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广财马克思主义学院:彰显财经特色,打造高水平学院

2023-10-27 09:08:18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精神成长史,要让读书成为学习阶段的主要生活方式。”日前,广东财经大学(下称“广财”)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新一期“启润”经典读书会,学院副院长陶日贵对学生们说。

“启润”经典读书会是广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重点文化育人品牌之一,通过定期举办,以教师领读、师生互动等形式,扎实学生专业基础,引领学生培根铸魂、启智润心。

近日,该学院入选广东省首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袁继红表示,将进一步彰显财经特色,以智慧思政赋能,努力建设成为有示范引领作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和宣传高水平基地。

创新探索思政课教学改革

从长假出游看国家发展成果、从电影排行榜看文化自信、从流行歌曲看改革开放发展变迁……在广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孙晓晖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上,学生们以社会热点为切口,在演讲互动中链接宏大理论,学习兴致高涨。

在广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这门课程已充分融入学校原有教学体系当中,灵活采用各类创新型教学方法,通过设置专题、配强师资,实现模块式教学改革。

袁继红介绍,学校构建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以6门思政主干课为中坚,以选修课、实践课、系列讲座为外延拓展的“同心圆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群体系,多维度多层级推进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如何提升学生的“到课率”“抬头率”“走心率”,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期探索的重要课题。

“我们在教学方法方面下了不少功夫。”袁继红说,学院推出多种创新做法,包括引进“对分课堂”新型教学模式、携手校内其他学院打造“读懂湾区”等“读懂”系列金课、定期开展“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系列讲座、持续优化“行走湾区”思想政治综合实践课等,全方位打造“大课堂”,凝聚合力办好思政课这个关键课程,不断提升学生的获得感和认同感。

“对分课堂”尤受学生欢迎。一堂课围绕一个专题展开,前45分钟由教师主讲,后45分钟让学生自主讨论、分组发言,激发学生思考与学习的内在动力,大大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和实效性。

“这种全新的课堂形式,既有老师的主题讲授,又有同学之间的交流探讨,使我们能更深刻地领悟和内化课程所讲述的精神内涵。我坚信,只有珍视这样的学习时光,我们才能在思想上取得长足进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2020级学生贺伟康说。

课堂绝不是教师的“独角戏”,广财马克思主义学院深谙此理。

近年来,学院不断推动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出一条多样化、可持续的创新道路,已获批省级名师工作室1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拥有省级精品资源课程6门、省级一流课程2门,获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以及省级、厅级各类教学竞赛等奖项50余项。

建设智慧思政教育共创基地

VR设备、滑轨互动屏、AI交互大屏……走进广财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们就能随时体验智慧教学,开展沉浸式学习。

这是广财打造的近2000平方米的智慧思政教育共创基地,已启用“智慧思政共创中心”“思政长廊”等区域,将打造成为融思想政治教育、数字素养教育、艺术素养教育于一体的大思政教育示范场所。

“数字赋能是我们教育教学的重要抓手。”袁继红说,学院抓住教育数字化发展机遇,剖析当代学生的认知特点,发力建设智慧思政,大力推动数字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打造智能课室等沉浸式教学空间、建设数字平台和开发线上课程资源,促进思政课提质增效,已有2门课程入选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

智慧思政同样贯穿于考核评价体系。不同于传统的集中纸卷考试,广财的学生们以“论文+随堂线上考”模式参与考核。

“借助数字化专业平台,学生对客观、主观题的作答情况都能进入智能分析系统,帮助我们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和整体学情变化,以及反哺整个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发展。”袁继红说。

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办好思政教育的关键一步,数字化资源在其中亦发挥重要作用。

“当前,大中小学思政课的衔接仍不够紧密,同一批学生在不同学段的学习内容可能重复,难以实现进阶性、贯通式思政教育。”孙晓晖深有感触,大中小学思政课需加强联动,才能实现全周期育人。

近年来,广财进一步发挥智慧资源优势,主动谋划拓展教育教学平台,与云浮市教育局、佛山市三水区教育局对接,共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协同创新基地,定期开展线上线下的集体备课、教学研讨等,为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探索新路径。今年,学院获批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牵头高校,斩获广东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展示活动一等奖。

着力打造财经特色

在学生每天经过的长廊里,广财马克思主义学院把岭南金融博物馆的红色金融史展览“搬”了过来——精心设计的展览样式和浸润式学习路线、详实梳理的历史时间线和图文并茂的事件陈述,让这个“思政长廊”成为校园里一道特别的风景线。

作为华南地区唯一一所财经类院校,广财如何发挥优势,办好独具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财马克思主义学院定期邀请省内外专家名师做客大讲堂,为学生讲述国家发展战略、经济形势、法治改革等,以深入浅出的理论阐述和紧贴实际的案例分析,用榜样的思想魅力引领学生深刻了解中国方略、中国方案。大讲堂内容还作为课程资源,全校师生可共享学习。

“财经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更要关注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袁继红介绍,学院着力打造学科的财经特色,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重点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习近平经济思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及党的建设。近五年,获批国家社科重点项目“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土地制度优势研究”等国家级项目20余项,聚焦研究阐释党的创新理论,并将科研成果运用于教学。

同时,广财大力发展国家安全学交叉学科,是广州市重点学科,日前还获批自设“国家安全研究”。该学科正是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推动共建。

如何推进国家安全研究?袁继红说,广财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其他学院,共同推进跨学科研究和协同攻关,聚焦湾区经济发展,打造国家安全高端智库,转化为咨政报告、理论宣讲、培训服务等,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和安全提供智力支撑。

优质师资团队是关键力量。“教师在教学层面分属于不同的教研室,同时对应学科方向组建科研团队。”副院长陶日贵介绍,在学院统筹布局下,每个团队周期性申报科研项目,并在内部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形成良性循环机制,为学科建设提供长久动力。

如今,学院获批建有“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广东乡村建设研究中心”“广东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大湾区青年马克思主义教育科普基地”等6个省级教学科研平台,以及“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培训基地”等2个广州市级教学科研平台。

近年来,学院学科团队科研成果丰硕,获国家级项目28项、省部级项目40项,出版专著24部;在《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等刊物发表研究论文400多篇;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6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

广东财经大学党委书记郑贤操:坚持“三个逻辑”打造高水平马克思主义学院

一是坚持“马院姓马”的内涵逻辑。坚守马克思主义鲜明导向和办学原则,坚持把研究阐释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作为重中之重,融入党建工会、学科建设、思政课程改革创新、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理论宣传等学院建设各个领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上级文件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标我省高校重点马院建设标准,着力打造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为核心的思政课程群,探索模块式教学改革,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更好入脑入心入行。

二是坚持“财经+”“安全+”的特色逻辑。跨学科组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团队,开设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总体国家安全观等研究方向,充分发挥财经特色资源,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相关学科联动发展,形成“财经特色”马克思主义学科群建设和“国家安全学”交叉学科研究亮点,为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提供坚实学理支撑和人才支持。

三是坚持“智慧+”“实践+”的路径逻辑。建设“1个联盟,2个共同体”(即智慧思政教育联盟、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共同体),扩大“智慧思政教育共创基地”使用场景,促进校内协同、校地协同、校校协同的全场域育人合力;共建共享共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行走湾区”“青年学习云基地”等思政金课资源,着力打造成有广财特色、湾区特点、示范引领强的高水平马克思主义学院。

(南方+于2023年10月26日报道链接: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10/26/c8233610.html?colID=3829&firstColID=3829&appversion=10500&enterColumnId=3829&from=weChatMessage&date=bnVsbA==&layer=3)

 

摄影:
作者/通讯员:姚昱旸 朱戈 | 来源:南方+ | 编辑:刘鸿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