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守恒 而吾不争

2022-03-16 08:32:17

陈荣捷先生在《中国哲学文献选编》一书中写到:“假如没有《老子》这本书的话,中国文化与中国人的性格将截然不同。”当今社会,也许儒家学说更容易得到广泛的认同,而道家学说的关注度并没有那么高,但我认为,道家思想正如老子所说:“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虽然“小”,却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道家与强调刚健英发和社会秩序的儒家不同。若说儒家是倡导个人与社会应有积极的关系,强调个人为社会的服务,那么道家就是悄然潜入个人的生命里涵养精神,润物而无声。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在老子眼中,道无名,永恒,自发,混沌,不可描述,一以贯之。个人的理想生命、社会的理想秩序,以及政府的理想状态,都要接受它的引导。

当读到“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时,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了浩瀚宇宙,星辰洒满了虚空,道存在那里不知多少年。光芒、尘埃融为一体,是和谐又混沌的状态。“道”即在那里,不争不抢,永久守恒。“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读《道德经》时,我仿佛被自然之道抚过。道,解我内心纷杂,让我仿佛置于广阔的天地间,没有俗事的打扰,没有学业的压力,从而获得心灵的抚慰。

道家是生命之学,它深入到个人的生命之中,轻柔地述说着生命之道,述说着生命的本质乃“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故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老子从辩证的角度看人生,“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此乃大智慧也。正如一句俗语:“当上帝关上了一扇门,也一定为你开了一扇窗。”这不正是老子思想的体现吗?事物是相互转化的,在守恒的前提下,事物永远在运动中发展。不争与争,谁能说,不争就一定什么都争不到呢?

我不禁想起了疫情以来迷茫的自己,此时内卷一词正悄然兴起——大家都在竞争,却不是积极的竞争,而是盲目的竞争。我也在不知不觉间加入“内卷大军”:上课不用听讲,只需要期末背老师的提纲,就可以轻松通过考试;作业不用讲质量,只需要字数看起来够多就可以;比赛不看有没有意义,只需要拿到有含金量的奖就可以;看书不用思考很多,只需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就可以;选课不是选真正有用的,而是选好蒙混过关的……于是年年岁岁,我经历了很多,却雁过无痕,留不下一点属于自己的东西,只能在焦虑和空虚中,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期末。

老子说天地犹如一个风箱,“虚而不屈,动而愈出”,从他的辩证法来看,空非空,有非有,而我的“争”,并没有让我得到什么,反而落得一地鸡毛。而按照天地“守恒”的规律,我的时间大概都浪费在了玩乐上,而非真正有意义的事情上。

 《道德经》里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水在老子眼中,是至柔,亦是至坚,以柔制刚,故克之。于此,我不禁想到,“争”为“刚”,“不争”为“柔”,“争”为石块,“不争”为江海。柔之所以能克刚,盖因柔可以包容刚,挫其锐;江海之所以克石块,也因江海辽阔,石块投入不能像投入水洼一样激起波澜。

我仿佛被道怀抱起来,心中感到宁静与安慰。我之前的争不过是过眼云烟,就像投入江海的石块,不能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任何波澜和收获。也许,我该停下来了,不能一味的逐利,而忽视了真正本真的东西。正所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我不正是被外物所惑,被欲望勾引,从而不能发现、坚持自己的道吗?

也许“不争”是我未来应该去应对学习的方式。“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我非圣人,但我认为“道法自然”,我也应该顺应学习的规律,一步一步脚踏实地,顺应自然——不争无畏的名与利,安分守己,为己而学,非为人而学,也许这才是我为自己所能做的最好的事情。

“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不知什么时候,我和老子一同站在了浩瀚的宇宙之上,他眼中熠熠生辉,观察着世间的万物百态、星辰阵列。万物从出生走向死亡,循环往复,又守恒不动,归于寂静。他面对着道与自然。我从他身上看到了善道者的影子:“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飉兮若无止。”正如《道德经》带给我的感受一样,虽体量微小,但沉浸进去却发现它是如此虚空,有容乃大。

读毕,只觉灵魂被洗涤,在虚空下尽情遨游,又似点亮了心里的灯,看清了行进的方向。

大道守恒,而吾不争。

  

 (本文乃《中国文化典籍导读》课程思政教学成果之一,指导老师:人文与传播学院万静)

作者/通讯员:马越 | 来源:人文与传播学院 | 编辑:蒋晓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