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广东省2020年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生暑期学校举办

2020-09-02 20:52:59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武勇 通讯员 郑碧莲)8月21—29日,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办、广东财经大学学位委员会和广东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的“2020年广东省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生暑期学校”在线举办。本次暑期学校以“外语学科前沿问题与研究生国际学术论文写作”为主题,以广东财经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点为交流阵营,采用专题学术报告、学术沙龙、学员报告等活动方式,14名来自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广东财经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受邀为学员们开设专题学术报告和担任学术沙龙嘉宾,为学员们提供了一个跨学科跨区域的学术交流盛宴。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中山大学、澳门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等海内外120多所高校的130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参加了本次研修活动。

8月21日,开课仪式在云端举行,广东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陈冬纯主持开幕式,广东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罗贤甲致开幕词。开幕式之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刘建达开启本次活动的第一场学术讲座。随后的“暑期学校”活动持续十天,每天上午一场学术报告,下午举办翻译学、外国文学和外国语言学三个方向的学术交流和学术沙龙活动。

刘建达教授作了题为《语言测试素养的培养与提升》的报告。他强调语言测试素养是广大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生必备的专业素养,结合我国外语能力等级量表,剖析语言测试的内涵、要素和评价标准。

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武建国教授作了题为《话语研究国际前沿与新时代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传播策略》的学术报告,倡导语言学者要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关注中国话语体系的建构、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要与国际学者展开对话,要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了解崛起的中国。

广东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林嘉新博士作了题为《当代比较文学翻译研究理论前沿:问题与启迪》的报告,提出比较文学翻译强调对主题和叙述方式的论述、世界文学语境下的翻译承载的人文意义与普世价值;强调翻译存异与重译,有利于人类不断得到未知、发现新的自我、传承人类思想与精神。

广东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曾文雄教授的《当代翻译研究的界面与途径》,呈现了当代翻译研究具有前瞻性的多元界面,涉及诸如形象学、叙事学、民族志学、认知语言学和多模态等其他学科领域,拓宽了翻译研究的范围和路径,启发学员们从新的视角去认识翻译研究中的新议题。

上海财经大学外国语蔡金亭教授的《语言迁移研究的理论、方法与实践》,介绍了二语习得领域语言层迁移和概念迁移研究的理论、方法和实证论文,并对三语习得中语言迁移研究的广阔前景进行了展望。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家级同声传译实验教学中心主任莫爱屏教授在《语用与翻译的互动研究》报告中结合实例阐释了语用与翻译互动的研究理论和方法,认为此类研究在当前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实施的背景下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广东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杜萍副教授作了题为《<西游记>在跨文化旅行中女性观的失落与变形——以韦利的英译本<猴>为例》的报告,聚焦《西游记》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传播。运用比较文学的跨文化理论、跨语际理论、变异学、改写理论等,深入分析韦利译本中女性文化意象与女性形象的失落与变形,这是译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译者的翻译目的所致。

广东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陈冬纯教授在其《外语阅读的超学科研究范式》的报告中提出,由于互联网和移动阅读催生外语阅读新形态,外语阅读的问题呈现复杂化和多元化,这使超学科研究范式成为适用于该领域研究的新范式。扎根于新形态下的现实问题,超学科研究范式将成为外语阅读研究领域的第二种知识生产模式。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邓志辉教授在其《翻译认知过程研究的方法及领域拓展》的报告中,重点介绍翻译认知过程研究的主要研究工具,并以有声思维法和眼动跟踪法为例介绍具体的研究实施方法及研究报告的写作方法,并展望翻译认知过程研究有待拓展的领域。

广东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范玲娟副教授开展了题为《翻译研究前沿话题与国际学术发表》的报告,指出翻译学新的研究动向要突破原有学科的壁垒,寻求学界内和翻译从业者的对话与合作,并总结了国际学术发表应具备的关键元素:选题要立足本土,心怀天下,兼具普世价值,体现独特洞见,采取跨学科的研究方法。

学术沙龙嘉宾、中央财经大学范莉教授在分享发言时表示,如今我们要强调跨界研究的重要性,增强跨学科意识,“多道行车”才能更好地实现“变轨超车”;要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借力使力,聚力突破,本次暑期学校正好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中国社会科学网2020年9月2日报道,链接:http://www.cssn.cn/zx/zx_gx/news/202009/t20200901_5177461.shtml)

摄影:
作者/通讯员:武勇 郑碧莲 |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 编辑:蒋晓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