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积极响应广州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的号召,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方针,了解农村特色产业发展潜力。日前,广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三下乡“明明就”考察队走进化龙镇花卉种植基地,探索和创新化龙花卉销售道路,发展花卉电子商务,做大做强绿植盆花品牌,打造亮丽化龙花卉名片。
化龙镇位于番禺区东北部的珠江河畔,面积52.94平方公里,地理位置优越,土地肥沃,一直以来拥有深厚的农耕传统。据了解,化龙镇花卉种植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此前,化龙人主要以水稻和香蕉的传统种植为主,直到90年代初,国内家庭开始流行观赏内植物,同时追求不仅能净化空气,还能作为室内装饰,实用性和美观性兼具的绿色盆栽。由此,敢于创新的化龙人在镇政府以及镇花卉研究中心的指导下,开始尝试推广荫生植物规模化种植,从一般种植农户向阴生花卉种植农户转变,成为化龙花卉人。
经过走访发现,化龙镇绿色盆栽种植的品种趋于多样化,不仅有金钻、白雪公主、芭提雅等小型盆栽,也有夏威夷、绿萝柱等大型花卉盆栽。其中,三下乡实践队重点观察研究了绿萝这一盆栽的大棚种植。绿萝柱由于是大型盆栽,多摆设于大厅,庭廊等场所。生长周期为三至六个月,其种植过程包括育苗,栽种,浇水,施肥等步骤,且促成其成长的养护方法也相对简单。
在化龙镇复苏村,团队通过调查问卷和实地走访的形式了解了绿萝种植和销售的现状。随着消费者审美观念的提高,想要种植出观赏性极佳的绿萝柱,花农们免不了要多花心思。为此,团队成员拟写了“支持绿萝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调研报告,同时以撰写推文和制作短视频的方式向大众宣传绿萝。
团队在调研中发现,绿萝的种植受季节气候影响较大,一般是夏季生长较快,而秋冬季因为温度低而生长较慢,各个季节市场对绿萝的需求也有所不同,秋季需求量会相对偏高。花农们虽然根据季节调整投入与产出,但如果发生自然灾害,花场种植受损还是比较严重。同时目前绿萝销售价格受市场影响波动较大,且基地销售渠道较为单一。为了解决痛点问题,团队成员建议,第一,政府应当重视花卉产业的发展,对花卉种植以资金扶持和实施激励政策。第二,创新绿萝的销售方式,将线上宣传和线下销售结合起来,还可以通过商品展览提高绿萝的知名度。第三,坚持文化引领,促进消费的方式,传承和弘扬中国的花卉文化,推动花卉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增强花卉的消费动力。希望上述建议,能为化龙“花卉”发展注入新活力!
(广东新闻热线于2023年8月25日报道链接:https://b.itkjhd.cn/16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