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21世纪经济报道:袁星侯、陈甬军:学习笔记丨经济大省挑大梁,财政必须有担当

2022-08-23 18:01:07

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时强调,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力争实现最好结果。

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有条件的省份要力争完成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广东作为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完成下半年的经济发展任务,财政必须有担当。

从今年全国财政的发展形势看,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前7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2%。反映了随着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和疫情防控取得积极成效,工业增加值、服务业生产指数、企业利润等主要经济指标逐步回升,带动相关税种恢复性增长。反映了各地各部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有力应对二季度经济遇到的超预期冲击,6月份经济运行企稳回升。7月份经济延续恢复发展态势,但仍有小幅波动,经济增长基础尚不稳定。势要起而不可落。当前正处于经济回稳最吃劲的节点,经济大省勇挑大梁,财政必须有担当。目前主要是做好以下八个方面重点工作。

一是要完成财政上缴任务。我国沿海省市经济体量大,财政收入占比高。比如4个主要沿海省份(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经济体量就占了全国1/3以上,财政收入占比近4成,在地方对中央财政净上缴中贡献超过6成。沿海省市要完成财政上缴任务,这是经济大省勇挑大梁的直接体现。沿海省市的财政上缴任务完成了,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财力就有了基本保障,对整个经济调控的主导作用就有了基本保障。广东作为经济大省在这个方面责无旁贷。

二是坚持政府过紧日子。从中央到地方,党政机关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坚持过紧日子,从严从紧控制一般性支出,腾出更多财政资源,用于改善基本民生和支持市场主体发展,用于落实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针对新情况合理加大宏观政策力度。这意味着大拆大建要不得,铺张浪费更不行。不违规建设楼堂馆所,不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依法严厉打击偷税骗税等行为,规范罚没等非税收入,严格规范财务审计秩序,让财经纪律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三是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管好用好财政资金,财政支出要讲绩效,财政政策要精准,使用低效、无效或是躺在账面的财政资金要盘活,好钢用在刀刃上。

四是保持财政收支平衡。在当前特定时期,固守年度平衡预算或应是“原则上”,但周期性预算平衡则是“必须的”。2015年1月正式实施的新预算法和《国务院关于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的意见》(国发〔2015〕3号)尽管未涉及对政府内部制定政策的分工协调、与社会和公众进行协商、对政府和预算进行立法审议以及进一步立法明确预算与政策的关系,但已经对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实行中期财政规划奠定了法律基础。

五是加大财力下沉。经济大省不仅要完成对中央财政上缴任务,还要通过转移支付等,加大省级财政财力下沉力度,保障基层“三保”尤其是保基本民生支出、保基层工资发放。进一步完善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并扩大范围,推动资金快速精准下达和使用。

六是用好专项债这一政策工具。2022年,财政部安排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3.65万亿元,并提前下达新增专项债券额度1.46万亿元。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重点支持在建和能够尽快开工的项目,扩大有效投资。专项债在6月已基本发行完毕,支持基建的政策措施持续加码,财政部要求专项债资金在8月前使用到项目上,对基建投资形成有效支撑。要依法盘活债务限额空间,并用好已发行的地方专项债和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符合条件项目越多的地方得到的资金要越多。各地要加快成熟项目建设,在三季度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带动有效投资和相应消费。

财政部数据显示,1-7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675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4%。卫生健康、教育、社保和就业等支出保持增长,民生支出得到保障。交通、城乡社区、农林水利等基建类支出保持增长,支持重大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稳经济。

七是变资产为资本。今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文(国办发〔2022〕19号)要求各省市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建议发挥财政贴息等政策工具作用,合理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基础设施上的不断投入,形成巨额存量国有资产,但整体存量资产盘活情况有待提升,资产证券化比例有待提升,可以通过REITs、PPP、ABS等方式盘活资产,并引导做好回收资金使用,精准有效支持新的重大项目建设,促进项目尽快落地实施。

八是防范和化解财政金融风险。勇挑大梁还应重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保持财政可持续的重要方面。近年来,财政部门通过出台一系列监管制度,遏制增量,化解存量,在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增加的同时,隐性债务风险稳步缓释,地方政府债务处置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目前,我国财政运行总体平稳健康,今后应对风险挑战的政策空间还比较大,但不可否认的是,地方财政逐渐处于“紧运行”状态,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应予以重视。

同时,具体操作中建议由政府主导的产业发展基金,必须在政府预算约束内运行,充分发挥四两拨千斤的引导作用,提高财政出资绩效。首先,要杜绝脱离财力条件,避免片面追求基金规模、投资效率低下、投资方式违规的问题。REITs产业发展基金,政府出资要适度。其次,在加快储备符合基金收益条件的项目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搭配基础设施资产。

本文作者:袁星侯,广州银行监事长、经济学(财政学)博士、广东财经大学大湾区双循环发展研究院特约研究员;陈甬军,广东财经大学大湾区双循环发展研究院院长、特聘教授。

(21世纪经济报道于2022年8月23日报道,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134923183328592392/?app=news_article&timestamp=1661242406&use_new_style=1&req_id=2022082316132601013815220622525FF1&group_id=7134923183328592392&share_token=B88EBAE8-1F82-4E70-BD43-32316B67F851&tt_from=weixin&utm_source=weixin&utm_medium=toutiao_ios&utm_campaign=client_share&wxshare_count=2&source=m_redirect&wid=1661247631080)

作者/通讯员:矫萍 |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 编辑:黄程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