实际的科研发展目标、积极进取的改革创新精神。该校十分注重发挥多学科的优势,积极推动与校外力量的联合,有效整合校内外创新资源,加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注重科研平台建设。

一方面,注重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和校政合作等多方位合作,搭建协同创新平台。该校坚持“高标准、有特色”,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基础和社会资源,大力推进与其他高校、科研机构、行业企业及广东地方政府不同层次的合作,积极促进创新能力的提高和社会服务水平的提升。

另一方面,是注重制度改革和机制创新。该校坚持把人才作为科研的核心要素,通过制度改革和机制创新,充分释放人才活力,营造有利于科研水平提升的环境氛围。

学校注重各级科研平台的建设和校内资源的整合,形成了省市级、校级实体和校级非实体三级互动互补的科研平台架构。该校现有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个,校级实体性科研机构4个,非实体性科研机构33个。科研平台建设的强力推进,为学校科研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为提升学科建设层次和科研水平,增强科研创新能力,广东商学院于2009年底实施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计划。学校按照“成熟一个、立项一个、建设一个”的原则,分期分批进行培育建设。截至目前,共培育建设了6个校级科研创新团队。

人事改革:“十二五”期间将引进3-5名领军人才

2009年7月,广东商学院正式启动以绩效工资改革为导向,以校、院两级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改革。

按照绩效改革相关规定,高校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范围内可自主进行分配,自行研制具体的分配方案。在经费总量限定的情况下,广东商学院在制定绩效工资分配方案时注重向教学科研一线倾斜,以岗定薪、按劳取酬、优劳优酬、岗变酬变,统筹兼顾各类人员收入水平,提高教职工整体收入并保障收入的可持续增长。

实施两级管理体制改革之后,全校17个教学院部的教学、科研积极性明显提高,办学自主性逐渐增强。实践证明,二级管理体制改革方向正确,成效显著。

该校下大气力抓师资队伍建设工作。近年来,广东商学院以引进、培养领军人才和优秀团队为抓手,突出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以深化体制改革为突破,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在人才队伍建设机制上做了积极的探索。

2012年初,广东商学院正式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南岭学者,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引进3-5名成果突出、具有较高学术知名度和学术号召力、能带领团队进行国家和省重大科研项目攻关的领军人才,带领相关学科进入省级、国家级先进行列。学校实施“卓越青年教师”特聘教授岗位办法,教师不讲资历,不讲职称,只要取得重大学术成果,通过校内相应程序,可直接在校内聘为教授岗位,享受校内教授的待遇。学校还在积极制定青年学术领军人才的选拔培养方案,通过科学选拔、重点扶持和重点打造,培育高水平学科梯队人才。

为有效提高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学校选派教师到行政企事业单位挂职,参与省市重大决策调研、论证,参与国情、省情、市情调查。2012年,广东商学院派出了首批共15名教师到广州市地税局、中旅集团、美的集团等单位挂职锻炼,整体效果良好。

此外,近年来,广东商学院加大了海外优秀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除每年利用省外专局平台,积极宣传学校海外优秀人才的需求计划外,还在招聘岗位、引进待遇、后勤保障等方面全面向海外优秀高层次人才倾斜。近年来广东商学院陆续引进了一批优秀的海外优秀博士、硕士毕业。

撰文:赖竞超杨立明

(《南方日报》2012年12月11日报道)

作者/通讯员:南方日报 | 来源:暂无 | 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