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的记忆与重构广东商学院艺术学院的一次别样空间体验

2011-11-02 14:44:30

调研考察,向来是设计院校各专业的常事。然而,广东商学院艺术学院空间专业组织的一次调研揭开了一次不同于以往的考察旅程:走过西溪诸葛八卦村;参观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身处西溪湿地公园;走进西塘古镇;品味苏州博物馆;感受网师园、留园;品味M50创意园、上海外滩、新天地;仰视国际金融中心……在江南园林、水乡古镇、繁华的都市等二十多处游走,这些未来的设计师们感受了什么?收获了什么?传统与现代的差距,点线面体的组合,对这些空间的体验,无疑对未来空间设计师们的带来了不小影响。

而与当下调研采风走马观花、流于表面的考察不同的是,广东商学院艺术学院环艺系主任王少斌带领的08空间艺术设计专业30多位学生在调研后,每人就自己的观察与心得,梳理出一份调研报告。从而避免了掠过式的,旅游团式的游走,这也是王少斌所在意的:“大学本科教育跟研究生与博士生不一样,并没有明显的研究课题,导致很多调研考察都流于形式,只是拍拍照片,却没有做系统性的梳理。”

王少斌介绍,带着要解决的问题去观察,是最好的做法!如园林的历史,布局、流线安排,空间组合方式,观景方式等。在出发前,先做了资料的收集和准备,这让考察活动更多的是一种验证,方便回来后在作详细的检讨和分析。而在这大量区域与考察对象时间跨越巨大的情况之下,产生了很片段的,碎片式的元素,最后要把这种碎片整理和记录,将之视觉化和图像化。这就很真实地一层一层记录了考察的痕迹、看的痕迹、思考的痕迹,用一种痕迹的形式把它留了下来。实际上始终扣住了一点,就是思考跟观察。不同于旅游者的观光,每次考察都要促成一次专业设计师观察能力的提升,体验场所尺度的敏感性。在学生时期,就让他们养成这种习惯,随时随地从视觉文化角度去看图像、符号、文样。

在宽大的教室中,我们看到了30多份成果:如李江南在考察苏州博物馆时,关注到了它的低碳设计:低碳,设计,采光,排水,结构等成为他调研报告中的关键词,并结合苏州古典园林的形式语言和内涵,研究苏州博物馆如何用最现代的观念和技术手段重新演绎对江南文化的认识,而何其聪则借用电影的表现手法形成印象中江南古镇的视觉图像处理,别出心裁的调查报告受到了王少斌的好评。

调研后要做梳理并记录下来,王少斌表示这种做法虽没有先例可循,但却是一次很好的开端:“我们要的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有的人就抓住了过程,把不可言说的碎片在报告中再现了出来,并带有一种时间性和深度在里面,形成新的图式。这都为未来空间设计师们往更高更深度发展而作准备,而且每一次都是一个准备。”

(《羊城晚报》2011年11月1日报道)

作者/通讯员:羊城晚报 | 来源:暂无 | 编辑:管理员