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

2010-10-12 14:33:22

今年的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与世界旅游日相结合举办,其主题涉及旅游与生态多样性的发展,让人类在关注旅游的同时,更多地关注绿色、低碳环保,关注我们生存的地球。在旅游文化节开幕前夕,南方日报记者就此话题采访了广东商学院教授张伟强。张教授认为,只有将保护生物多样性这种观念根植于人们的脑海里,人们才能更深入地认识自然、保护自然,才能使旅游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南方日报:今年世界旅游日主题为“旅游、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为什么如此定位?

张伟强:这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如今全球变暖,全球各国都开始日益重视生态环境的问题,比如哥本哈根会议和《京都议定书》。众所周知,气候变化会对植物和动物的生存环境造成影响,这就涉及到生物多样性的问题,而可持续发展也是这一系列问题的连锁反应。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这几个概念是密切联系、互相影响的。其次,旅游目前作为一项新兴经济产业,它的发展也会受到生态环境的限制。以广东为例,这里独特的红树林、红土和珊瑚等独特的生物物种都会很敏感地受到环境的影响,对于这类自然资源的保护实际上也就是对于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更多的例子就如,沿海的沙滩由于海平面上升而逐渐消失,北方的冰雪景观因为全球变暖而消融等等。

南方日报:您认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对旅游的发展有何意义?

张伟强:旅游资源中有一大部分是属于生态景观,生物保护工作会直接影响到旅游资源的吸引力。曾经的自然文化遗产由于气候的变化而消失,变成一片沙漠,那么这个地方的旅游吸引力也就消失了。因此只有将保护生物多样性这种观念植入人们的脑子里,才能让旅游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层面,而更是一种社会事业,人们更深入地认识自然、保护自然,使旅游行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南方日报: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会出现无意识的破坏环境、生态的情况吗?判断的标准是什么?

张伟强:这个问题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旅游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比如说张家界的观光电梯、都江堰要修水库等等,他们都或多或少地改变了自然本身的面貌,你可以说它是对自然生态的一种威胁和破坏,也可以说它给人们提供了便利,实现了景观的旅游价值。

谈到判断的标准,我认为首先要看这种破坏是否是不可逆转的,也就是说,看这类旅游资源是不是可恢复。比如说敦煌石窟里的画像、溶洞里的石花等,遭到人们破坏就几乎无法复原。其次,还要注意旅游开发的量和度。西方国家如今推行的“环境容量评估”在中国各大景区的实施力度还很不够,景区内常常人满为患,景区为了多收门票盈利,接待大于该景区环境容量的游客,造成了旅游景区的过度开发和利用。

南方日报:应该如何规避旅游开发对生态的破坏呢?

张伟强:在中国的景区平时游客稀少,节假日游客又爆满,游客游览景区存在较大的不平衡性。不得不说,中国旅游的现实情况使旅游开发和景区保护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矛盾体。我认为,从长期来看,可以通过均衡假期的方式,将集中长假分散开来,以减轻集中旅游消费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同时,也需要通过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景区开发规划者的观念来实现。要改变把景区看成“金库”的传统观念,遵循自然生物本身的周期,我认为在景区可以实行一种类似“轮耕”的开放制度,规定一定时间和区域将景区轮流向公众开放,让自然生物有一定的恢复期,以缓解景区承载过多游客的压力,将自然生物当作与我们一样的生命体来看待,实现“休养生息”。

南方日报:具体应该如何做,来达到这种观念的更新呢?

张伟强:首先,景区规划者和开发者的观念必须更新,不能盲目批准地方政府扩容扩建以提高经济利益的计划,也不追求“大”的观念,比如场地大、面积大、建筑物大等。开发规划者要与业主共同创造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项目,其中的影响有正也有负,那么我们就需要发挥正作用,尽量规避负作用,让这种共同创造的结果接受历史和时间的考验。其次,对于旅游者来说,要树立一种社会责任感,一种保护自然的观念。旅游资源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概念,它正因被赋予自然和人文内涵才具有了自身的价值,同时它也一定是众多自然人文资源中的佼佼者,因此更需要人们的保护和传承。游客们在听完了景点的故事、美景之后,也需要了解景物在自然和人类演化过程中的历史重任。

南方日报记者蔡华锋实习生郭晓桐梁国宇

作者/通讯员:南方日报 | 来源:暂无 | 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