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已过,且将余年付梅花

2021-01-21 09:26:23

读《论语》,悟人生,“修己以敬”,说说生命安置的问题。生命安置的问题可以从一句话说起:“半生已过,且将余年付梅花”。这话听起来潇洒浪漫,可是如果没有梅花怎么办呢?年轻的时候,怎么也想不到半生很快。等到半生已过,就不能再想余年了,没有时间想,你得抓紧时间过自己想过的生活。至于有没有梅花都无所谓,生活里各种花多的是,关键不在于梅花、兰花,还是菊花,关键在于你要把自己的愿望想象成什么。

许多人怕老,说即使老了也要保持漂亮优雅,仿佛漂亮优雅是年轻人的特权。其实年轻人往往漂亮但并不够优雅,优雅是在岁月中修炼出来的,需要时日的积累,磨难的历练。年轻人更多的是活力四射、灿烂阳光。漂亮优雅并不是想要就要的,那个得有天赋和机会。人活着并不是必须得漂亮优雅,首先是活着,其次是活得自在才最重要,其余的都是锦上添花,有花就好好看顾,没有花,就自己采花自己戴。人生而孤独,学会自我欣赏,完整地接纳自己,才能做到心理成熟和完善。

正如年轻人有年轻人的美好,老年人也有老年人的美好,老年人享受老年人的生活就够了,没必要向年轻人看齐。人最佳的状态是适得其时,而不是固定一个标准,年轻或年老都有各自的标准,而不必彼此互为标准。万物瞬息变化是常态,年轻会变年老,年老会日渐腐朽,这是大自然的规律,哪有什么永恒呢?我觉得人世间最蠢的事情莫过于年轻时盼着成熟长大,年老的时候时时不舍青春,隐晦年龄,深怕别人看出自己皱纹深处对年老色衰的恐惧。这样活着的人,等于没有在自己当下状态活着,而是一直活在想象的忧虑里,颇不智慧,更谈不上豁达,太委屈太憋屈了。

有人说古人对人生的参悟很多,比我们现代人聪明智慧,其实不然。如果归类,结论和今天人们的体悟还是差不多,不能说古人就比我们高明多少,也不能说我们就比古人进步很多。人类的历史进步速度在加快,更多的是表现在科技进步方面,至于人性方面,其实三千年中,变化并不是很大。

儒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脉,基于血缘关系对人性的认识是和谐美好的设计。道家作为补益则从人性与天性的比对中警醒人性的过度泛滥。后来的佛教进入中国,被中国文化修正为现世与彼世温和度化的桥梁,儒释道都将人作为中心,这是中华民族的幸运。透过儒释道的精神设计,我们会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对人性是最为重视的,究其实质,正是把人性看做了难以教化的事情。在孔子的观点中,核心就是“学”与“教”两个字,君子之“学”,民众之“教”,在贵族时代成为统治阶层最为关注的问题。这两个问题从社会管理的层面看,一是塑造“君子”这一管理者,二是研究仁义礼智信社会的“民众之教”问题。这些都是大话题,礼乐文明、钟鼓教化,我们且不深究。

说说个人生命的安置。孔子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这是个体生命安置的三层境界,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能够做到“修己以敬”就很难得了。“修己以敬”的意义,就是能够让自己的“社会化”程度与现实更加适应和谐,在这一和谐状态中,自己与社会能够温和相处,从而使一生的努力,获得圆满。至于说到“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那都是大人物的事情,普通人沾不到边。作为一个普通人,如果我们能做到自我修养圆满,并能照顾到身边的人,就已经很不错了。克己复礼是有传染性的,榜样的感染力量不可忽视,这是古代君子士人要一生努力的目标。

“修己以敬”,作为一个普通人,能做到这样,我以为就很了不起了。“且将余年付梅花”这句话,包含着出尘之想,包含着对世事的洞明,是对人生历练后的晓畅明白。人能活到这个份上,自由自在,从心而行,总是欣喜的,总是令人向往的吧。

作者/通讯员:人文与传播学院 田忠辉 | 来源:宣传部 | 编辑:伍一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