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历史的想象

——《三国志》《三国演义》《赤壁》的新历史主义解读

2021-10-28 15:04:39

新历史主义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是由美国学者斯蒂芬·格林布拉特提出的一种批评倾向。这种批评摒弃结构主义影响下的“共时性”批评方法,主张在美学、文化和历史的张力之中研究不同的文本,围绕着“历史的文本性”和“文本的历史性”两个核心,强调文史互动与文化语境重构,从而更加接近历史真实。

《三国志》是西晋陈寿编撰的史书;《三国演义》是明朝罗贯中根据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创作的历史演义小说;《赤壁》是由吴宇森执导的历史题材电影。这三者关于赤壁之战的描述在人物形象、情节结构以及文本主题都有着许多不同。那么到底哪个是对赤壁之战的真实诠释呢?下面从新历史主义的两个视角——历史的文本性和文本的历史性来把握。

历史的文本性

首先新历史观认为历史是一种话语。与传统的历史观不同,它不再将历史叙述等同于历史真实。它认为历史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一种历史叙述或历史修撰。因此当我们读某一本史书时并不能触摸到真实的历史。换句话说,即使是读史书《三国志》也不能真正了解历史真实。《三国志》关于赤壁之战的记述仅仅有“至于赤壁之战,盖有运数。实有疾疫大兴,以损凌厉之锋,凯风自南,用成焚如之势。天实为之,岂人事哉”寥寥数语。史书将赤壁战败的原因归结于疾疫和风向等自然因素,不提及任何的人为因素。在新历史主义的视域里,文本属于特定的历史。陈寿是晋朝人,也就是说,《三国志》是由三家中的胜利者——魏所书写,具有强烈的政治立场,对于自己的失败更是避重就轻。由此可见,我们所被告知的历史不过是某一个胜利者的自我书写罢了。同样,《三国演义》渗透着“拥刘反曹贬孙”的思想,折射出封建正统观念占据统治地位时的民心所向。

其次,历史是一份文本。新历史主义学者海登·怀特的《作为文学虚构的历史文本》指出:“历史的语言构造形式同文学上的语言构造形式有许多相同的地方” ,怀特认为“历史事件只是故事的因素”,就像一名考古学家,获取到的只是某一件物品、时间地点以及一些人物等零零碎碎的材料,“通过压制和贬低一些因素,以及抬高和重视别的因素,通过个体塑造、主题的重复、声音和观点的变化、可供选择的描写策略等等”使之成为故事。所以说,历史的形成取决于历史学家运用哪些材料以及如何将这些材料组合,换一句话说,这根本上也是一种文学的创作。与文学创作不同的是,历史叙述处理的是历史材料,而文学处理的是作家的生活积累与独特的心理感受。由此,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三国演义》与电影《赤壁》会有出入。两者获取的材料是一致的,但是编排出来的故事却不一样。譬如,已经去世了的庞统却在《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中出现,实际上是为了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在《赤壁》中施展美人计的小乔也是作者精心设计的结果。

另外格林布拉特认为不同人的主观性的渗入会造成不一样的文本。例如,在《三国演义》中小乔并不是赤壁之战的重要参与者,只是一名旁观者,可到了电影《赤壁》之中,小乔夜访曹营却成了赤壁之战胜利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可以窥见,在《三国演义》的作者重视的是权谋之术,着力塑造了诸葛亮足智多谋、神机妙算的神明形象,并且描写的都是男性的历史,将女性视为战争的附属品;而在电影《赤壁》中作者融入了爱情、友情、将士情等多种情感体验,着力塑造周瑜保家为民的形象,描写的是男性与女性共同创造下的历史,肯定了女性的力量。前者是封建男权社会以及“尊刘反曹贬孙”思想下的产物,后者则是现代男女平等以及作者“暴力美学”风格下的产物。值得注意的是,电影《赤壁》颠覆了以往赤壁之战的叙事视角,立足于东吴重新阐释赤壁之战,填补了历史空白,也给经典诠释带来新意。不同于《三国演义》弘扬“以民为本”的治世理念以及“惩恶扬善,彪炳忠义”的道德价值取向,电影《赤壁》强调的是“邪不胜正、团结一致”的精神,渗透了吴宇森的江湖豪侠之内蕴。

文本的历史性

文本的历史性强调的是文本充满历史语境,大而言之是文化语境;小而言之是话语语境。换一句话说,文本参与了历史进程,一切文本都具有特定的文化性和社会性。陈寿《三国志》对赤壁之战的描述虽然充满了强烈的政治色彩,但并不妨碍后世对它的借鉴。它为后世创作提供了丰富翔实的资料,具有深厚的历史价值。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从文本层面来说,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和艺术手法借鉴;从文化层面上来看,它不仅是一座灿烂的精神宝库,从中人们可以获得历史知识、为人处世的智慧。它还是中国第一部历史演义章回小说,从此刺激了历史演义的繁荣。电影《赤壁》从文本层面来看,借助现代技术,向观众展现了一幅恢弘壮阔的战争画面,丰富了人们对于战争的理解;从社会层面上看,电影的改编使受众群体多样化,迎合了市场审美,获取了利益,还激发了观众的兴趣,继而深入研究历史。

结语

通过新历史主义的两大范畴——历史的文本性和文本的历史性,我们可以看到赤壁之战无论是在《三国志》《三国演义》还是《赤壁》中,都没有最真实最完整的展示。我们所能看到的仅仅是某一种具体的历史精神,或者说是历史语境。

(本文乃《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Ⅱ》的教学成果之一,指导老师:人文与传播学院万静)

作者/通讯员:周楚怡 | 来源:人文与传播学院 | 编辑:蒋晓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